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导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与光明日报《博览群书》杂志合作,开辟了“重读红色经典”专栏,以“导读”的形式,重新解读和评价那些具有特殊价值的当代文学经典。《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导读》一书,就是由这些文章裒辑而成的。全书按其类别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为小说类,第二为散文、报告文学、非虚构文学类,第三为诗歌类,第四为话剧、戏剧类,第五为电影类。书后附有《博览群书》“重读红色经典”栏目的编者按,以及新中国文学大事记(1949—2019)。

温故而知新,鉴往而知来。重读过去几十年所创作的文学经典,既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和总结中国当代文学的丰富经验,也有助于我们重建文学创造的价值基础和文学判断的价值体系。

中国当代文学是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的现实主义文学。热情地关注现实,深入地体验生活,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品质和鲜明特征。

革命和建设是中国当代文学前三十年最重要的题材内容。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学多以革命和建设为主题。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史诗性长篇小说“三红一创”(《红旗谱》《红日》《红岩》和《创业史》)和“保林青山”(《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山乡巨变》),描绘了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波澜壮阔的生活画面,塑造了一系列崭新的人物形象,极大地影响了无数读者的人格意识和生活理念。

表现方法和艺术形式的多样化,也是当代文学繁荣的一个标志。《我们夫妇之间》《党费》《百合花》等短篇小说,《到远方去》《回延安》《“小兵”的故事》《一个和八个》等诗歌,《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南京路上好八连》《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报告文学,《战斗里成长》《万水千山》《布谷鸟又叫了》《霓虹灯下的哨兵》等话剧,就显示出了探索生活和艺术的创造力。这些作品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当代文学的风格构成,也极大地改变了读者的文学意识。

1978年,杂花生树,草长莺飞,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也进入了又一个春天。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作家的创造力得到了空前的解放,文学创作则呈现出极为活跃的局面。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到“改革文学”“寻根文学”,从“朦胧诗”、现代派、“先锋派”到“新写实主义”、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新的探索不断出现,新的思潮不断兴起,一大批颇富创新意识的作家和作品应运而生。《哥德巴赫猜想》点燃了全社会学习科学的热情,《乔厂长上任记》发出了推进改革的呼唤;《棋王》《受戒》典雅而蕴藉;《人生》《老井》悲慨而凝重;《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细腻而深沉;《南渡记》与《平凡的世界》雅健而崇伟。《爱,是不能忘记的》《人到中年》《玫瑰门》《女人(组诗)》等小说和诗歌,显示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丹心谱》《于无声处》《报春花》《血,总是热的》等话剧作品,表达了改革开放时期人们的心声和愿望;《狗儿爷涅槃》和《桑树坪纪事》等话剧作品,则显示了戏剧艺术探索和创新所取得的成就。

进入20世纪90年代,商业文化和娱乐文化极大地影响着严肃文学。囿于风会,一些作家为了迎合市场的消费主义需求,写了一些病态且狭隘的颓废主义作品。尽管如此,仍有很多作家苏世独立,依然坚守自己的文学信念和写作原则,创作出一批独具色彩的作品,如《白鹿原》《活着》《九月寓言》《务虚笔记》《黄金时代》《长恨歌》等。进入21世纪,宗璞的《西征记》和《北归记》、王蒙的《狂欢的季节》、蒋子龙的《农民帝国》、张洁的《无字》、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铁凝的《笨花》、李佩甫的《生命册》、梁晓声的《人世间》、叶广芹的《采桑子》、毕飞宇的《平原》、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等长篇小说,赵瑜、胡世全合著的《革命百里洲》、梁鸿的《中国在梁庄》、李娟的《羊道·牧场》、肖亦农的《毛乌素绿色传奇》、萧相风的《词典:南方工业生活》等非虚构写作,或反映现实生活,或叙写历史生活,各个显示着独特的风貌和价值。话剧《商鞅》《地质师》《虎踞钟山》等体现现实主义话剧,则在题材开拓、主题深化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网络技术的成熟,也为新型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契机。科幻文学和网络文学异军突起。刘慈欣的《三体》、郝景芳的《北京折叠》等作品,通过大胆的创造性想象,对人类生活的现实困境和未来图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叙述。

在新媒介迅猛发展的今天,人类生存面临危机,文学边界不断拓展,但是文学的本质并未改变——文学依然是人认识自身及其处境的最好方式。所以,作家应该坚守怎样的立场?文学应该以怎样的方式介入现实?这些问题,依然值得人们深入思考和认真对待。

文学是一种探索性和建构性的精神创造活动。探索当代生活的根本意义,建构精神生活的价值基础,是当代作家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使命。

培养读者的热情而健康的生活态度,培养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是许多当代作家的写作目的。柳青的《创业史》、罗广斌和杨益言的《红岩》、杨沫的《青春之歌》、赵树理的《锻炼锻炼》、杜鹏程的《在和平的日子里》、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张洁的《沉重的翅膀》、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小说,聚焦现实生活,充满理想激情,传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读者的精神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优秀的文学是一种高度自觉和成熟的文学。它要对读者的心灵成长和人格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国当代文学就是这样一种具有自觉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文学。那些表现美好感情优秀的当代文学作品,深刻地影响了几代人的人格和价值观。

我们编纂《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导读》,就是想为读者阅读当代文学优秀作品,提供一个比较简便的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