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章 空白黎明

雾隐镇,这个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的小镇,在晨光中缓缓苏醒,恢复了它特有的平静与安宁。天边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了薄雾,洒在古老的街道上,为这片被历史遗忘的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街道两旁,那些经历了无数风雨侵蚀的老屋,依旧屹立不倒,斑驳的木质门楣上凝结着晨露,檐角青苔在光影中泛着翡翠般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

石板路上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早起的商贩推着满载山货的独轮车,木轴吱呀声惊醒了蜷缩在槐树下的花斑猫。炊烟自背街巷尾的烟囱袅袅升起,裹挟着新蒸米糕的甜香,与药铺门前晾晒的当归、黄芪气息缠绵交织。铁匠铺里传出断续的锻打声,火星溅落在潮湿的青砖地面,转瞬化作细小的白烟。

镇东头的古戏台残柱上,露水正顺着褪色的朱漆缓缓滑落。戏台后方残缺的砖雕“忠孝节义“字样间,几只翠蓝尾羽的鹡鸰鸟正跳跃觅食。更远处,洗衣妇们挎着竹篮走向浣纱溪,搅碎了水面倒映的苍山云影,槌衣声惊起芦苇丛中成片的萤火虫,昨夜残存的萤光在晨雾里明明灭灭。

在镇子的东边,有一处名为槐树遗址的地方,那里曾是雾隐镇最为繁华的市集。青石板上至今残留着车辙压出的凹痕,半掩在瓦砾堆里的青铜秤砣锈迹斑斑,断壁残垣间偶尔还能瞥见褪色的绸缎碎片,见证着当年布庄染坊鳞次栉比的盛景。三十年前那场裹挟着硫磺味的赤色暴雨持续了七天七夜,地动山摇间将雕梁画栋化作焦土,只余十二根刻着貔貅纹的汉白玉柱歪斜地矗立在瓦砾堆中。

如今在这片被称作「鬼墟」的残破地基上,竟有银丝般的菌丝穿透焦土,缠绕着断裂的梁木与残破的陶片,孕育出成片散发荧光的蒲公英。这些半透明的绒球在晨光中流转着虹彩,每当山风拂过废墟,数以万计的伞状种子便带着星屑般的微光升腾,在石柱间织出银河垂落般的奇景。拄着乌木拐杖的周姓老人说,这些夜光蒲公英里栖居着当年商贾们的魂灵,每逢月晦之夜,还能听见绒球里传出算盘珠相击的脆响。

考古队曾在菌丝根部发掘出嵌着玛瑙的鎏金香炉,炉底压着张泛黄的地契,墨迹却诡异地呈现出蒲公英汁液般的荧光绿。更令人称奇的是,被移栽到实验室的蒲公英次日便会枯萎,但只要将残根放回槐树遗址的焦土,不出三日又能抽出带着磷火微光的新芽,仿佛这片被诅咒的土地才是它们真正的血肉。

程墨,一个身材瘦削、面容冷峻的男子,正坐在这些废墟之上,手中紧握着一块空白的记忆芯片。他的眼神深邃而遥远,仿佛在回忆着什么,又似乎在期待着什么。这块记忆芯片,是他从废墟中唯一找到的线索,也是他寻找失去记忆的关键。然而,芯片上的数据已经被清空,只留下了一片空白,就像他此刻的心情一样,充满了迷茫与无助。

周围的环境异常安静,连风掠过断壁残垣的呜咽声都消失了,只有偶尔传来的三两声短促鸟鸣,像银针刺破绸布般打破了这份凝固的宁静。夕阳将倾倒的梁柱拉出细长阴影,砖缝里钻出的蒲公英顶着绒球轻轻摇晃,废墟中的石块和瓦片以支离破碎的姿态散落一地,与那些从裂缝里探出头的顽强生命形成了触目惊心的对比。程墨的右手无意识地抠进爬满青苔的砖缝,指甲缝里渗出的血珠在暮色中泛着暗光,他的呼吸声在这死寂中显得格外粗重,每次胸腔起伏都带动着左肩尚未愈合的伤口,让浸透绷带的血腥味愈发浓烈。十七天前那场爆炸的轰鸣仍在耳膜深处震荡,此刻却与记忆里青砖小院中母亲晾晒草药的簌簌声重叠,当他的指尖碰到蒲公英绒毛的刹那,突如其来的刺痛让蜷缩在废墟阴影里的身躯猛地抽搐,冷汗顺着脊椎滑进破碎衣领时,他恍惚看见自己染血的指节正握着半块印着蓝花楹的瓷片。

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了孩童们欢快的嬉闹声,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打破了程墨的沉思。他转过头去,只见两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正无忧无虑地奔跑着,从他的身边经过。这两个孩子的容貌,竟然与他和他的妹妹程雪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就像是他们的缩小版一样。

孩子们的手腕上,佩戴着崭新的螺旋烙印,这些烙印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芒,显得异常神秘。程墨的目光紧紧跟随着这两个孩子,他的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情感,既熟悉又陌生。他仿佛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和妹妹的影子,那些曾经共同度过的快乐时光,如今却只能成为回忆。

看着孩子们渐行渐远的背影,程墨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决定跟上这两个孩子,或许能从他们身上找到一些线索,帮助自己找回失去的记忆。

雾隐镇的街道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宽敞而宁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程墨跟在孩子们的身后,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生怕惊扰了他们。他注意到,这两个孩子似乎对这片废墟并不陌生,他们穿梭在石块和瓦片之间,就像是在寻找着什么。

突然,其中一个孩子停下脚步,指着前方的一块石碑,兴奋地对着另一个孩子说了些什么。程墨也快步上前,只见石碑上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文字,似乎是在诉说着这片废墟的历史和传说。然而,这些文字对于程墨来说,却如同天书一般,无法解读。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带来了远处山林的清新气息。程墨深吸了一口气,感觉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些。他再次将目光转向那两个孩子,只见他们正围着石碑,似乎在讨论着什么。程墨靠近了一些,试图听清他们的谈话内容。

“哥哥,你看这些文字,是不是跟妈妈讲的故事里的那个神秘符号很像啊?”其中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踮起脚尖,手指轻轻抚过石碑表面被苔藓覆盖的凹痕。月光透过枯枝斜斜照在斑驳的碑体上,那些扭曲的符号泛着诡异的青灰色。

“嗯,确实有点像。”稍年长的男孩扯了扯褪色的粗布衣襟,喉结微微滚动。他记得母亲临终前攥着他们手腕的力度,仿佛要把那些关于古老守护者的呓语刻进他们的骨髓里。“妈妈说,那个符号会像影子一样跟着被选中的人,连最凶恶的夜魔都不敢靠近。”

程墨的指节在槐树后攥得发白。暗巷里飘来腐叶的气息,却盖不住后颈突然滚烫的刺痛——那道自苏醒起就盘踞在皮肤下的疤痕正在发烫。他屏息凝视月光下闪动的文字,恍惚间看到记忆碎片里同样扭曲的符号正爬满雪白的病房墙壁,伴随着心电监护仪尖锐的蜂鸣。

穿过坍塌的月洞门时,枯死的蔷薇藤突然勾住了女孩的衣角。断壁残垣间歪斜着半截石雕貔貅,空洞的眼窝里积着昨夜的雨水。程墨踩着他们细碎的脚印,听到自己靴底碾碎蜗牛壳的脆响。井栏上十二道裂痕如同子午钟声,青砖缝隙里渗出潮湿的腐殖质气味。

看到这一幕,程墨的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担忧。他意识到,这两个孩子可能正处于危险之中。他快步上前,一把拉住了其中一个孩子的胳膊,阻止了他们。

“孩子们,这里很危险,不能下去。”程墨严肃地说道。

孩子们被程墨的突然出现吓了一跳,他们瞪大了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个陌生的叔叔。其中一个孩子鼓起勇气,问道:“叔叔,你是谁?为什么在这里?”

程墨看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眼神,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他微笑着回答道:“我是你们的朋友,我叫程墨。我注意到你们手上的烙印,觉得很好奇,所以就跟了过来。孩子们,这里真的很危险,我们不能下去。”

听到程墨的话,孩子们似乎明白了什么,他们点了点头,乖乖地站在了一旁。程墨看着这两个孩子,心中充满了感激。他知道,是这两个孩子给了他希望,让他有机会找回失去的记忆。

为了感谢孩子们,程墨决定带他们去镇上的小吃摊吃点东西。在路上,他试图从孩子们口中套出一些关于烙印和废墟的信息。然而,孩子们似乎对这些并不了解太多,他们只是模糊地记得,这些烙印是妈妈给他们戴上的,而废墟则是他们经常来玩耍的地方。

来到小吃摊前,程墨为孩子们买了两份热腾腾的小吃。看着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程墨的心中充满了欣慰。他意识到,尽管自己失去了记忆,但这份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却从未改变。

在与孩子们的交谈中,程墨得知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小杰和小雨。小杰是哥哥,性格沉稳而内敛;小雨是弟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程墨觉得,这两个孩子就像是他和妹妹程雪的缩影,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和温暖。

吃完小吃后,程墨决定送孩子们回家。在路上,他一直在思考着如何找到更多关于烙印和废墟的线索。突然,他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或许,他可以去问问镇上的老人们,他们或许知道一些关于这片废墟和烙印的传说。

于是,程墨改变了方向,带着孩子们来到了镇上的老茶馆。这里聚集了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或品茶、或下棋、或聊天,享受着悠闲的晚年生活。程墨走进茶馆,找了个位置坐下,然后向一位看起来颇为慈祥的老人打听起了关于废墟和烙印的事情。

老人听了程墨的话后,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他缓缓地说道:“年轻人,你提到的那片废墟和烙印,确实是我们雾隐镇的一个传说。据说,在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一个神秘的部落,他们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保护自己不受外界的伤害。而这种力量,就体现在他们手腕上的烙印上。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个部落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只留下了这片废墟和那个神秘的烙印传说。”

听到这里,程墨的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激动。他意识到,这个传说或许就是他找回失去记忆的关键。他决定继续深入调查,看看能否找到更多关于这个部落和烙印的信息。

在茶馆里,程墨与老人们聊了很久,他试图从他们的口中套出一些有用的线索。然而,老人们似乎对这个传说并不太了解,他们只是模糊地记得一些片段和细节。不过,这并没有让程墨感到失望,相反,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决定继续寻找真相。

离开茶馆后,程墨带着孩子们回到了他们的家。这是一座简陋而温馨的小屋,屋前种满了各种花草和蔬菜。孩子们的母亲是一位温柔而慈祥的妇人,她热情地接待了程墨,并为他准备了一杯热茶。

在与孩子们的母亲的交谈中,程墨得知她叫做李婉,是这两个孩子的单亲妈妈。她告诉程墨,孩子们手上的烙印是她给他们戴上的,这是一种保护他们的方式。然而,当程墨问及烙印的来源和意义时,李婉却显得有些含糊其辞,似乎并不愿意过多透露。

尽管李婉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程墨还是从她的眼神中读出了一丝担忧和忧虑。他意识到,这个烙印或许与李婉的过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不打扰李婉和孩子们的生活,程墨决定暂时离开,继续自己的调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程墨走遍了雾隐镇的每一个角落,试图找到更多关于烙印和废墟的线索。他拜访了镇上的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文献。然而,尽管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依然没有找到关于这个部落和烙印的确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