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学(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言

由支原体引起的人和动植物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影响畜牧业、农业和水产业的生产和发展。我国对支原体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原创性的科技成果,涌现出一批具有亚洲乃至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团队与青年人才,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然而,我国对支原体的研究在整体水平及冲击国际前沿领域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前瞻未来、把握机遇,推动我国支原体研究走向世界,是每位支原体学工作者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修订能较全面并及时反映全球支原体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动态的《支原体学(第2版)》,对指导我国支原体领域的研究具有积极、重要意义。

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细菌过滤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该微生物由Noccard等于1898年首次分离,1967年被正式命名为支原体。作为基因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模式生物,对支原体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相关学科的重视。研究支原体的基本性状、致病性与致病机制、免疫机制、实验室诊断以及研发防治支原体感染的生物制品,是从事支原体学、流行病学、感染病学研究和其他有关临床医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鉴于此,吴移谋教授与邵国青研究员组织国内诸多从事支原体研究的学者,结合自己长期的教学与科研实践,对第2版《支原体学》进行修订和再版。

该专著分为理论与技术两大部分,内容新颖,涵盖了近年来对支原体研究的新进展,对诸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感染与免疫分子机制、耐药性与抗支原体药物等做了重点叙述;全书内容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的紧密结合,使基础研究真正为应用服务。

深信第3版《支原体学》的出版,将很好地指导和帮助我国从事支原体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工作者,并对我国支原体病防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