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走进齐文化(第七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课 霸业崩溃

春秋时期的齐国,经济富庶,是东方一个大国。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组建强大军队,“尊王攘夷”,扩充疆界。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曾经的霸主最后是如何惨死的?他的霸业又是如何崩溃的呢?

桓公三宠

齐桓公后期,公子开方、竖(shù)刁(diāo)和易牙,这三个人陪着齐桓公吃喝玩乐,非常得齐桓公宠幸。公子开方是卫国公子,他放弃了公子的地位来服侍齐桓公,父亲去世也没有回去奔丧;竖刁原是贵族家的孩子,小时候被送到宫里服侍齐桓公,长大后被父母接回家里,但他特别怀念宫里的生活,于是狠下心自宫,重回到齐桓公的身边;易牙是个优秀的厨师,一次给齐桓公做了个烹乳猪,齐桓公顺口说了一句,乳猪这么好吃,不知道和婴儿肉比起来怎么样?第二天,易牙便把自己的儿子烹了给齐桓公吃,齐桓公十分感动。

病榻论相

桓公四十一年,为齐国霸业呕心沥血的管仲患了重病,齐桓公去探望他,询问谁能继承他的相位。管仲说,国君应该是最了解臣下的。齐桓公欲任鲍叔牙,管仲说:“鲍叔牙是君子,但他善恶过于分明,见人之一恶,终身不忘,这样是不可以为政的。”桓公又问易牙如何,管仲说:“易牙为了满足国君的要求不惜烹了自己的儿子讨好国君,没有人性,不宜为相。”桓公又问开方如何,管仲说:“公子开方舍弃了做千乘之国太子的机会,屈奉国君十五年,父亲去世也不会去奔丧,如此无情无义,如何能忠于国君?况千乘之地都不能满足他,他的野心一定更大,国君更应该疏远他才对。”桓公又问竖刁如何,管仲说:“他宁愿自残身体来侍奉国君,这样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是违反人情的,怎么会忠心于您呢?请国君务必疏远这三个人,宠信他们,国家必乱。”管仲说罢,见齐桓公面露难色,便向他推荐了为人忠厚、不耻下问的隰(xí)朋。

霸业崩溃

不久,管仲去世,隰朋继任仅仅一个月,也去世了。齐桓公没办法,只好请鲍叔牙为相。鲍叔牙继任后,果然将三宠全部赶出门,他看不惯别人的缺点,大家很快都开始烦他。齐桓公也越来越受不了,召回了三宠,鲍叔牙为此郁郁而终。第二年,齐桓公病重,易牙、竖刁见齐桓公将不久于人世,便堵塞宫门,假传君命,不许任何人进去,也不给齐桓公提供饮食。宫女晏娥乘人不备,越墙入宫,探望齐桓公,见桓公正饿得发慌,正索取食物。宫女把易牙、竖刁作乱的事告诉了齐桓公,桓公仰天长叹:“如死者有知,我有何面目见仲父!”说罢,用衣袖遮住脸,活活饿死了。桓公死后,宫中大乱,桓公的几个公子为争夺王位各自勾结党羽,互相残杀,致使齐桓公的尸体在床上停放了六七十天都无人收敛,尸体腐烂生蛆,惨不忍睹。第二年,宋襄公率领诸侯送太子昭回国,齐人杀了作乱的公子无亏,立太子昭为君,即齐孝公。孝公死后,其子被公子开方杀死,昭公即位,昭公死后,其子被公子商人杀死,公子商人自立为懿公,齐人恨懿公,废其子而立公子元,即齐惠公。一连串的争位结束之后,齐国国力衰落,无力称霸,中原霸业逐渐转移到了晋国。

知识链接

桓公台

桓公台,位于今齐都镇西关北,齐故城小城内北部偏西,西距小城墙约300米。俗称“梳妆台”、“点将台”,东、北面150米之外有河沟(排水道)围绕。夯土基呈长方形,现高14米,南北长86米,东西宽70米。在桓公台周围曾多次出土铺地花纹方砖、脊砖以及有树木双兽纹、树木卷云纹的瓦当。在距桓公台约1000米处,现存有6000平方米的夯土建筑台基,后人俗称“金銮殿”。1972年,省考古研究所就曾于桓公台东北约200米处,发掘清理了一处汉代宫殿建筑遗址。

课外拓展

1.搜集有关齐桓公的故事,与同学交流、分享。

2.齐桓公由春秋首霸,到晚年患病,被乱臣禁锢最终饿死,霸业崩溃。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

本课参考文献:《齐文化发展史》、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