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一小山村,日常过日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钓鱼

第9章钓鱼

沿着蜿蜒的田埂小道,他慢悠悠晃到了自家那片水汪汪的田坎边。

天刚麻麻亮,村头村尾的公鸡还在有一搭没一搭地打着鸣,村里头那些勤快人家,就三三两两地扛着锄头陆陆续续往自家田地里钻。

大伙儿一碰面,扯着嗓子互相招呼:“哟,起得早嘞!”

余坤安呢,也在这当口出现在了田埂上。众人瞧见他,眼睛都瞪大了几分,活像见了啥西洋景。

有个大婶,把锄头往地上一杵,笑着打趣:“嘿,这是哪个哟?这么早就往田里钻,莫不是田里藏了金娃娃,赶着去挖哟?”旁边几个婆娘也跟着起哄,眼神里满是好奇,七嘴八舌地问道:“阿安啊,你这一大早往地里跑,是要去干啥子大事哟?”

余坤安咧着嘴,也开玩笑回道:“阿婶这话问的,我去地里不干活,难不成是去看田里的蚂蚱跳舞、青蛙开会哟!”

众人听了,哄堂大笑,那笑声在空荡荡的田野上飘出去老远。

正说着呢,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还有余父那中气十足的吆喝声:“你个瓜娃子,走得倒是快。”

他回头一看,就见余父扛着把大锄头,迈着大步,带着家里人跟了上来。

村民们一瞧见余父,又把话头转向了他,一个满脸皱纹的大娘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扯着嗓子喊:

“哎呀呀,余木匠,你家这老幺今儿个要勤快咯,这么早就下地干活。”

余父听了,道:“这瓜娃子,被我撵过来的!不然哪能这么自觉。”

到了田里,大家便各自忙活起来。余父给余坤安安排了清理水沟的活儿,这活儿虽说没有翻地累人,可也不轻松。

水田边上纵横交错着好几条用于灌水排水的小沟,经过一段时间,里面被淤泥给堵得死死的,得把里面的淤泥一锹一锹地清理出来。

余坤安挽起裤腿,下了水沟,挥动着铁锹,一下一下地铲着淤泥。淤泥又湿又重,铲起来“吧唧吧唧”直响。

这边,其他人都在用锄头翻着稻茬,锄头起落间,稻茬被翻得整整齐齐。

几个小孩子像一群欢快的小麻雀,在田里跑来跑去捉蚂蚱虫子,嘴里还叽叽喳喳地叫着:“抓到啦,抓到啦!我抓到的这个好大!”都准备拿回家喂鸡。

余坤安把水沟清理完,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他抹了把脸上的汗,跑到王清丽身边,和她一起翻地。他一边挥着锄头,一边还不忘叮嘱王清丽:“清丽,累了就歇会儿,别硬撑着。”王清丽笑着点点头,继续埋头干活。

随着太阳慢慢爬高,气温也渐渐升高,汗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颗颗从他们脸上滚落,滴在干裂的泥土里,瞬间就没了踪影。

“安子、安子~~~”随着一阵叫唤声,余坤清像阵风似的跑到了田埂上。

余坤清因为昨天挣到了钱,昨晚兴奋得在床上翻来覆去好久才睡着。

今早一起来,吃完饭就想着进山。他跑到余坤安家里,结果只有余奶在家,余坤安居然去地里干活了。

他虽然不清楚余坤安家分到的水田具体在哪里,但村里的水田都是连成一片的,他顺着田埂找,没一会儿就找到了余坤安。

“安子,走,进山去!说不定还能再弄点好东西回来。”余坤清满脸兴奋,眼睛里闪着光。

“今天不去了,刚下过雨,路上太湿了,不好走。万一摔一跤,可就得不偿失了。”余坤安直起腰,喘着粗气说道。

“好吧,那你今天准备干啥?”余坤清有些失望,挠了挠头问道。

“这不地里干活吗?还能干啥。”余坤安又弯下腰,继续翻地。

“这也太无聊了!在田里刨来刨去,有啥意思。”余坤清嘟囔着,找了块稍微干净点的田埂,一屁股蹲了下来,双手托着下巴,百无聊赖地看着余坤安干活。

“阿爹、阿爹、有鱼鱼,水里有大鱼鱼……”突然,一阵奶声奶气的叫唤声传来。

余坤安抬头一看,原来是小儿子在叫唤。水田旁边有个低洼地,里面积水形成了一个小水塘,此时家里几个孩子都围在水塘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水里,小手指着水里,兴奋得又蹦又跳。

余坤安见了,忙扔下锄头,跑过去把小儿子提溜开,顺手把几个孩子都赶离水塘。

“阿涛,看着弟弟妹妹,别让他们靠近水塘,免得掉水里。这水看着浅,可危险着呢。”余坤安叮嘱大侄子。

这臭小子,一个不注意,就带着弟妹玩水了。

“好的,老叔,你可不可以抓几条鱼啊,我们好久没有吃到鱼肉了。”余文涛眼巴巴地看着余坤安,小嘴一撇,那模样可怜极了。

余坤安看着蹲在那无聊得直打哈欠的余坤清,又看了看不远处静静流淌的蒙河。对啊,可以去钓鱼嘛,他们这河里的鱼可不少呢。还有村民用编了的地笼顺着河边的水草丛里捞鱼的。

“阿清,走,钓鱼去。”余坤安眼睛一亮,叫上余坤清。

余坤安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朝着余父的方向扯着嗓子喊道:“阿爹,我和阿清先回家咯,你们忙完也早点回,这太阳眼瞅着就要毒起来啦!”

话音未落,他便抱着小儿子地往回走,顺手像赶鸭子似的,把几个小孩一路“吆喝”着带回了家。

余父望着余坤安走远,嘴里忍不住骂骂咧咧:“你个瓜娃子,才来地里没多会儿,就想着往家跑,懒死你算逑!”那声音带着几分无奈。

不过,其他人倒没多说什么。毕竟今早这小子干活可不像从前那般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倒是有模有样,干得还挺起劲。

一群小孩听说要去钓鱼,个个眼睛放光,兴奋得直蹦跶,纷纷主动请缨要帮忙。他们抄起小锄头,一窝蜂地往后院菜地跑去,说是要去挖蚯蚓当鱼饵。

余坤清提着扛着砍刀朝着竹林走去,打算砍两根细长的竹竿。余坤安则转身进了屋,翻王清丽的出针线笸箩拿出针线。

他用钳子夹着缝衣针在火膛里烧得通红,待针尖红得发亮,然后用钳子一掰就弯了,做成鱼钩状。。

老太太看他嚯嚯针线,轻拍了他一下:“你看看你,一会儿你娘瞧见了,又该骂你了!”

话虽这么说,老太太还是心疼他的,看着他脸上汗渍,给他用温水拎干毛巾递过来让他擦汗,说着,又去屋里掏出两块鸡蛋糕,塞到他手里。余坤安到现在还真有点饿了,吃了鸡蛋糕。

等到余坤清砍来竹竿,余坤安在竹竿一端系上线组、鱼钩。简易版鱼竿就齐活了。

等鱼竿做好,一群孩子也举着个装得满满当当的竹筒跑了过来,里面全是他们挖的蚯蚓,还眼巴巴地嚷着要跟着一起去钓鱼。余坤安大手一挥,佯装生气把几个孩子全部赶开。

“去去去,都给我自个玩去,别在跟着我捣乱。”孩子们这才不情不愿散开。

余坤安记得,沿着蒙河往上走,有一处浅滩。浅滩处刚好有一处因落水形成的深水区,深水区和浅滩的连接处,鱼儿特别多。即便到了后世,那里也是钓鱼爱好者的热门去处。

他和余坤清拎着竹竿,提着水桶,一路哼着小曲儿往浅滩走去。到了深水区岸边,两人各自找了个树荫底下的草地坐下,各自把鱼竿抛入河中,等着鱼儿上钩。

“哈哈,清子,我的鱼钩上鱼啦!”没等多久,余坤清突然兴奋地大喊一声,双手用力一提鱼竿,一条足有60公分左右的草鱼被高高钓起,在空中扭动着身子,溅起一片水花。这草鱼估摸得有七八斤重,原本提来的水桶在它面前,瞬间显得又小又浅。

余坤安正看余坤清拽鱼线的时候,突然感觉自己的鱼竿猛地一沉,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拽了一下。

他心中一喜,双手紧紧握住鱼竿,用力往上提。嘿,居然是一条大鲶鱼,足有50公分左右。蒙河里的这种鲶鱼,腥味极淡,鱼刺又大,肉质滑嫩无比。要是炖成汤,那味道鲜美得能把人的舌头都鲜掉,特别适合家里老人和小孩吃。

果然,这浅滩真是个天然的鱼窝。两人接下来就像是来比赛的,鱼一条接着一条地上钩。

不一会儿,就钓上来四五十条鱼。两人在浅滩边堆了个小水坑,把鱼一股脑儿都放了进去。这天气渐渐热起来,要是把鱼放在外面,一会儿就得死翘翘。

两人钓上了瘾,眼睛紧紧盯着水面,手上的动作一刻也没停。

两人钓得忘乎所以,直到手都发酸了,才后知后觉地发现,水坑里的鱼已经挤得满满当当。鲫鱼、草鱼、鲶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其中草鱼和鲶鱼最多,最小的估计都有3 - 4斤重。

余坤安粗略估算了一下,这一水坑鱼,少说也得有300斤左右。

还有装在水桶里的白条鱼,估计得有10来斤。这种鱼个头不大,一条也就一二两重,数量却不少。

白条鱼虽说鱼小,但是鱼刺相对较大,而且胜在肉质细嫩,即使简单清蒸一下,那鲜美的味道就足以让人回味无穷;要是直接油炸,连鱼骨头都能炸得酥脆,撒上点椒盐,咬上一口,“嘎吱嘎吱”作响,别提多美味了。只是现在日子过得紧巴巴,大家舍不得用那么多油来炸鱼,不过清蒸出来的味道,也已经足够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