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译本序
2019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的《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非常幸运地收获了许多的读者。而这一本《滑向战争:决定历史的交涉与日本的失败》应该算是《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的续篇或姊妹篇。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的内容,来源于我在初高中六年一贯制的私立男子学校荣光学园的一系列讲座。相比之下,《滑向战争》的诞生过程则稍稍有些特别。在东京的池袋站附近,有一家名为淳久堂的大型书店,以丰富的专业书籍和稀有图书而闻名。这家书店的店员富有个性,各自拥有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常常能策划出与普通书店截然不同的活动来。其中一项特别的尝试便是名为“作家书店”的企划——聘请某位人物担任临时店长,并在店内划出一定区域,由临时店长按照自己的喜好挑选在此处销售的图书。动画导演宫崎骏和社会学者上野千鹤子都曾担任过“作家书店”的店长。对于热爱书籍的人来说,这样的企划无疑是极具吸引力且令人兴奋的体验。
从2015年10月开始的半年间,我有幸担任了淳久堂“作家书店”的店长,这成了本书诞生的契机。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2015年正是日本战败投降70周年。我们知道,50年是半个世纪,60年则是一甲子,相比之下70年给人的印象似乎就没有那么强烈。但是我觉得,70年的时间差不多是人类的平均寿命,因此一代人的记忆究竟是清晰地传递给下一代,还是最终被后人遗忘,70周年这个时间节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在2015年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被选为“作家书店”的店长,对我而言可谓是天赐良机。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淳久堂在举办“加藤阳子书店”活动时,还策划了一系列由我主讲的日本近代史讲座,而讲座的对象则是近30位来自不同初高中的男女学生。书店方面通过报名和选拔,最终确定了听众的名单,这些学生会在实际接触书店里陈列的书籍的同时,聆听我的讲座。前作《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的听众主要是荣光学园的学生,此次讲座的参与者则来自更多样化的生活环境,这种变化促使我在讲解和答疑的方式上也需要有所改变。在本书中,我很少单纯地给出唯一的答案,而是更多地提示存在的多种可能性,这或许也是受到了听众多元背景的影响。
在为讲座招揽听众的时候,我如王婆卖瓜般撰写了一份讲座内容的说明。标题是“在战后70周年这个时间节点,如何理解日本的过去,塑造日本的未来”,由此引出了“思考日本与世界交锋的历史瞬间,并从中吸取教训”这个主题。我还预告了讲座将会讨论的三个历史性的时段。具体而言,分别是:(1)从“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爆发到日本退出国际联盟(1933年3月)为止的时间;(2)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1940年9月)的时间;(3)日美交涉失败(1941年4—11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12月)的时间。在这三个历史性的时段里,日本犯下了近代史上的三次重大错误,当时的国际社会也曾三次向日本郑重发问:“要选择哪一条道路”?
淳久堂的讲座是从2015年12月开始的。在第一讲的开始时,我与同学们一起阅读了安倍晋三内阁在当年8月14日发表的谈话。这份首相谈话共有30段,超过3000字。之所以把阅读安倍谈话作为整场讲座的开始,是因为我希望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国家会在什么样的时刻尝试重新书写历史,或是构建一个新的历史叙事?
为什么说重新书写历史?因为早在199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50周年之际,时任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过一篇纪念战后50周年的首相谈话,也就是所谓的“村山谈话”。其中最重要的段落是:
我国在不久的过去一段时期,国策有错误,走了战争的道路,使国民陷入存亡的危机,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和痛苦。为了避免未来有错误,我就谦虚地对待毫无疑问的这一历史事实,谨此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同时谨向在这段历史中受到灾难的所有国内外人士表示沉痛的哀悼。
村山谈话的最大特点在于,明确地使用了“战争”“殖民统治”“侵略”等具体的词汇,并表达了深刻的反省。
因此,2015年安倍谈话的发表,实际上意味着对20年前村山谈话的改写。安倍谈话基于以下认识,提出了关于日本未来的愿景:
现在我国国内战后出生的一代已超过了总人口的80%。我们不能让与战争毫无关系的子孙后代担负起继续道歉的宿命。但是,尽管如此,我们日本人要超越世代,正面面对过去的历史。我们有责任以谦虚的态度继承过去,将它交给未来。(1)
基于这样的立场,安倍谈话简单地叙述了从幕末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的日本近代史。他的历史叙事正是为了配合其所描绘的未来愿景。
安倍谈话将日本的长期外交战略定义为“积极和平主义”,为了实践这一战略,就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自由、民主主义、人权这些基本价值,与共享该价值的国家携手并进”,最终“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做出较之以前更大的贡献”。需要注意的是,安倍谈话是经过内阁会议正式批准的文本,属于日本政府正式决定的一种“选择”。
延续前作的体裁,在本书中,我依然在理念上将讲座的对象设定为初中和高中学生。究其原因,首先自然是因为阅读本书的并不一定是初中生和高中生,所以才要说是“理念上”的对象。更重要的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常常需要做出抉择的阶段。当你被问及“要选择哪一条道路”时,你的决定绝非是在真空中做出的。人的选择,总是受制于当时所处的环境以及掌握的信息等外界因素,有时也会“身不由己”。例如,虽然安倍谈话是通过内阁决议,能够左右国家外交战略的历史性决定,但是对于初高中学生而言,这都是在他们毫不知情、无法干预的情况下发生的。说实话,在我看来安倍谈话完全是一个错误,它很可能与本书探讨的三大历史错误并列,成为第四大错误。
那么,对于这样的情况,不满18周岁、尚无参政权的初高中学生是否就只能感叹一切为时已晚,只能放弃了呢?我认为并非如此。即使在2025年的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学习批判地审视10年前安倍谈话的选择,从而获得一些启示。当被问及“要选择哪一条道路”时,首先应该弄清楚,问题的本质有没有被正确地反映在选项之中。其次,如果发现选择的规则本身并不公正,或选择的监督者并不公正,我们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规则、更换监督者,从而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环境。通过研究历史上的失败案例,我们能够培养起头脑中的批判性思考能力,进而尝试做出改变。
本书详细地探讨了20世纪30—40年代日本所犯下的错误。在那个时代,东亚地区面临着接连不断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危机。21世纪已经过去了近四分之一,从这20多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无疑正在经历着一个激荡的世纪。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也需要不断做出自己的选择,在这方面,我相信本书能够提供不少值得学习的内容。
最后,我想向浙江师范大学的章霖老师表达深深的感谢。章霖在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攻读博士学位时,我正是他的指导老师。在我指导过的学生中,他的文章格调优雅,不逊于日语母语者,而且还有着独树一帜的幽默感。因此我确信,本书的中文译文不仅准确可靠,也会有很强的可读性。此外,我还要向浙江人民出版社的编辑吴玲霞表示诚挚的谢意。和前作一样,正是她促成了本书的出版,使这部作品成为这家富有历史底蕴的出版社的一部分。对此,我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
加藤阳子
2025年1月4日
(1)村山谈话和安倍谈话的译文均引自日本国驻华大使馆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