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1章 31.抉择
31.抉择
南京保卫战,尽管中国军队弹药充沛,却还是在短短四天时间内遭受了崩溃性的失败。
但,即便是到了这个时刻。
仍然还有军队在英勇作战。
教导总队第二旅参谋长廖耀湘没有过江,继续在紫金山上顽强战斗。
教导总队参谋长邱清泉没有过江,继续在富贵山下安排善后。
宪兵副司令萧山令,都已经到达江边,但也没有过江,而是带领身边的宪兵部队,和追上来的日军浴血奋战。
掩护其他人过江。
广东叶肇的六十六军和邓光龙的八十三军,遵照命令从正面勇敢突围,在冲破太平门的战斗中,三名少将英勇殉国。
最终,他们从正面突出重围,杀出了一条血路。
而率领残兵的李华夏部,也只能算是南京城中小股还在抵抗的部队。
大多数部队甚至长官带着士兵放下武器,主动投降。
但殊不知,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惨无人寰的大屠杀。
正因如此,林婉容才能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缺少手术工具,林婉容就用针线,没有药品就使用白酒,反正能用上的都用上。
只要能救下李华夏。
手术足足进行了一整夜,待至天亮,林婉容才结束。
命算是保住了,伤口缝上,弹片取出,如果不立刻消毒使用药品维护,伤口绝对会感染病发。
而且李华夏失血过多,没能及时补充血量,此时还不能算彻底脱离生命危险。
林婉容当机立断。
趁城内还有部分军队在抵抗日军,现在离开南京还来得及。
但怎么走,又是一个疑问。
目前江边已无船可用。
能拆除的木板都已经被士兵和百姓拆除,能够漂浮用的物品已经找不到。
再者说,他们一行三十人目标过大,太危险。
“林医生你就说吧,接下来怎么办!”
三个班的班长都是跟着李华夏从淞沪战场下来的老兵,他们对于长官的命令只有服从,经受过德式教育的他们也明白此刻的处境。
李华夏作为最高长官,可他没预想到自己会负伤,没有指派能够接替指挥的人。
所以,此时所有人对林婉容的命令只能绝对服从。
即使林婉容只是一名女医生。
但这位女医生绝对不是一般人。
“我们要离开南京,唯一的办法只有渡江,我的计划是先到江边,寻找渡江船只。”
林婉容迟疑了一下后继续说,“我们三十个人目标太大,我们必须留下一组人负责断后,保持距离防止日本人偷袭。”
一班长先表率,“我愿意带着一班留下!”
林婉容出了一口气,“三十人分成两队,十五人负责断后工作,另外十五人带着你们长官到江边寻找渡江船只。”
一班长杨小四带领十五名士兵沿着街道布防,所有重火器武器都留给了他们。
其余十人抬着担架上的李华夏前往江边,另五名士兵先一步去江边寻找渡船。
林婉容最后又看了一眼李华夏,检查他伤口上的纱布。
“你们走吧!”
“林医生你不和我们一起?”
“我说过,我要留在南京,保护好你们的长官,如果有条件要立刻给他的伤口消毒并且重新包扎。”
一班长杨小四扭过头,“林医生你就听我一句劝一起离开吧,李团长不能没有细心的人照顾着。”
“从昨晚开始我就是你们最高长官,你们都必须听我的,快走!”
杨小四站起身,表情严肃的说,“不行,从现在开始我接替指挥,我命令你离开!”
林婉容丝毫不惯着他,从身后竟摸出一把驳壳枪,动作相当熟练的在手中转了一圈。
抬手,瞄准,一气呵成。
几十米外的一个钢盔直接被打中。
“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女人,你们赶不走我,即便不和你们一起,我也会去寻找其他部队,我的使命是救死扶伤,我是一名医生。”
杨小四不再说话,算是默许了。
1937年12月12日。
从新街口、中山路、到鼓楼、中山北路、挹江门这条路上,挤满了争先恐后的溃兵。
日军将大炮推上雨花台,向城内肆意的开火。
由于撤退命令下达的不全面,挹江门处的三十六师阻挡着溃兵不让其通过。
双方僵持不下甚至出现对射,直到后面涌向更多的溃兵才冲开缺口。
狭小的城门洞内,不知踩死多少士兵。
慌乱、恐惧充斥着整个南京城,战士们自己都很疑惑,上一秒还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喊着“誓与南京共存亡!”
此刻就成了慌乱的溃兵?
更绝望的是,这一波到的溃兵来到下关码头才发现,江面一条船都没有了。
在此之前,唐生智就把所有船都赶去了武汉和江北,做出一副破釜沉舟之态。
现在想要拉回船只根本来不及,但谁也不知道会有撤退的那一天。
负责李华夏这队士兵的三班长是原八十八师524团的一名副连长,大大小小经历了不少战斗。
此刻他看到江边如此情形,与昨日相比更加拥堵,当时就决定离开渡口寻找其他渡口。
除下关码头外,能够撤退的码头还有相邻的中山码头,但与前者相似人满为患。
三班长最终放弃码头渡江,决定前往距离他们最近的安全区。
在1937年11月22日的时候,国际委员会就以美国驻华大使馆所在地和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金陵神学院,金陵中学,鼓楼医院等教会机构为中心,四面以马路为界限划定了25处难民收留所。
国民政府承认,承诺安全区的非军事化,并提供了现金、粮食和警察。
他们一行算是相对比较早来到安全区前的一批军人。
但,他们遭到了拒绝。
“我们这里不能收留军人,不然日本人会强行进来的。”
翻译的年轻人拒绝他们进入。
三班长很是焦急,如果动用武力的话肯定会发生暴乱,甚至招引来日军。
“我们就把他一个人送进去,他需要更好的医治伤口,求求你们!”
“不可以,他也是军人,安全区禁止军事化,这是规定!”
三班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求求你了…”
这时,一名外国人从门内走出,弯腰上前查看了一下李华夏的伤势。
“你们把他的武器去除,衣服换掉,容许他进入。”
“但我只能保证他能得到救治,但无法保证他的生命安全。”
三班长狠狠点头,差点流出泪来。
李华夏也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送送入安全区内。
而余下的十五名士兵,拿起武器,重返战场。
“誓与南京共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