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0章 票房之争4
最后一场“历史放映会”的观众散场后,宁言站在空荡荡的影厅里,看着清洁人员收拾满地的银铃铛徽章。
赵建鹏推门进来,脸上带着疲惫的狂喜:“老板,全国票房破1.5亿了!东南亚华人区的预售超过三家联票,连《龙虎武师2》的武打迷都在讨论银铃铛的历史。”
宁言笑了笑,摸出照片,是刘艺菲从曼谷寄过来的:她戴着当地华人赠送的老银饰,身后是排着长队等待观影的东南亚观众,其中不乏穿着潮牌的年轻面孔。
嘴角上扬,露出欣慰的笑容,手指轻轻摩挲着照片,仿佛能透过照片感受到那边热闹的氛围。
忽然,手机震动,收到条匿名短信:“宁导,香港有人要对您的银铃铛‘做点什么’。”
剑眉微蹙,眼中闪过一丝警惕,迅速将手机攥在手心,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这背后的深意。
他望向窗外,珠江水面倒映着《麦浪》的海报,楚晓柔的银铃铛在夜色中闪烁。
指尖划过镇纸边缘的“言”字,想起刘艺菲说过的话:“银铃铛每响一次,就有一个故事被记住。”
眼神变得柔和起来,仿佛陷入了回忆之中,喃喃自语道:没错,这银铃铛承载的不仅仅是故事,更是历史的见证。
“通知安保,”他将银铃铛收入风衣内袋,“准备带着李奶奶的铃铛去戛纳。”
宁言神色严肃,语气沉稳而坚定,一边说着一边有条不紊地安排着。
他忽然轻笑,笑得像稻穗在暴雨中扎根,“顺便给雷振邦带个信:历史的银幕,容不得资本的子弹。”
笑容中带着一种无畏和自信,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江风穿过影城的玻璃幕墙,带来远处货轮的汽笛声,像声悠长的银铃响,在羊城的夜空里,在历史的长河中,久久回荡。
此时,香港的黑客正在策划新一轮攻击,戛纳的评委们正收到匿名信,东南亚的片商们在真实与商业间犹豫。
纽约时代广场。
纽约的寒风里,刘艺菲站在派拉蒙的宣传车前,手中的银铃铛在霓虹灯中显得格外素净。
刘艺菲身姿挺拔,眼神坚定,手中的银铃铛在五彩斑斓的霓虹灯映照下,更显古朴而庄重。
她面前的巨幕播放着《麦浪》的国际版预告片,楚晓柔在芦苇荡中敲响银铃铛的画面,与下方“历史从未走远”的英文标语交相辉映。
预告片的画面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历史与现实仿佛在这一刻交织。
“刘小姐,”《好莱坞报道者》的记者举起话筒,“香港同行称您的电影是‘政治宣传’,您怎么看?”
记者的提问打破了短暂的宁静,周围的人们纷纷将目光聚焦在刘艺菲身上。
她轻轻摇动银铃铛,响声穿过时代广场的喧嚣:“如果讲述真实的历史是政治,那么我希望这种‘政治’能让更多人听见。听见江汉平原的枪声,听见湄公河的涛声,听见每个在历史中沉默的灵魂。”
同一时间,洛杉矶环球影城。
雷振邦陪着好莱坞制片人参观《千机变》的特效工作室,屏幕上吸血鬼在稻田里飞舞的画面让对方皱眉:“雷,你确定这能代表东方文化?”
雷振邦脸上挂着讨好的笑容,眼神却有些闪烁,心里不禁有些忐忑。
“当然,”雷振邦笑道,“年轻人就喜欢这种刺激,比老掉牙的历史故事有市场多了。”
但他的指甲却深深掐进掌心,想起刚刚收到的消息:《麦浪》在北美华人社区的点映场场爆满,连《纽约时报》都发文称“银铃铛敲响了被遗忘的东方记忆”。
BJ票务数据中心。
赵建鹏盯着服务器屏幕,眼睛布满血丝:“老板,三家联合黑客攻击升级,这次针对的是咱们的海外预售系统!”
宁言看着屏幕上闪烁的红色警报,想起在故宫直播时的场景:李奶奶的银铃铛在午门广场响起,千万观众看见历史的重量。
“启动‘银穗防火墙’,”他戴上耳机,声音冷静得像要拿手术刀。
“把每个购票页面嵌入1947年的历史影像,每刷新一次,就播放一段老地下工作者的采访。让他们知道,历史不是数据,是无数人的生命。”
香港,万盛影业的技术部。
黑客头目看着突然布满老照片的屏幕,李奶奶的笑脸、张国墙的伤疤、刘艺菲在江中的身影交替闪现,每个画面都带着“历史不可篡改”的水印。
“老大,对方用历史影像做防火墙,”他擦着冷汗,“现在全球网友都在转发这些故事,我们的攻击代码成了历史宣传片的弹幕!”
雷振邦砸了键盘:“通知媒体,就说《麦浪》搞数据绑架!”
但他知道,当银铃铛的声音通过数据网络传遍世界,当历史的真实在二进制代码中重生,这场技术绞杀,早已注定失败。
雷振邦的雪茄在烟灰缸里堆成座小山,火星明灭间映得办公桌上的票房报表一片血红。
《无间道2》内地票房2300万,《千机变》1800万,《龙虎武师2》刚过2000万。
这个数字还不到预期的三分之一,与《风吹麦浪》破2亿的票房形成刺眼对比。
“雷董,北美票房更糟,”助理的声音带着颤抖,“三家联票在华人区以外的放映场次被《麦浪》挤压,场均人次不足《麦浪》的15%。”
会议室里,寰亚、嘉禾的代表沉默如雕塑。
梁伟民的手指在桌面敲出急促的点,盯着屏幕上《麦浪》在东南亚华人社区的95%上座率:“他们用侨批文化做文章,把银铃铛包装成跨地域的华人记忆,我们的特效和明星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完全失灵。”
雷振邦忽然砸了手中的玻璃杯,碎渣溅在《麦浪》的海外发行报告上:“最该死的是欧洲市场!”
他指向屏幕上的戛纳场刊评分,《麦浪》8.5分,三家联票平均分4.2。
“王佳卫那个老狐狸居然把银铃铛塞进电影节场刊,现在《电影手册》说这是‘东方电影的新身份证’!”
梁伟民的办公室里,麻将牌在桌面堆成歪斜的金字塔,每一张都刻着亏损数字。
“院线分成倒贴30%,”他对电话那头的雷振邦冷笑,“南方院线的保底协议让我们每月多赔800万,顾怀山那老东西居然把《麦浪》的票房分成提到55%,我们连拷贝成本都收不回来。”
电话里传来雷振邦的低咒:“更狠的是派拉蒙,把《麦浪》和我们的片子做对比放映,北美媒体现在说我们的电影是‘东方文化的卡通化消费’。”
“别忘了黑客攻击也失败了,”嘉禾代表洪今宝插话说,“大陆票务窗口用历史影像做防火墙,现在网友把我们的攻击代码截下来做成‘资本绞杀史’视频,播放量破千万,我们成了反面教材!”
梁伟民忽然笑了,笑得阴森:“既然玩不过真实,那就让真实变成武器。雷兄,还记得我们在好莱坞的关系吗?”
他抽出张泛黄的合同,“派拉蒙当年给《无间道》的发行价是多少?现在他们给《麦浪》1500万保底,我们就告诉媒体,说宁言拿政府补贴,搞意识形态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