21天攻克小学语文阅读核心考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天 考点1 内容概括

说起概括,能力最强者莫过于孔子。一部《诗经》,前前后后加起来,共305篇,有歌颂劳动的,有赞美爱情的,有讽刺统治者的,也有与祭祀相关的,主题丰富多彩。但孔老夫子一句话就概括了,“《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我们虽然无法做到像孔子这样,一句话概括一部经典,但是却可以在阅读理解题目中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和文章的主要内容。

题目示例

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文中第×段主要记述了什么内容?

3.阅读文章,请你说说主人公主要经历了哪几件事。

4.阅读文章,将小标题补充完整。

答题方法

在小学阶段,根据内容的不同,记叙文主要分为写人、记事、写景和状物四类。每一类文章的内容概括类题目,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

一、写人

这类文章对人物进行详细描写,以突显人物性格。

如何概括写人文章的主要内容呢?只需要按照下面的格式进行概括总结即可:

“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情”+“结果”

有时候,文章淡化了“在什么情况下”及“结果”,那么概括公式的低配版本就是:

“谁” + “做了什么事情”

二、记事

为了写清楚一件事,作者往往需要交代事件的发生时间、发生地点、相关人物、事件起因、事件经过以及事件的结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记叙文六要素。对于记事类的记叙文,只需要将六要素进行串联即可,即:

“谁” + “在什么时间” + “什么地点” + “因为什么” +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 “结果如何”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概括段落大意的题目中,由于行文没有结束,可能所写的事件只是一个经过,原因早已经交代过,而结果暂时没有出现;而在有些文章中,也会淡化时间和地点。因此,在概括段落大意时,最低的版本配置仍是“谁”+“做了什么事情”,即突出人物和事件这两个要素。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看电视剧的主阵地已经从电视转移到了视频网站上。其实在很多网站上,一部热播的电视剧每一集都会起一个单独的标题。给每一集起标题的依据有两个,一个是本集中冲突最激烈、最精彩的情节,另一个就是这一集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把这个起标题的过程看成“概括段落大意”的一个简单应用。

三、写景和状物

写景和状物类的文章,概括内容的方法大致相同。

写景类的文章,往往是对景物进行细致而具体的描写;而状物类的文章,一般是对所写物品的细致刻画。写景和状物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所写之景、所状之物,而是借着景物来抒怀言志,以事物自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的是泰山,也是作者自己;“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说的是竹子,同时也是作者自己。

对这类文章,我们需要突出所绘之景、所状之物的主要特点。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概括:

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什么特点”的“什么景物”,突出表达了作者对……的“什么感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自己的“什么志向/态度”。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我们使用什么样的“答题公式”,都有一个要求,就是语句要通顺。当我们把所找到的答题要素串联起来之后,一定要从头到尾检查所写的句子是否有语病,是否生硬干涩。即使是答一道阅读理解的题目,我们也不能放弃对精准使用文字的追求。

强化训练

简单概括《西游记》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参考答案:

《西游记》主要写了在唐朝时期时间唐僧师徒四人人物东土大唐出发地点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求取真经经过最终取得正果的故事。结果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三国演义》主要写了在东汉末年时间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政治集团人物在军阀混战中逐步取胜,形成天下三分、三足鼎立的格局经过最终又归为统一的故事结果

速记口诀

概括问题常遇到,公式方法要记牢。

写人记事有要素,谁做什么仔细瞧。

若有时间和地点,原因结果交代好。

写景状物带特点,表达情感志向高。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