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柱的“基石”——腰椎
腰椎椎骨主要由前方圆柱状的椎体及后方板状的椎弓构成,腰椎的椎体较颈椎和胸椎的椎体大而厚,确保可以支撑上半身的重量。腰椎椎体主要由骨松质构成,外层的骨密质较薄,腰椎作为整个脊椎偏下方的结构会受到更大的“压力”,这一结构特点保证了其更加优秀的“抗压能力”。

椎弓位于椎体后方,包括椎弓根、椎弓板、上关节突、下关节突、棘突和两侧横突。椎弓根上下方有切迹,上一椎体的椎弓根下切迹与下一椎体的椎弓根上切迹共同构成椎间孔,是脊神经穿过的通道。双侧椎弓板向后中线处汇合形成棘突,即为触摸后腰部时,可触及的、自上而下排列的一个个“突起”。棘突、横突及上、下关节突都是肌肉、韧带的附着部位,并由此连接上下腰椎。

椎体和椎弓之间围成椎孔。脊椎骨自上而下排列连接起来后,各个椎孔也相互连成一长的“管道”,称为椎管。在椎管内容纳有脊髓和神经根,以及覆盖在脊髓和神经根表面的包膜。人体生长发育时,脊髓发育比脊柱要慢,成年后在第1腰椎下缘以下的椎管内就没有脊髓了,在这下方的椎管内容纳的是从脊髓腰骶膨大处发出的神经纤维(称为“马尾神经”)以及由马尾神经形成的神经根。
椎管从横断面看是以椎体后缘作底边的三角形。在腰椎,椎管的中央部分称为中央管,有马尾神经通过;三角形的下边两个角称为侧隐窝,有神经根通过。如果本身的神经根管天生发育较窄,在此基础上,如果遇到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突增生肥大等退变因素,则很容易导致神经根管狭窄,神经根因此受到刺激或压迫,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腰椎常见的畸形有哪些?
腰椎在胚胎生长、发育过程中较易形成一些先天性的解剖异常,如先天有6个腰椎,第5腰椎与第1骶椎融合形成腰椎骶化,第12胸椎或第1骶椎可发生移行关系形成腰化,第5腰椎棘突未融合而形成隐性脊柱裂,第3腰椎横突过长,与髂骨形成假关节的第5腰椎横突异常等。所有这些先天性的畸形,都有可能成为腰部疾患的病理基础,在一些诱发条件下,则可能由此出现腰部疼痛、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