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8章 18吴文焕与幕僚班底**
###**吴文焕与幕僚班底**
吴秀才本名吴文焕,原是汀州府落魄举人,因屡试不第,又得罪了当地士绅,被迫流落乡野,靠替人写状纸、代笔书信糊口。程远攻破汀州时,他正被关在县衙大牢,本以为必死无疑,却不想被程远捞了出来。吴文焕虽手无缚鸡之力,但胜在精通文书律例,又熟悉地方政务,很快成了程远的“军师”——尽管这位军师的计谋大多粗浅,但总比程远自己瞎折腾强。
占领石城县后,程远意识到光靠武力镇压不行,还得有人替他打理钱粮、安抚地方。于是命吴文焕在城中张榜,重金招募“通晓钱粮刑名之贤士”。
三日后,吴文焕领着五人来到县衙复命:
1.陈禹:原石城县户房书吏,因前任知县贪墨案受牵连,被革职闲居。此人对县中田亩、税赋了如指掌,算账极快,程远当场命他主管钱粮司,负责征收粮饷、调配军需。
2.周世安:落魄秀才,曾在赣州某大户家当账房,精通商贾之道。程远让他协助陈禹,专管市税、盐铁之利,并负责与城中商贾周旋,确保黑旗军的物资供应。
3.郑廉:老童生,虽功名不显,但熟读《大明律》,程远让他暂代刑名师爷,处理民间诉讼,并草拟军规法令。
4.林默:原县学训导,因不满上官克扣学子廪粮被贬,程远让他主管教化司,负责张贴安民告示、撰写檄文,并监督县学重建,试图拉拢本地读书人。
5.谢长民(谢家三子):虽是被迫归顺,但谢长民自幼读书,通晓文墨,程远硬把他塞进幕僚班底,一来以示对谢家的“信任”,二来也是变相扣为人质。
吴文焕领着五人叩首:“大帅,此五人皆可堪一用,然……”他欲言又止。
程远摆手:“有话直说!”
吴文焕低声道:“县中大户,如李家、赵家、王家,皆闭门不出,既不纳粮,也不派人来见。长此以往,恐生变乱。”
程远冷笑:“他们以为躲着就没事了?传令,今晚设宴,请这几家的家主来县衙‘一叙’!”
---
###**钱粮军饷之策**
陈禹上任后,立刻清点府库,向程远汇报:
-**存粮**:县仓存谷八千石,勉强够大军半月之用。
-**银钱**:库银仅剩三千两,加上从官绅家中抄没的财物,合计不过八千两。
-**兵器**:缴获鸟铳六十支,火药三十桶,箭矢五千支,但铁料短缺,难以补充损耗。
程远皱眉:“这么点东西,怎么养两万大军?”
陈禹躬身道:“大帅,属下有三策:**征、借、贩**。”
1.**征**:按田亩摊派“剿饷”,凡有田五十亩以上者,每亩征粮一斗;百亩以上者,每亩征银一钱。
2.**借**:向城中富户“借粮”,立字据承诺日后加倍偿还(当然,还不还另说)。
3.**贩**:命周世安组织商队,将缴获的丝绸、药材运往赣州私下贩卖,换回铁器、硝石等军需。
程远拍案:“好!就这么办!”
---
###**夜宴威逼**
当晚,县衙大堂灯火通明。
李家、赵家、王家的家主被迫赴宴,三人面色阴沉,坐在席间一言不发。程远高坐上首,身旁站着张铁柱和二十名披甲亲兵,杀气腾腾。
“三位老爷,”程远笑眯眯地举杯,“本帅初到贵地,日后还需诸位多多帮衬啊!”
李家家主**李崇义**冷笑:“程大帅兵强马壮,何必与我等小民虚与委蛇?”
程远不恼,反而点头:“李老爷爽快!那本帅也不绕弯子了——黑旗军要粮要饷,三位看着给个数?”
赵家家主**赵明远**硬着头皮道:“大帅,去岁旱灾,小民家中也无余粮啊……”
程远笑容一收,酒杯重重砸在案上。
“砰!”
堂外突然传来整齐的踏步声,两百死士手持火把,将县衙围得水泄不通。
程远慢悠悠道:“本帅是个粗人,不喜欢讨价还价。这样吧——”
他伸出三根手指:
1.**李家**出粮两千石,银三千两。
2.**赵家**出粮一千五百石,银两千两。
3.**王家**出粮一千石,银一千五百两。
“若明日午时前不送来……”程远咧嘴一笑,“本帅只好让弟兄们亲自上门取了。”
王家家主**王世恒**终于忍不住,拍案而起:“程远!你不过一介草寇,安敢如此猖狂?!”
程远眯起眼,轻轻挥手。
张铁柱大步上前,一把揪住王世恒的衣领,像拎小鸡似的将他拖到院中。
“啊——!”
惨叫声划破夜空。
片刻后,张铁柱拎着一只血淋淋的耳朵回来,丢在宴席中央。
程远淡淡道:“现在,谁还有意见?”
李崇义和赵明远面如土色,伏地颤声道:“谨遵……大帅之命……”
---
###**安抚与分化**
次日,三家的钱粮如数送来。但程远知道,光靠威逼不行,还得给点甜头。
他命吴文焕起草《安民令》:
1.**减税**:普通农户田赋减两成,商户市税减一成。
2.**悬赏**:凡举报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者,赏银五两。
3.**用人**:招募县中寒门子弟入衙办事,表现优异者可荐入军中任职。
同时,他暗中派人接触李家的对头——**孙家**。孙家是石城县新崛起的商贾,一直被李、赵、王三家打压。程远许诺,若孙家愿暗中支持黑旗军,日后可独占本县盐铁之利。
孙家家主**孙茂才**权衡利弊,最终点头。
三日后,县衙贴出告示:
**“兹委孙茂才为石城县商务督办,主管市税、盐铁事宜。”**
李、赵、王三家闻讯,气得咬牙切齿,却不敢妄动。
---
###**军中改制**
有了钱粮,程远开始整顿军务:
1.**军饷分级**:
-普通死士:月饷一两,管饱。
-精锐(火器营、亲卫队):月饷二两,加发肉食。
-将领(张铁柱等):月饷五两,赐宅院、仆役。
2.**战功授田**:
-每斩敌一级,赏田一亩(从抄没的官田、大户隐田中划拨)。
-累积军功可升迁,最高可至“营官”,统领千人。
3.**抚恤制**:
-战死者,家属领抚恤银五两,免赋税三年。
-伤残者,可转入匠作营或辎重队,按月领饷。
这些措施一出,死士们的士气明显提升,连新附的流民也渐渐归心。
---
###**谢家姐妹的心思**
谢兰舟站在后院廊下,望着校场上操练的军队,轻叹一声。
谢梅影走过来,低声道:“姐姐,大哥派人递了密信……”
谢兰舟急忙捂住她的嘴,左右看看,确认无人后才松开:“信呢?”
谢梅影从袖中取出一张字条,上面只有寥寥数字:
**“暂忍,待机而动。”**
谢兰舟将字条揉碎,丢入池塘,幽幽道:“梅影,你说这程远……到底是魔是妖?还是……”
谢梅影沉默片刻,忽然道:“他今早又送了一盒胭脂来,说是广州来的舶来品。”
姐妹俩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复杂。
乱世之中,敌与友,恨与情,早已模糊了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