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科书店、黄老师和我
〇周弘
一个多月以来,在和突发性高血压昏天黑地的鏖战中,我总有一件事挂怀:社科书店的黄德志老师年前约我写上几笔感想,以志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0周年暨社科书店37周年店庆的庆贺”,截稿日是今年3月底。我答应了,但是还没动笔就病倒了。手机静音、电脑关机、电视停运……我这个号称不读书就会感到难受的人,竟然因为难受而不敢碰书,当然也没有写任何东西。眼看就要爽约了,就在3月底期限马上要到的时候,莫名其妙而来的高血压终于绷不住神降了下来,好像要给我创造履约条件似的。拖欠了多少工作来不及清点了,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要写几句有关“社科书店”和黄老师与我的缘分。

2010年4月本文作者(左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慎明(中)和黄德志经理在书店合影
书是读书人的食粮,更是读书人的朋友。我和黄老师从结缘到结友都是因为书,因为黄老师掌管了多年的社科书店,更因为社科书店这位年长的掌门人对书的热爱、对读书人的喜爱,对有关书的一系列活动的真挚、热情和投入,因为她把爱书、爱人和爱事业始终如一地融为一体。和这样的人,不交朋友都不可能。
初识黄老师是因为她代表出版社向我约书稿。说来惭愧,那次我没有践约。但是此后,黄老师执掌社科书店,组织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总是要约上我。我有时能去,多数情况下不知在忙什么别的。但是,每次去,都能感受到黄老师对书店、书和作者、读者的那份热情和投入。而且,黄老师总能够在大家的发言中,发现最精彩的观点加以强调和重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也许是一种资深编辑的职业特长,但更由于黄老师有一份特殊的投入和用心。
黄老师不仅关心书和书店的发展,并为此奔走呼吁,她更加关心读书人和写书人。黄老师给我提出过不少写作建议,也常常把他人的成果介绍给我。她更是朋友。忘记从哪年开始了,无论我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会时不时地收到来自黄老师的问候。黄老师不仅关心我的工作和健康,也关心我的家人。在我的家庭中,说起黄老师,大家都知道她的热心肠,知道她是同事、长者、朋友,知道她乐观通达、活力无限,虽然他们从来未曾谋面。
因为黄老师,我又想到了社科书店。很久没去了,找个时间,约上黄老师,再到社科书店逛逛。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欧洲研究所原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