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无赖派作家的叙事艺术与批评话语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日本无赖派文学是“二战”后在日本文坛上出现的重要文学派别之一,由于是在“战后”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因此其对日本战后文学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虽然其从出现到衰微的存在时间很短,但是由于其文学思想集中反映和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思想和历史变迁,因此风靡于当时的日本社会。当时“二战”结束后,日本的政治和经济处于转型时期,日本文坛派系众多,文学创作理念争奇斗艳。而日本无赖派文学以其独特的文学理念和文学手法,反映了当时“二战”战败后的日本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和人文思想,体现了与“正统文学思想”完全相反的文学理念,促进了日本战后文学的转型和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日本无赖派文学思潮中的“无赖”一词,从其字面意思上来看,是指人的行为无章乱序,放荡不羁,有无用之意,但其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即有反叛、反抗、蔑视、反对传统之意思。无赖派的主要作家有太宰治、坂口安吾、织田作之助、石川淳、伊藤整、田中英光等。这是狭义意味上的无赖派作家,而广义意味上的无赖派作家,还包括“生田葵山、石上玄一郎、岩野泡鸣、内田鲁庵、宇野千代、梅原北明、大泉黑石、大杉荣、冈本かの子、冈本润、小栗叶、尾崎士郎、尾崎放哉、葛西善藏、假名垣鲁文、金子光晴、嘉村磯多、川上眉山、川崎长太郎、菊冈久利、北原白秋、きだみのる、草野心平、齐藤绿雨、岛田清太郎、高桥新吉、武田麟太郎、武林无想庵、田岛象二、谷崎润一郎、种田山头火、田村俊子、檀一雄、近松秋江、辻润、直木三十五、永井荷风、中里介山、长田干彦、中系梅花、中原中也、成岛柳北、野坂昭如、萩野恭次郎、萩野萝月、林芙美子、叶山嘉树、平户廉吉、平林たい子、广津柳浪、深泽七郎、藤野古白、牧野信一、正宗白鸟、真杉静枝、宫武外骨、三好十郎、矢野明、吉井勇、吉行淳之介”[1] 等。而关于“无赖派”一词,最早是由太宰治提出的。1946年1月15日,太宰治在给当时的作家井伏鳟二的书信中提到:“因为我是无赖派,所以我要反抗战后的风气。”此外,太宰治又在《东西》杂志上发布论文强调其“无赖派”文学思想:“我是自由人,我是无赖派。我要反抗束缚。我要嘲笑挂着一副得势面孔的人。”因此,日本文坛把太宰治的这些关于“无赖”的言论称为“无赖派宣言”,这一流派也就这样得名。1946年,坂口安吾相继发布了论文《堕落论》和《颓废文学论》,在论文中阐述了其“无赖”的言论和思想,这两篇论文也被日本文坛称为无赖派文学的纲领性论文。如此一来,无赖派文学的称谓就被日本文坛沿用至今。但是,由于无赖派文学与日本江户时代的戏作派文学相似,所以又被称为“新戏作派”。同时有的观点认为:称为“新戏作派”有对其文学思想过于轻描淡写之嫌弃感,称为“无赖派”又有过于夸张之意,而其文学思想有反对体制和反对近代的特点,故有的学者又将其称为“反秩序派”。因此,该文学派别的称呼有“无赖派”“新戏作派”“反秩序派”。

虽然日本无赖派作家有的相互之间并不认识,但是他们都持有共同的文学主张和文学特征,因而自然而然组成了一个文学流派。这是区别于同时期其他日本文学派别的重要特征之一。从日本无赖派作家的划分归属观之,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由于篇幅和笔者个人能力所限,本论著主要从其狭义的层面出发,主要论述太宰治、坂口安吾、织田作之助、石川淳、伊藤整、田中英光等主要作家的文本和文论。由于日本无赖派作家的思想和理念跳出了传统日本文学的樊篱,为当时的日本文坛刮来了一阵新风,因此这一派别的文学思想对于战后日本文学的转型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