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基础与教学艺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连音奏法

(一)连音的含义

连音奏法是音与音之间连续的、不间断的依次发音。它的主要特征是在音与音之间、在演奏动作和音响效果上都是完全连接的,即每次弹完一个音后手指保留在琴键上,使音响得以延续至下一个音的演奏动作发生时才放开前一个音,这样就可以在钢琴上产生出类似弓弦乐器才有的连贯的、具有歌唱性的长乐句。演奏时要感觉到先后发响的音连绵不断,仿佛后一个音是从前一个音生长出来的,体现音与音更替的不间断性。

(二)连音的分类

1.高抬手指连贯演奏法

高抬手指连贯演奏法是刚开始练习钢琴时最常用的练习连奏的基本方法。它的技术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手掌以上自腕、肘、臂、肩完全放松,手掌呈自然放松的半弯曲状态,高抬起要弹的手指,指尖与键盘呈90°直角,做预备弹下的姿势。

手指快速地击键,在触及键盘的同时借用键盘的反弹力放松全臂及已经落下的手指,将落下的手指放松地保留在键盘上,以获得声音的延留效果。

在手指击键的同时,迅速地高抬起下一个将要演奏的手指,做好演奏前的预备动作,这个预备动作和前一个击键的动作应该同时完成。

以和刚才相同的方法快速地用已高抬的手指击键,与此同时,放开前一个保留在键盘上的已落下的手指。

手指的击键和放开原有的保留在键盘上的手指以及高抬起下一个预备击键的手指,这三个动作应该在同一时间完成,同时始终要保持整个手臂及其他手指的放松状态。

高抬指演奏法追求声音的干净、利落、明亮度、共鸣度和穿透力,所以触键时要把重量、速度、触键角度、指关节的紧张度和整个手臂的放松完整地结合在一起,演奏者可以通过听觉来判断动作的正确掌握程度。

高抬指演奏法是适用于快速演奏的一种训练方法,所以即使在慢速练习时,无论动作与动作的间隔时间有多长,每一个动作发生的时候,都要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在瞬间完成动作,以便为今后的快速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2.手腕重量移动演奏法

手腕重量移动演奏法也称为歌唱式的演奏法,它的原意是持续而流畅的旋律,它的速度通常不能太快,也不能过慢。因为太快的速度难以体现流动的歌唱旋律,而太慢的速度则会使旋律难以保持连贯。它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手掌及手指保持一定的紧张度,肩、臂、肘腕完全放松地向下沉,手指可以用指肚以45°或更小的角度缓缓地触键,触键的动作要尽可能的柔和,将整个手臂的重量通过手腕加在已经触键的手指肚上使声音获得延留。

将下一个预备要演奏的手指以比较平直的状态略抬起一些(有别于高抬指连奏法的手指弯曲高抬动作),用手腕带动手掌,平缓地将重量从保留在键盘上的手指上,移动到下一个预备触键的手指上,缓缓落下,保持手臂的重量落在指肚上。

当第二根手指触键后,再缓缓地放开一直保留在键盘上的第一根手指,同时预备第三根手指的重量移动演奏动作。

整个过程中,手腕自然地略微下沉,从肩以下保持放松的状态,手掌和手指始终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手指触键面积要尽量大一些。

由于重量演奏法只适用于中庸的速度,所以不必像高抬指演奏法那样追求每一个动作的速度,要尽可能使每一个动作之间圆滑、连贯、和缓。

(三)连音奏法要领

连线内所有的音要连奏,即要连贯、不间断不重叠。臂、指、腕的各自功能如下:

手臂要完成“落—提”任务。首音“落”,即用手臂的自然重量落下弹第一音;尾音“提”,即弹完尾音后迅速用手臂将手掌手指提起来,完成一套“落—提”动作(不管连线内有多少音符,都要在一个落—提内完成。)

手指要完成指间重量转移。在首音即将弹完的一刹那,要像体育竞赛传接力棒一样,迅速将上一个指重量传递给下一个即将开始工作的手指,直到弹完连线内所有的音为止。手指重量转移是一个学习难点,也是演奏的核心技术,务必要过关。

手腕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音阶级进的方向,或左或右,全力配合手指的动作。

手臂、手腕、手指的功能各异,相互协作,有机配合,各尽所能。

第一,弹首音时,下键时手指要站稳,同时准备重量转移;

第二,下键与离键(抬指)要在同一个发力点上完成,以防止“指双音”和“交接断音”;

第三,除首音、尾音以外的其他中间音,个个要弹清楚,不能拖泥带水,含混不清。

在连奏练习和演奏中,连奏手指不可抬得过高,以利于实现音的连续与自然,提高演奏速度。断音和连音是两种最基本的钢琴奏法,通过比较两种奏法在指法和发声特点上的差异,进一步理解和思悟断音和连音的演奏特点及其异同。

常用的连音有:

二音连奏。用一个“落—提”连贯弹出两个音,其要领是“一落一提”,前长后短,前强后弱。学连奏要从二音连奏开始,因为它是学连奏的基础。二音连奏运用广泛,是作曲时经常采用的重要手段,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因此首先要把二音连奏学好。

三音连奏。用一个“落—提”连贯地弹出三个音。

五音连奏。用一个“落—提”连贯地弹出五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