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我真不是朱慈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经筵

在穿越前,朱明看过不少关于制作肥皂和玻璃的帖子。

总体来讲,不算难。

首先肥皂的核心原理:油脂、碱液和皂化反应。

油脂对于朱明来讲难度不大,稍微有些困难的是碱液,这需要实验多次,才能调整出正确的浓度。

制玻璃需要一个用耐火砖砌筑,内部涂高岭土的瓷窑,东宫没这东西,只能先让工匠造一个。

朱明在东宫单独弄了一个院子,让太监找来了晒干的桂花枝,生石灰,猪油,陶罐,粗麻布,竹制模具,桂花等材料。

第一步,制造碱液,将桂花枝烧成草木灰+沸水浸泡+生石灰,搅拌后静置沉淀一天。

然让人制备桂花浸油。

做完这些前期准备后,朱明就去靶场开始练箭。

虽然廷推题本已经批阅了,但实施过程需要三五天时间。

目前朝廷都在为这件事和崇祯皇帝发丧的事情忙碌,朱明这个监国太子事情不算多。

既然穿越给了自己一副好身体,不加以锻炼可惜了。

所以他昨天就已经让人,在东宫找一个院子当练武场。

来到这里,朱明让四周的宫女太监离开,然后从武器架拿起一把2石弓。

他扣住弓弦拉了拉,感觉软绵绵的,轻易就拉成了满月。

目前,自己有多大力气,朱明还没有测试过,但感觉不会比项羽力能举鼎差。

他小心控制自己的力道,省得将弓弦拉断,然后瞄准靶子,把箭矢射出去。

仅有三十步的距离,朱明这一箭还是射歪了,钉在了靶子后面的一棵大树上。

力气大,不代表射的准,想要练成百步穿杨,还得需要大量的练习。

好在他身体耐力惊人,就算这样练几个时辰,都不会感觉累。

这也是朱明为什么把周围的宫女太监都赶走的原因。

“哚!哚!哚!”

第二箭命中了靶子边缘,第三箭,第四箭大概在四、五环的位置。

很显然朱明在这方面,还是很有天份的。

射出第六箭的时候,已经能够命中九环了。

不到半个时辰,三十步距离,他能够射出十中六的成绩。

就当朱明在东宫练箭的时候,东林党魁首钱谦益的府上,却是来了不少官员。

虽然圣旨还没有下,但钱谦益担任礼部尚书的消息,早已在应天府传开了。

这下不光是礼部的官员,东林党的官员都纷纷前来拜访。

钱府门前,用门庭若市来形容也不为过。

62岁的钱谦益满脸红光,就算是三年前,娶名妓柳如是的时候,也没有那么高兴过。

“殿下正值志学之年,钱公您马上就要担任礼部尚书了,这经筵是不是也该重开?”

此言一出,周围顿时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东宫侍讲刘正宗身上。

经筵一直都是文官集团影响皇权的重要途径,这话顿时说到了东林党一众官员的心坎上了。

尤其是最近,太子殿下放任韩赞周胡来,明显有了亲近宦官的倾向,这是万万不可以的事情。

钱谦益捋了捋胡子,看向刘正宗,点头说道:“刘侍讲所言有理,老夫上任后,一定落实推行经筵进行。”

“若是经筵能够推行,这主讲官非钱公莫属。”

有人拍着马屁。

主讲官相当于皇帝的老师,能够当上皇帝老师对于读书人来讲,那是莫大的荣耀。

“哈哈,这主讲官理应从内阁大学士中选取,老夫还不够格,能够当个陪听官就足以。”

钱谦益表面上十分谦虚。

但私底下,却已经将主讲官的位置视为囊中之物。

在内阁成员里面,除了袁继咸属于中立派之外,其他六人都是东林党的成员。

而在这六人里面,也只有刘宗周能够跟钱谦益这个文坛宗师扳一扳手腕。

“刘侍讲恭喜了。”

翰林李景濂凑到刘正宗身旁低声说道。

“何喜之有?”

刘正宗神色淡然。

“刘侍讲,你我都是曾经侍奉过太子的人,就不必那么见外了吧,经筵一开,你一个陪听官的位置肯定跑不了的。”

李景濂羡慕道。

两人都是从北方逃过来的官员,而南方则是东林党的大本营,想要融入这里,一点也不容易。

最让他们担忧和尴尬的是,太子已经抵达应天三天了,却从未要召见他们的意思。

“李翰林过誉了,刘某才疏学浅,可不敢奢望这些,还请李翰林莫要再说了。”

刘正宗说完,转身走到了另一边,与其他官员交谈了起来。

李景濂笑容一僵,心中暗恼,两人好歹也算是同病相怜,这刘正宗居然也不肯拉自己一把。

前厅外,一个身穿青衣的丫鬟,正躲在垂花门后面,偷偷观察着前厅的宴会。

“梨儿,你在这里做什么?”

突然,一道清脆的声音,从丫鬟背后传来。

丫鬟身形微微一僵,转头看去,只见一名穿着白色衣裙,清逸出尘的女子正看着自己。

她眉似远山含黛,眸若秋水凝烟,雪腮晕一抹海棠红,纤薄脊背挺得笔直,与沉甸甸的胸脯形成强烈的反差。

“夫人,我就好奇看看,家里好久没有来这么多客人了。”

被称作梨儿的丫鬟低声说道。

女子如弱柳扶风般走了过来,伸出青葱玉指点了那丫鬟的额头一下,“你呀你,要是让老爷见着了,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苦,快跟我回去。”

“是,夫人。”

丫鬟梨儿低着脑袋,应了一声。

回到后院没多久,梨儿找了一个机会,将一张纸条塞进了一个小竹筒里面,然后悄然走到围墙边,将其扔到了外面。

围墙外,一个正靠着墙壁摆摊的小贩,迅速将竹筒接住,然后塞进怀里。

过了一会儿,就有一个汉子经过买东西,那竹筒又悄悄递给了那买东西的汉子,最后传进了锦衣卫的衙署里面,呈到了指挥使冯可宗的案前。

看到纸条的内容,冯可宗立刻进了宫。

东宫练武场,朱明此时已经将箭靶的距离移到了六十步,上面密密麻麻插满了箭矢。

突然,他耳朵微微一动,放下了弓箭,朝着门口方向看去。

下一刻,就看到冯可宗匆匆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