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心理传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论

第一节 心理与命运

世人追逐成功,渴望好命,如同沙漠里的羊儿渴望青草,枯池里的鱼儿渴望水流。世人的追求丝毫都不奇怪,这是人之本性。但许许多多的人对成功的理解太狭隘,想法太扭曲、浅薄、古怪。所想的是错误的,所立的方向是错的,无论怎样努力,最终只能接受失败的命运。

什么是成功呢?古往今来,从常人的想法看,成功是保险箱里堆积的数量庞大的钱财,银行账户上的天文数字;成功是登上耀眼的权力宝座,挥斥方遒;成功是生前为人敬仰崇拜,名声远扬,死后载入史册,为人惦念。可是,这些只是世人看到的成功的某些外在现象,并未能涉及成功的本质。

如果人一心追求的是财、权、名,这就如同与诡计多端的魔鬼签订了一个协议。人生可能获得很多,但生命总伴有挥之不去的阴影,魔鬼会在最后一刻倒打一耙。这样的成功,带有很大的负能量,尽管付出很多,却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失败。

成功能带给人物质的享受、人群的仰慕,这并不虚假。但成功人士并非为追求这些享受而去,并非为别人的仰慕而去。他追逐的是天赋使命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就是成功的本质。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伟大人物,影响巨大的人、业界的巨擘、他们追求成功的心,多由于心灵上的刺激与开悟引起。或许一开始,他是为了向世界证明自己,后来他明白,他是为了向自己证明自己。自己越认同自己,自己越接纳自己,自己越能与宇宙的某种旋律、某种跳动相联系,他就会越来越成功,越来越有价值!

我国古代的智者说,人生的最大成功其实是“明心见性”,“尽性立命”,完成道所赋予的使命。人,本是道,人的最高追求就应该是活在道中,自由自在地展现自己,让道与自己同生,即所谓的“天人合一”。或许,本书所涉及的帝王将相、英雄人物,并没有全都达到这种境界,但是他们智慧的闪光处总是和道有某种程度的契合。人们的想法、逻辑造就了他们的一生,造就了他们的结果,圣人如此,帝王如此,平凡的人也如此。

人的生命价值无非是要自由地舒展自己,在有限中体味无限,在有限中活出无限。其他物种的生命多是被动地在自然选择下的适应,多是固着在某种需要之下,某种舒适地带中。它们的生命常常是不自觉的,是不知道自己在活着的,是被动适应的。而人对生命,对智慧有一种自觉的解放,自觉的创造。

“太虚本动,天地日新”,人的这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努力和生命创新,是动中之动,新中之新,美中之美,大中之大。但是要求普通人达到这种千百年来只有少数智者才抵达的智慧状态非常之难。达到这种认识,需要曲折的经历,痛苦的启发,需要吸收人类的文明精华,需要灵感带动下的深思和觉悟。一旦我们的心被宇宙的旋律所触动,一动而自我变,智慧变成了流动的河流,生命变成了流动的创造。世界与自己,物质与精神已经紧密地联系到一块,凝结在一处,整合到一起。他不再追求什么,已经有最大的追求,他不再刻意拥有意志,已经拥有最坚韧的意志。他苏醒在自己的本性中,热烈地营造着自己。

他有与众不同的智慧,勇敢地融入世界,把自己放在世界之中,像鱼儿在水,云儿在天,鸟儿在林一样自然。没有隔阂,没有夸张和压缩,只是勇敢地自由地选择、协作、创造。他不需要显示权力和财富,他可能已经具有了无限的权力和财富。

而那些智慧被蒙蔽的人,常常把假我当作真我,把细枝未节当作主干,把外物作为自身的本质。他们离智慧,离自己的本质越来越远,他们幻想通过控制世界、逃避世界、依赖世界等形式,以固着的方式停留在某个状态来保护自我、实现自我。这些方式是他们的人生停滞、庸俗、犯错、堕落、失败的根本原因。

通过权力、武力、奸计来威胁、迷惑人们服从自己,并认为这样做是人间铁律,就是控制病;因为恐惧某些事物,常常退隐到孤独的环境,做着自娱自乐的事情,只摆弄些浅薄的快乐,就是逃避病。放弃自我的人生权利,听命于他人或依附于某种不合理的制度,就是依赖病。在情感上麻木,对自己和世界冷血,过着机械的生活,按照不知所以然的规则、信念行事就是僵化病。这样的行为叫作“背离世界”的人生取向。

谁怀有一颗这样的心,谁就只能在人生战场上惨败,无论他的智力是多么的高深莫测,人情处世是多么的练达有方。当他有“背离世界”之心时,他就可能从巅峰上跌落,从青云里坠下。一个人走向了实现真我的方向,有了在洞察之后“融入世界”的心,他就是在向上飞翔,他的人生才会有动力,有无穷的能量,他的生活的大大小小的目标才能活起来,他的智力和知识才能像催化剂一样,使他的事业和影响力迅速膨胀。他周围的人会积极与他协作,他的行动才会有实效,并终会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