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回京风波
着急看望小妹的她并未过多深思,想着以后若是有缘再见,再好好报答恩情就是了。故意不留下姓名,怕是有何苦衷或是全然不在意功劳与名声吧。
那天她哭了很久,其中甚至几次都哭昏厥过去。从那以后她每日都刻苦修炼,一时也不曾松懈。她不知道那群人什么时候会再出现,她怕五年前的悲剧会再次重演。
(回忆结束)
温映裳看着自家阿姐好像在想什么走神了的模样,笑盈盈地打趣道:“阿姐你不会在想那个太子吧?”
见小妹拿自己开玩笑,温执宜也不恼,装模作样道:“对呀,我在想,以后呢让太子给你寻一门好婚事呢。”
温映裳连忙捂住耳朵:“不听不听,我听不见,姐姐你在说啥呀,我耳朵怎么听不见了呢。”
一旁温文忠看着这俩活宝,嬉笑打闹的样子,心底不免升起一抹宽慰。
“宜儿你来书房一趟,为父有些话要叮嘱你,裳儿你先回房间,收拾收拾行李吧,过几日你们便要启程了。”温文忠说道。
温映裳嘟着嘴一脸不舍地说:“那阿姐我收拾完再去找你玩呀。”
温执宜点了点头。
然后温映裳便蹦蹦跳跳的离开了。
书房内——
温文忠迈着沉稳的步伐踏入书房。而后缓缓在书桌前坐下,紧随其后的是温执宜。
“宜儿,此去一定京城切记,不要向任何人提起你姑母,也不要再调查你姑母的死因,保护好自己,一切都怪为父无能。”说罢,温文忠不由叹了口气。
温执宜眉心微蹙,父亲不是一直都在调查姑母的死因吗?自己这次前去京城,有很大的机会接触到当年的知情人,也就可以调查清楚姑母真正的死因,可是为什么父亲突然不让自己提这件事了呢?
她十分不解。
但她还是收起了心底的疑虑,乖巧的点了点头。说道:“女儿谨遵父亲教诲。”
温文忠有些惆怅:“可惜你大哥远在边关,不能送你出嫁了。”
“想必兄长也定会为宜儿开心的,听说南境城好像打了胜仗,兄长也快回来了吧,女儿身体不适,就先告退了。”温执宜答道。
听了父亲的话,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伤感。她轻咬着嘴唇,眼眶微微泛红,行过礼之后起身便要回梧桐居。
抬腿跨过门槛的时候,她的目光刚好扫到门口那盆开的正好的凌霄花。
这是兄长最爱的花。
兄长你在南境城还好吗?你说过要送宜儿和小妹出嫁的。宜儿好想你,宜儿不想长大,宜儿也不想嫁人,宜儿好想回到小时候。
温文忠看着温执宜匆匆离去的背影,不免出了神,紫萱,你看到了吗?我们的女儿要成婚了,可惜你我都不能亲眼见证,我多希望你还在我身边,我们一起为她穿上嫁衣,送她出嫁,唉,老天对我不公啊。
而此刻,京城皇宫内——
傅皇后的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她气急败坏地,双手猛地一挥,“噼里啪啦”桌上的东西全被摔碎在地上,地上一地狼藉。可她还觉得不解气,又将屋里能砸的东西都砸了个遍。
然后咬牙切齿地说道:“又是温家,当年就是她姑母那个狐狸精霸占着陛下。老狐狸精死了又来个小狐狸精!”
旁边的玉壶嬷嬷半跪在傅皇后身边,轻声劝慰道:“娘娘,莫要动气啊,气坏了身子如何是好,您一定要保重凤体呀,那温僖贵妃都没斗过您,您又何必跟一个小贱蹄子计较呢。
来日方长嘛,就算陛下指婚了,可太子还没表态呀,若是太子从边关回来知道他被陛下就这么随便指了个婚,太子殿下也不会同意呀,而且太子殿下又一向不听陛下的,那小贱蹄子能不能嫁进来,还不一定呢。”
听了玉壶嬷嬷的话之后,傅皇后渐渐平复下来,仿佛又重拾了信心,眼神又变的坚定起来。
傅皇后端坐在凤椅上,一边欣赏着自己的芊芊玉指,一边吩咐玉壶嬷嬷:“你去传话给如吟,就说这太子的接风宴至关重要,让她务必精心准备,好在宴会上表现,万不可错失了这良机。”
玉壶嬷嬷陪笑着说道:“娘娘放心,小姐聪明伶俐,又天生丽质,定会不负娘娘的期望。”
说罢,便起身退出殿内,前往丞相府传旨。
玉壶嬷嬷走后,傅皇后自言自语道:要不是本宫这肚子生不了,又怎么会去巴结讨好沈崇喻?那孩子自小就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对她也没半点尊重,她是真喜欢不上沈崇喻那跋扈的性子。
丞相府里——
傅如吟端坐在铜镜前,她的左手轻轻托着右手的手腕,右手拿着眉笔,小心翼翼地在眉毛上涂抹着。不一会儿,两道精致而淡雅的眉毛便出现在她那精致白皙的面颊上,为她增添了几分温婉柔和的气质。
…………
“二小姐,可听明白了?”玉壶嬷嬷道。
傅如吟笑着说道:“侄女定不负娘娘所托。”
“那二小姐好好准备吧,老奴这便回宫复命了。”说罢佯装要起身回宫。
傅如吟连忙给自己的丫鬟锦云递了个眼色。
那丫鬟会意来到嬷嬷身前,微微俯身行礼。然后从袖口处拿出一个精致的荷包,她双手将荷包递到嬷嬷面前,轻声道:“嬷嬷传话辛苦了,这是我家小姐的一点心意,还望嬷嬷笑纳。”
玉壶嬷嬷也不推脱,双手接过荷包,欠身说道:“多谢小姐好意,那老奴便回宫复命了。”说罢,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丞相府。
目送玉壶嬷嬷走后,傅如吟转身对锦云说道:“去把本小姐的九霄琴拿来,许久不练了,不知这技艺是否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