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开华评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慈利出了个孙九大人

一 湘西门户慈利县

在湖南的西北部有一个年轻的城市,也是享誉全球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城——张家界市。1982年,隶属湘西土家苗家自治州的大庸县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填补了中国没有国家公园的空白。1985年5月2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大庸县,设立大庸市(县级),以原大庸县的行政区域为大庸市的行政区域。1988年,国务院批准将大庸市升为地级,设立永定区、武陵源区,将原属常德市的慈利县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桑植县划归大庸市。在这个年轻的地级市内,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就是慈利县。

慈利县历史悠久,建置已达2200多年。境域春秋末,周楚平王之孙白胜筑城于零水之畔,即白公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天下分辖36郡,在黔中郡下置慈姑县。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更名零阳县,属陵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慈利县,属崇州,县名取“土俗淳慈,产物得利”之义。

元贞元年(1295年)升为慈姑州,旋改为慈利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慈利州为县,慈利县治汉至隋初设白公城,明万历末年迁至永泰街,即今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零阳镇。清承明制,慈利县隶属澧州(州治在澧阳县),因此,我们今天尚能在厦门市塔头见到孙开华“驻军处”题刻落款为“澧阳孙开华”就不足为奇了。

民国5年(1916年)湖南省裁撤武陵道,将大庸、桑植、慈利县划归辰沅道。民国11年(1922年)裁撤“道”的建制,仅存省、县两级,所以,大庸、慈利、桑植三县均属省直辖市。民国24年(1935年),湖南省建湘西绥靖处,管辖慈利、大庸、桑植、临澧、石门、澧县6个县,专员办事处设在慈利县。民国27年至38年(1938年至1949年),湖南全省调整为10个行政督察区,大庸与桑植属第八督察区,专员办事处设在永顺。慈利县属第四督察区,专员办事处设在常德。

1949年至1988年,慈利县属常德专区管辖。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大庸地级市,慈利县归属该市管辖。

慈利县地处武陵山脉东部边缘,东北与石门县毗连,东南与桃源县接壤,西北与桑植县相邻,西南与永定区连接。慈利县地处110° 27′E—111°20′E,29°04′N—29°41′N。慈利县境东西最大距离72.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69千米,总面积3480平方千米。

慈利县地处澧水中游,属湘西山区向滨湖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武陵山余脉在境内分为3支东西走向的山脉,澧、溇两水纵贯全境,蜿蜒于县西北部和中部。北支的高架界,海拔1409.8米,为县境最高峰。中支的宝峰山、马儿岭,南支的剪刀寺等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澧水自西南向东北流贯县境,沿岸有河谷平原,最低处苗市镇界溪河边海拔75米,山河相间,构成三山两谷。慈利县境内岩性组成主要是碳酸盐岩类,占总面积的54%;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多样,以山地、山原为主,占总面积的64%。

澧水是湖南四大水系中最小的一支,干流全长407千米,仅为湘江的一半,而流域面积仅为湘江的1/5,但是,由于澧水的中上游与长江三峡同处于暴雨集中区,降水量大,径流模数居全省之冠,河水暴涨暴跌也是一大特征。正是由于澧水中上游地区山深林密、雨量充沛、河谷深切、险滩毗连、水流湍急这种自然条件,影响着该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秉性特质:勤劳朴实、敢爱敢恨、崇尚武力、勇往直前。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慈利武将名人辈出,如享有“南北大侠”美誉的一代宗师杜心武(1869—1953)就出生在慈利县江垭,他少年习武,拜师徐矮子,推崇“道法自然”,创立了中国武术自然门派。他在旅日期间,经宋教仁介绍加入了中国同盟会,成为孙中山和同盟会在日本举行重大聚会的“特别保镖”。再如出生于慈利县三官寺的唐牺支(1887—1924),1907年考入湖北陆军小学堂,毕业后编入湖北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四十一标第一营,由正兵、副目、正目升至排长,秘密加入同盟会,在军中组建革命团体群治学社、振武学社和文学社,成为反清革命的中坚力量。1911年10月12日,武昌起义成功的消息传至宜昌,正在该地驻守的唐牺支得到革命党人的拥戴,他与宜昌革命党人胡元龙等约同宜昌“公益会”和地方人士代表召开秘密会议,筹划于18日举义。19日,宜昌易帜后,唐牺支被推为民军司令部司令长。12月16日,唐率部攻下荆州城,湖北军政府委任唐为荆(州)宜(昌)(恩)施鹤(峰)总司令,为当时鄂西数十县最高军政长官。中华民国成立后,唐牺支被中央政府授予中将衔,成为建立民国的“开国元勋”。

图1-1 澧水慈利县段风光

孙培厚摄

慈利县位于澧水的中游,澧水流经县境190千米,既有河流湍急、高歌猛进之处,也有水流舒缓之处。从县城往西大约5千米的柳林铺,就是一个澧水上游、下游货物集散之地,这里商铺林立,货站毗连,成为南来北往商家的交通要道。

相比上述两位崇武之士,更有一位戎马一生、累建军功的民族英雄在他们之前早已名垂青史。今天,在澧水中游的岩泊渡、柳林铺一带,流传着一个“孙九大人”的传说,这个传说的主人公就是上祖来自江西,先居桃源、后迁慈利的孙氏家族第12代后裔孙开华将军。

让我们走进孙家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