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章 部落婚礼
苏丰年在安达曼岛上的婚姻大事,比古往今来任何中原文人笔下的“才子佳人“故事都要荒诞不经。我林大森以为自己在府衙当差的时候见过不少奇闻怪事,却没料到在这座与世隔绝的岛上,能看到一个山东小伙成为部落女婿的全过程。这事要是写进《三言二拍》里,怕是连冯梦龙都要自叹弗如。
婚礼定在满月之夜,据玛娜塔解释,这是因为月亮代表着“生育与丰饶“,在满月时结婚的男女会被赐予众多子嗣。我对沈明月说,这说法跟北方一些地方倒是不谋而合。沈明月听了直摇头:“林大森,你什么时候能不拿着自己肚子里那点墨水当宝贝?人家安达曼人这么讲有他们的道理,难道你以为咱大明的风俗才是天理?“
我被她说得无言以对。在这荒岛上待久了,有些观念确实在松动。比如眼前这个婚礼,就是我过去想也不敢想的场面。
婚礼前三天,苏丰年就被带走了。塔布玛亲自来请他,说是要进行“男子成人仪式“。那语气活像是要把他拉去杀了祭天。可怜的苏丰年脸都白了,临走时拉着我的手,说:“林大人,要是我...回不来了,您就带着嫂子想法子回大明吧,别为我耽搁了...“
我当时差点笑出声来。这傻小子,人家姑娘都爱他爱到不行了,哪会害他?不过凡事都有个万一,我还是把我们从船上带下来的那把锈迹斑斑的佩刀给了他,说:“带着防身,真要有什么不对劲,你就跑!“
事实证明,我和苏丰年都想多了。三天后,当他被送回来时,除了眼圈发黑像是没睡好,整个人倒是比去时还精神。他悄悄告诉我,这三天他一直在学习“夫道“,也就是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丈夫。具体内容他支支吾吾不肯多说,只是脸红得像熟透的柿子。我大概能猜到一二,这安达曼部落在某些事上倒是直接得很。
“他们还教我捕鱼、造屋、编织。“苏丰年说,“还有就是明早婚礼时我该说的话和做的事。林大人,我怕我记不住那么多...“
我拍拍他的肩:“放心,到时候人家会提醒你的。再说了,咱们大明的婚礼你都没操办过,这回就当提前练习了。“
苏丰年哭丧着脸:“可是...可是明天我还得光着上身,身上涂满什么树脂和颜料...这成什么样子啊?“
我忍不住大笑:“你在人家地盘上,就得入乡随俗。再说了,你平日里在甲板上干活不也是光着上身?有啥区别?“
“那能一样吗!“苏丰年急得跳脚,“那是干活,这是...这是...“
沈明月从旁边走过来,笑道:“苏小哥,别担心,我听玛娜塔说了,那些颜料可都是用来驱邪的。等你涂了那些东西,才算得上是受了保护,以后才能和卡鲁娜成为真正的夫妻。“
这话果然管用,苏丰年竟然呆住了,然后红着脸点点头,不再反对。
婚礼当天,整个部落都沸腾了。大清早,几个年轻女孩就来把沈明月接走,说是要帮忙准备新娘。我则被村里的男人们拉去帮忙搭建婚礼场地。我这才知道,原来作为苏丰年在这里为数不多的“亲人“,我被安排了重要角色——“天空使者“,负责在仪式中“引领新郎追寻新娘“。
我对这个突如其来的任务感到震惊:“为什么是我?“
拉尔坤,那个曾经和我拔河的壮汉,拍着我的肩膀说:“因为你是他的长辈,又是从天外之海来的人。在我们的传说中,天空使者会给新人带来智慧和远见。“
“这我可担当不起,“我摇头,“我连自己的婚事都搞砸了,哪有资格做什么天空使者?“
拉尔坤听不懂我的自嘲,依然坚持:“酋长说了,就你合适。你不必担心,只要按我说的做就行。“
就这样,我稀里糊涂地背了一堆安达曼语的祝福词,在这场奇特的婚礼中客串起了媒人和主持人的角色。
中午时分,部落中央的空地已经变成了婚礼场地。地上铺着鲜艳的花瓣和树叶,围成一个大圆圈。圆圈中央竖着一根雕刻精美的木柱,上面缠绕着藤蔓和花朵,顶端挂着五颜六色的贝壳和羽毛。四周点着松木做的火把,虽然是白天,火焰依然在阳光下跳跃。
苏丰年被带到我面前时,我差点没认出来。这小子上身赤裸,全身涂满了蓝色和白色的图案,头上戴着用红色羽毛做的头饰,腰间围着一圈树叶和花朵编织的腰带。他的脸上也画着某种图案,看起来既滑稽又庄重。
“林大人,“他紧张地低声问我,“我这样...很奇怪吗?“
我努力憋住笑:“不奇怪,挺...挺威武的。“
“可我感觉自己像个小丑。“他苦着脸。
“别想那么多,“我安慰他,“你今天可是主角。再说了,你看那些安达曼男人,哪个不是这样打扮?人家女方家长还在看着呢。“
我指了指不远处的酋长,那位威严的部落领袖今天穿戴得格外隆重,头上的羽毛比平日多了一倍,手中握着一根雕刻着神秘图案的权杖。他的目光不时扫向苏丰年,眼神复杂得很。
正在我们说话间,远处传来阵阵鼓声和号角声。人群自动分开,形成一条通道。沈明月和几个安达曼妇女走在前面,后面跟着身披红色长袍的卡鲁娜。
我不得不承认,今天的卡鲁娜美得惊人。她的长袍是用某种我叫不上名字的丝滑材料做的,上面缀满了小贝壳和珠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她的长发被编成复杂的发髻,插着各色鲜花和羽毛。她的脸上也画着图案,但比苏丰年的要精致许多,勾勒出她眼睛和嘴唇的轮廓,使她看起来既神秘又动人。
苏丰年看呆了,我不得不推他一把:“别发愣了,按照他们教你的去做!“
接下来的仪式既漫长又复杂。首先是酋长的长篇演讲,虽然我只能听懂零星几句,但从他严肃的表情和不时指向天空和大海的手势来看,应该是在讲述部落的传统和对新人的期望。
然后是我的环节。拉尔坤示意我站到圆圈中央,我深吸一口气,开始用蹩脚的安达曼语背诵祝福词。
“来自天外之海的智者,为这对新人带来远方的祝福。愿他们如同大海与天空相拥,生生不息...“
我背着背着就卡壳了,只好胡乱说了几句中文来凑数:“愿你俩和和美美,早生贵子,百年好合...“
出乎意料的是,这些中文祝福反而引来部落人们一阵惊叹和欢呼,似乎他们认为这是某种神秘的天外咒语。
接下来的“追寻新娘“环节更是让我哭笑不得。按照安达曼传统,新郎必须完成三个挑战才能迎娶新娘。第一个挑战是爬上那根婚礼木柱,取下顶端的一个特制海螺;第二个挑战是在部落勇士的重重包围中找出新娘藏起来的信物;第三个挑战则是要回答酋长提出的三个问题。
苏丰年爬木柱时那狼狈样子,简直让我想起当年在码头看猴戏的场景。他好不容易爬到一半,却因为手滑而滑了下来,屁股着地,全场大笑。
“林大人!“他羞恼地喊道,“帮帮我啊!“
我哪有法子帮他?只能在旁边鼓劲:“苏丰年,你想想你在船上攀桅杆的时候多利索,这点高度算什么?再来一次!“
他咬咬牙,重新爬起来。这一次,他学聪明了,借助木柱上的凹槽作为支点,终于成功爬到顶端,取下了那个海螺。当他从柱上滑下来时,全场欢呼。
第二个挑战更加刁钻。六个高大的安达曼勇士手持盾牌,围成一圈,把新娘的信物—一条用特殊贝壳串成的手链—藏在其中一人身后。苏丰年要做的是在不碰触这些勇士的情况下,找出手链。
按照规则,勇士们会不停地移动位置,混淆视线。苏丰年起初毫无头绪,在勇士们周围转悠了好几圈,一无所获。眼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急得满头是汗。
突然,他灵机一动,对我使了个眼色,然后做了个奇怪的动作。我立刻明白了他的意图—他要我制造点混乱,分散勇士们的注意力。
于是我假装踉跄,大声叫嚷着朝勇士们那边跌去。就在他们转头看我的瞬间,苏丰年敏捷地绕到一个勇士背后,从地上捡起那条手链。
这招虽然有些取巧,但在场的安达曼人似乎并不介意。相反,他们为苏丰年的机智喝彩。
第三个挑战是回答酋长的问题。酋长用安达曼语缓缓提问,拉尔坤在一旁翻译:
“第一个问题:如果你的妻子生病了,你会怎么做?“
苏丰年想了想,回答道:“我会采集草药为她治病,如果我不懂的病,我会向部落的医者请教。我会日夜守护在她身边,直到她康复。“
酋长点点头,继续问:“第二个问题:如果部落遭遇灾难,食物短缺,你会怎么做?“
“我会用我在大船上学到的技术,造更好的渔网和捕鱼工具,帮助部落捕获更多食物。我也会把我知道的农耕知识教给大家,尝试种植粮食。“
酋长听了,满意地笑了笑。
“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的故乡来人要接你回去,你会怎么选择?“
这个问题让苏丰年沉默了。他低着头思考了很久,然后抬起头,看了看卡鲁娜,又看了看我和沈明月,最后回答道:
“我会选择留下。因为家不是一个地方,而是有你爱的人在的地方。卡鲁娜和部落就是我的家了。“
听到这个回答,卡鲁娜喜极而泣,酋长也满意地点点头。我在旁边听着,心里忽然有些感慨。这个曾经懵懂的山东小伙,如今已经能做出如此决定,看来是真的长大了。
问答环节结束后,便是新人宣誓和交换信物的环节。苏丰年和卡鲁娜面对面站着,酋长将他们的手放在一起,用安达曼语念了一段祝福词。然后,卡鲁娜将那条手链戴在苏丰年手腕上,而苏丰年则送给卡鲁娜一枚他用船上带下来的铜钱打造的坠子。
最后的环节是全村的宴会和庆典。大家围坐在篝火旁,分享美食和酒水。安达曼人的酒是用某种发酵的果汁制成的,味道古怪却意外地好喝。每个人都得喝一碗,以示对新人的祝福。
沈明月坐在我身边,看着欢快跳舞的苏丰年和卡鲁娜,轻声说:“真没想到,我们会在这种地方见证一场婚礼。“
我握着酒碗,笑道:“这恐怕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正经娶了安达曼姑娘的大明人。回去后,这小子能吹一辈子。“
“回去?“沈明月看着我,“你还想着回去?“
我一时语塞。确实,随着在岛上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那个“回去“的念头越来越淡了。特别是看到苏丰年在这里找到了归宿,我心中那股急切要回大明的劲头也消退了不少。
“不知道,“我最终回答,“可能是船员的习惯吧,总觉得自己只是暂时靠岸。“
沈明月没再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看着篝火。火光映在她脸上,我忽然发现她的轮廓柔和了许多,不再是当初那个在船上冷若冰霜的沈姑娘了。
宴会持续到深夜。当月亮高悬在天空时,酋长示意新人可以退场了。按照安达曼传统,新婚夫妇要在满月的见证下前往专门为他们准备的新房。
我们目送着苏丰年和卡鲁娜在一群欢呼的年轻人簇拥下离去。那小子走得踉踉跄跄,显然是喝多了,但脸上的笑容却是我从未见过的灿烂。
沈明月看着这一幕,忽然笑了:“你说,如果郑和知道他的船队成员在异国他乡结了婚,会作何感想?“
我也笑了:“估计会气得吹胡子瞪眼。不过话说回来,郑和走到哪儿不是为了开疆扩土、传扬国威吗?苏丰年这不是把大明的血脉传到安达曼了吗?也算是另一种'开疆扩土'了。“
沈明月被我这荒谬的逻辑逗得大笑,笑着笑着,她的眼睛却湿润了。
“怎么了?“我问。
“没什么,“她擦了擦眼角,“只是想起了一些事。“
我没有追问。每个人心中都有些不愿提及的过往,我和沈明月都是。但在这个奇特的夜晚,在异国他乡的篝火旁,似乎一切隔阂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当夜深露重,篝火渐弱时,我和沈明月也回到了我们的住处。路上,她突然说:“林大森,你说咱们在这岛上,会不会就这么一直住下去了?“
我没有立即回答。月光下,远处是安达曼人的村落,海浪的声音轻轻地从岸边传来,仿佛是大海的低语。
“谁知道呢,“我最终说,“说不定哪天就会有船来,或者,也可能永远不会有。“
沈明月点点头,没再说话。但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即使永远留在这里,似乎也不是什么坏事。
毕竟,正如苏丰年所说,家是有你爱的人在的地方。而在这座遥远的荒岛上,我们已经开始建立起某种难以名状的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