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天运鸦犬助罕王
老罕王全名为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爱新在满语中是金的意思,觉罗是姓的意思,努尔哈赤是名字。努尔哈赤的先祖被明朝封为建州(辽宁新宾)史。当时女真族分三部分散居东北各地,有野人女真、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属于建州女真。努尔哈赤自青年时代起就在抚顺、沈阳一带贩马,他精通汉、蒙文字。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十四岁的努尔哈赤以祖父和父亲遗留的十三副铠甲起兵,先逐步统一建州女真各部,后又统一长白山东北各部女真。创立战时是军,平时是民的八旗建制,还命人用蒙古文字字母创制满文。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新宾西南)即汗位,立国号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天命三年(1618年)他以“七大恨”诏知天下,起兵反明。第二年,在萨尔浒(抚顺大伙房水库)同明军展开激战,明四十七万围剿大军几乎全军尽没。努尔哈赤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后金士气大振,接连攻下蒲河、懿路(在沈阳至铁岭中间)等地。萨尔浒大战后,努尔哈赤势力大增,他把都城迁到辽阳,六年后又迁都沈阳。于是沈阳首次成为帝王都城。
迁都沈阳后,努尔哈赤决心一股作气打进关去,直捣明朝都城北京。然而,在宁远(兴城)被守军将领袁崇焕力阻。炮火中努尔哈赤受重伤,不久,病死沈阳。
四十多年的马背帝王在炮火中倒下了,但他却统一了女真各部,初创了满族文化,为大清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清朝建立后,努尔哈赤被追封为太祖皇帝。
努尔哈赤的一生同其他帝王和伟人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传说,少年努尔哈赤曾在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身边当侍卫兵。那时小罕子(努尔哈赤小名)虎头虎脑、机灵可爱,很受李总兵看重,总把他带在身边,就连李总兵的小夫人都很喜欢他。
一次,小罕子伺候李总兵洗脚时,发现李成梁脚心有三颗红痦子。李总兵自得地说,我这是三星高照,天生将才。小罕子就把自己的脚心给总兵看,李成梁惊吓中踩翻了洗脚盆。原来,努尔哈赤脚心竟有七颗红子。
当天夜晚李总兵神色不安,他对小夫人说,小罕子脚心七颗红子,是七星北斗。七星为启明星,他脚踩大明,将来定是替代大明皇帝的真龙天子。
李夫人说,既然这样,我们何不帮小罕子成就大业,将来也好封妻荫子。李成梁说,我已看破天机,小罕子成大器后定会杀我灭口,此人万不能留。

少年小罕子做梦也不会想到即将大祸临头,是李夫人那双柔弱的小手,强有力地把他从黄泉边拉了回来。她帮助小罕子连夜逃出广宁的总兵府。
晚秋的辽西大地寒风乍起,夜晚更是一派萧瑟。被从睡梦中唤醒的少年,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逃跑。可他跨下那匹平日精心侍养的大青马似乎更懂天意,奋蹄疾飞。那条被他从小养大的黄狗,影子一样尾随其后。那晚,熟睡的人们谁也不会想到,正是那疾驰的马蹄声敲响了腐朽没落的大明朝的丧钟。
不知跑了多久,直到天亮,小罕子连坐在马上的劲儿都没有了,可李成梁的追兵还是紧追不舍。突然,大青马把小罕子掀翻在地,趵着四蹄朝远处狂奔而去。坐在秋收后高粱地上的努尔哈赤,看着大青马把追兵引开了,他又开始在布满高粱茬的田野上疯跑,大黄狗在前面引着路。
不久,追兵又折回来,小罕子已筋疲力尽,突然湍急的大凌河又横在了他的面前,追兵越来越近。这时,大黄狗疯了似地咬着小罕子的裤腿往河里拽,它用嘴叨着小罕子的衣领向对岸游去。追兵嗖嗖地向河中放箭。中了箭的大黄狗鲜血染红了河水,可它还是咬着小罕子衣领拼命游到了对岸。大黄狗死了,小罕子爬上河岸。追兵趟过浅滩追到了对岸。
小罕子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他仰面躺在庄稼地的垄沟里,感叹苍天。
带兵来追的是李成梁的部将王皋。大青马诱兵,黄狗救驾本已令王皋惊诧,可眼前的一幕更让他不敢相信。就在小罕子躺倒在垄沟里的一瞬间,无数黑乌鸦铺天盖地飞来,片刻,黄土地变成了黑色。小罕子不知了去向。
追兵们完全惊呆了。可军令在身,王皋不敢怠慢,令士卒轰乌鸦,可怎么也轰不开,且越轰越多。
不知过了多久,乌鸦终于飞走了,可小罕子还是找不到。王皋在高粱地中看到了一眼老枯井。井口被厚厚的蜘蛛网封死了,上面爬着无数各种各样的虫子。王皋心灵终于震颤了,他冲老枯井跪下,仰天长叹:大明休矣,天意啊!
王皋命士卒们回营,他一头撞死在一块大石头上。
努尔哈赤得救了,后来就有了后金,再后来就有了大清。
传说,努尔哈赤即汗位后。为纪念大青马,官员的朝服都制成马蹄袖;为怀念大黄狗,命满族人不许吃狗肉;为感谢帮他逃跑的李夫人,他让满人在万字炕上供奉用李夫人形像塑的妈妈佛,为答谢那些保驾的虫子,特赐一批满人姓“种”(音虫)姓。最辉煌的当属乌鸦,它被努尔哈赤封为御鸦,永世供养。罕王命满人家家的门前都要立索伦杆,上面搭松林,给乌鸦搭窝用,谁也不许伤害乌鸦。王皋撞死的石头,被命为王皋石,并建亭立碑。这些后来都成为满族人基本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沈阳的乌鸦都不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