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杨坚吐血
——公元前 206年楚汉之争。
【划鸿沟,霸王折戟沉沙】。
——公元前 202年西汉建立。
【威海内,三杰尽收麾下】。
刘邦听闻,原本消减大半的醉意又减了几分,放声大笑:“听听都听听,这两句唱的可不就是乃公我吗?乃公在鸿沟划分之后就叫项羽这霸王折戟沉沙,方能威加海内。至于三杰尽收麾下这就看不起乃公了,乃公麾下的智谋之士何止三位!”
陈平点了点头,不过他觉得这三杰应该不是指三个文人谋士,有可能包含功勋卓著的武将。
而武将中最强的那位……陈平直接想到了韩信。
不过陈平来不及多想,因为他看到刘邦的笑容忽然僵主了,这让他本能的感到不妙瞬间抬头望向天空。就看到天幕上闪过“西汉”二字上。
西汉?
陈平一下子就想起了周朝被分为西周和东周,那么那一闪而过的西汉两字就代表了这新兴的大汉也会如同周朝一样分成西汉和东汉?
一想到这种可能陈平立刻偷瞄了眼刘邦,却见他原本僵在那的笑容逐渐变得正常,笑声又变得极为爽朗好像没有因为未来可能分裂的大汉而生气。
“无需这样看乃公,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乃公这把老骨头,何必为了他们操碎了心!”刘邦摆了摆手语气十分豁达,没有一点因为未来那可能分裂甚至如同周朝一样灭亡的大汉而恼怒。
——公元前 180年,文景之治。
【休息减刑罚,文景两朝佳话】
刘启一听,心中大喜,这“景”,分明就是自己的谥号。父为文帝,自己自然是景帝。能得此谥号,天幕定是认可了自己的作为。正想着,天幕歌词继续。看到“武帝”二字,刘启愣了一下,随即下意识脱口而出:“我儿子这么猛地吗,莫不是更秦武王一样崇尚武力?”
——公元前141年,武帝即位。
【封狼居胥,列郡祁连下】
【兼并河西,通丝路繁华】
刘彻凝视“武帝”二字,心跳如鼓。前有祖父文帝、父亲景帝,这武帝,难道指的是自己?“武”之一字,刚彊直理、威彊敌德、克定祸乱……刘彻越想越激动,双手紧握,呼吸也急促了几分。
他的目光从充满了斗志,还有那个让他寝食难安的名字浮现在脑海。
匈奴!
——公元前87年,昭宣中兴。
【昭宣兴万家,西域始置统辖】
宣帝刘询看到这句,笑意浮上脸庞,同时也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心想总算没有辜负天下民众。
原来自己死后的谥号是“宣”啊,只是让活着的自己知道了死后的谥号倒是有一种颇为奇怪的感觉。
还没来得及过多感慨“新朝建立”直接让汉宣帝傻眼了。
什么?
天幕刚才一闪而过的是什么字?
——公元9年,新朝建立。
【新政如昙花】
杨广听到这句唱词差点笑岔气,对着身边的萧皇后道:“这王莽当真可悲,在这样的历史唱词里,他的朝代竟只换来一句唱词。这还是天幕施舍的结果。不过也算在青史中留下一笔,对他这个失败者而言,也算千古留名了。”
萧皇后也是笑呵呵的点了下头,那纤细的手指在杨广那俊朗的脸庞摩挲,用着那迷死人不偿命的声音对杨广道:“陛下雄才伟略,又有先帝留下的宏伟基业,想来天幕上对陛下的唱词定是汉文帝那般歌颂。”
杨广听到这更是忍不住的开怀大笑起来,一把抓住萧皇后在自己脸上摩挲的手:“还是皇后懂朕。”
——公元23年,昆阳之战。
【昆阳一战名迩遐】
——公元25年东汉建立。
【光武复汉八荒达】
刘秀看着歌词,脸上笑意难掩。“光武”,无疑是自己的谥号,自己再造大汉,当之无愧。可画面一转,刘秀心中突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当看到“明君早逝,戚宦倾轧”时,他只觉眼前一黑,差点站立不稳。
——东汉中后期
【明君早逝,戚宦倾轧】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
【黄天震苍瓦】
——公元199年,官渡之战。
【官渡出奇法】
公元 208年,赤壁之战。
【赤壁火伐】
——公元220年,三国并立。
【汉魏禅代,帝立三家】
刘协看到这句,脸色惨白如纸。
官渡、赤壁之战他都知道,如今曹操权势滔天,又逼自己封他为魏王。“汉魏禅代”,不就是自己要被迫禅位给曹魏?想到此处,刘协眼眶泛红,差点落泪。可再一看“帝立三家”,他先是一愣,随即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曹操就是称帝又如何,唱词都已经说了帝立三家,你曹孟德顶多在北方称帝,南方还有两个皇帝呢。
虽然刘协不爽孙权也称帝了,但不要紧,还有一个刘备啊,只要是高皇帝的血脉,无论是哪位刘氏子孙称帝都可以延续大汉天下。
公元221年,夷陵之战。
【夷陵焚营,鼎足并峙缓兵甲】
——公元265年,西晋建立
【袭魏俱中夏,蜀吴俱下】
——公元280年,三家归晋
【三国烽烟,消于司马】
曹操看到“汉魏禅代,帝立三家”,长叹一声。自己一生忠于汉室,可到了儿子这一代,称帝怕是难以避免。想到霍光后人的遭遇,曹操心中无奈。再看“帝立三家”,刘备称帝,在意料之中;孙权称帝,倒是有些意外。正想着,“夷陵焚营”四字闪过,曹操眉头紧皱。还没等他细想,“西晋建立”“袭魏俱中夏,蜀吴俱下”“三家归晋,三国烽烟消于司马”等字眼接连出现,曹操脸色瞬间阴沉,双拳紧握。
——公元 316年,西晋灭亡
【八王乱罢,板荡遍野鸣鸦】
司马炎看着这些字眼,目瞪口呆。“八王乱罢”?八王之乱!他瞬间想起汉朝的七国之乱,这也就罢了,毕竟七国之乱是以汉景帝的胜利而告终,而八王之乱天幕没说,可西晋灭亡四个字他确信自己没有看错。
所以自己建立的大晋没有延续下去,最终也变成了东西二晋,跟周朝汉朝一样?
想到这的司马炎忽然感觉眼前一黑,浑身都有些无力,好在两边的侍从急忙扶住了他才没有摔倒在地丢尽天子威仪。
——公元318年,东晋建立。
【中原乾坤斜,衣冠南下】
——公元 420年,南北两朝
【南都建康,北朝改化】
——南北朝时期
【百年乱世,政权更迭纷沓】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
【开皇治,统南境平北鞑】
——公元581年,开皇之治
【革凋敝,得见短暂繁葩】
——公元 604年,炀帝即位
【政失的代价】
——公元 618年,隋朝灭亡
【群雄竞相讨伐】
杨坚早早命人备好笔墨,抄录歌词。看到“隋”字出现在大一统的地图旁,又听到“开皇治,统南境平北鞑”,他笑得合不拢嘴。可下一句“革凋敝,得见短暂繁葩”,让他笑容一僵。再听到“政失的代价,群雄竞相讨伐”“炀帝即位”“炀”,杨坚只觉一阵天旋地转。
尤其是“隋朝灭亡”四个大字,更是让杨坚喉咙一甜,一口鲜血喷涌而出。
苍天可鉴。
前一句还说着开皇盛世,后一句就搞那么大,那么是杨坚这种玩政治玩到如火纯情的老狐狸也受不得这样的打击。
没有在吐血后直接昏厥就说明他的意志力非常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