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醒悟晚
东暖阁外,大太监王安一直候着。
看到朱由校出来,他急忙迎上前,“殿下,万岁爷如何了?”
“父皇刚醒,说要用膳。”
“太好了。”
听到这消息,王安搓着手喜形于色,马上说道:“老奴马上安排传膳,请殿下陪万岁爷说说话,片刻就来...”
“嗯。”
朱由校颔首转身,余光瞟到王安快步走向门口,应是去吩咐小太监办事。
而后,他又听到有人焦急问话,隐约有‘陛下怎么样?’‘何时能觐见?’云云,估计是外朝等候的官员。
毕竟皇帝身体情况,关乎国家的命运与走向,也关乎官员们切身利益,自然比亲爹还要上心。
朱由校回到东暖阁,发现朱常洛又躺下了,且闭着双眼一动不动。
现在死了吧?
他屏气凝神来到榻边,歪着头仔细打量与观察,只见朱常洛表情安详。
死没死?
要不要蹲下,用手探探鼻息?
犹豫之际,朱常洛猛然睁眼,惊得朱由校一退。
“你看什么?”
“呃...”
朱由校慌张转瞬即逝,并很快找到借口搪塞,“儿臣见父皇又睡了,怕影响到父皇休息,犹豫要不要停膳...”
“不用了,扶朕坐起来。”
“是。”
朱常洛纵欲及吃泻药,此时身体已经瘦如枯槁,纵使同样消瘦的朱由校,也能轻松把他扶起坐好。
朱由校跟着拿来软垫靠背,随后搬来用膳小案置于榻上。
当见到朱常洛脸有汗迹,朱由校又拿来手帕细心擦拭,想到这是最后尽孝时刻,就算装也得装得勤快点。
原来这些精细活儿,王安会安排宦官、宫女料理,有时候也是自己动手,两个皇子虽来陪侍,却只是站在一旁作伴。
此时皇帝身边没别人,朱由校的勤快令人欣慰。
朱常洛默默看在眼里,想起自己之前的修仙日常,他在宗门也这样唯唯诺诺。
这便宜儿子,还挺孝顺的。
此时的北京,天还未转凉。
朱常洛不说话,朱由校也不便问,场面一度很冷。
还好。
王安亲自端着膳食,小心翼翼步入东暖阁,化解了父子尴尬。
“万岁爷,这是党参莲子粥,您现在虚不受补,只能先食清淡...”
“嗯。”
朱常洛微微颔首,王安端着粥亲自上前喂食,并没有假手他人的意思,朱由校则识趣退到一旁。
王安作为朱常洛大伴,与皇帝关系比朱由校还亲密,这也是朱常洛化解丹毒之后,重新梳理记忆得到的信息。
前世苟在修仙界,根本不懂如何做皇帝,而据朱常洛的皇帝记忆,这王安曾大力献计献策,现在的朱常洛也离不开他。
至于是否言听计从,此时的朱常洛认为得有主见,不然这世皇帝不就白当了?
不会当皇帝,我不可以学吗?
而候在一旁的朱由校,看到朱常洛大口大口进食,心说老登胃口还挺不错,你到底死不死啊?
王安喂完一小碗,正想请示是否再来一碗,朱常洛便主动说道:“拿走吧,朕吃饱了。”
“是。”
王安回身放好碗,趁着给朱常洛擦嘴功夫,小声请示:“万岁爷,方阁老等朝中大臣,还在宫外等候觐见,您看...”
“朕很疲惫,还需要休息,先不见。”
朱常洛话音刚落,便抬起手示意说道:“扶朕躺下...”
“是。”
王安熟练将其扶住,同时小声附和:“万岁爷龙体最要紧,老奴马上让他们回去,还是让殿下陪同吗?”
“不用了,他也没用膳,先下去吧。”
“殿下...”
朱由校得了王安提醒,当即对他点头表示致意,并向榻上朱常洛行礼,“父皇好好休息,儿臣先行告退...”
......
王安称呼朱由校殿下,其实他既没被册封皇太子,也没属于自己的宫殿,属于一种敬称。
俗话讲有什么样的主人,就会养出什么样的狗。
作为朱常洛的大伴,王安也是个老好人性格,他没有多少城府、为人随和,与外朝的官员走得很近,所以史书评价不错。
万历皇帝多年不朝,宠爱郑贵妃及外戚,并通过冯宝及宦官集团,制衡不好掌控的文官集团,到后期已是矛盾重重。
在这种局面下,文官集团不可能如皇帝之意,推郑贵妃之子朱常洵上位,转而力挺受冷落的皇长子朱常洛,是为‘国本之争’。
朱翊钧不关心朱常洛学业,迟迟不让朱由校读书这事,也成了朝臣抨击皇帝的说辞。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礼科给事中亓诗教上疏质问:“皇上御极之初,日讲不辍,经筵时御,何为因循至于今日,竟视东宫如漫不相关之人,视东宫讲学如漠不切己之事?且不惟东宫也,皇长孙十有五岁矣,亦竟不使授一书,识一字,我祖宗朝有此家法否?”
此人犀利之言辞,亘古未有,万历最后留中不发,侧面反映出君臣积怨。
而朱常洛继位后,也采纳王安与方从哲建议,提拔了一批被压制的官员,推翻了万历一些政策,算是投桃报李之举。
此处不再展开。
话接朱由校。
他出了东暖阁,即转入后方寝殿区,此处有九个小室(房间),供皇帝、后妃、贴身宦官使用。
正往寝区路上行进,前方转角突然闪出一人。
只见他五十岁上下、身材高大、白面上两条法令纹如刀劈斧凿,此刻正堆起笑脸盯着自己。
此人名为李进忠,也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魏忠贤,现跟着宠妃李选侍。
“殿下累了吧?万岁爷怎么样了?”
“我还好,父皇气色好些了,刚刚才吃了粥。”
朱由校清楚他的成色,这样的狠角色是皇帝手中利器,自己当皇帝肯定是要用的,只不过要节制使用,所以回答得不着声色。
“那可太好了,娘娘还在等您用早膳,这边走...”
“哦好。”
跟着李进忠的脚步,朱由校走在熟悉又陌生通道。
此时此刻,他虽然很想回自己房间休息,但按例得先去见养母李选侍。
很快。
朱由校步入寝房抬眼一扫,只见两个婢女簇着一宫装妇人。
那妇人身形丰腴、容貌昳丽、面若银盘,唇薄而色艳,一双凤目含忧带愁,细眉斜飞入鬓,额间常点花钿,发髻高绾缀满珠翠...
她这姿色端的勾人,难怪得朱常洛的宠爱。
朱由校趋步向前,行礼问好:“母亲。”
“坐吧。”
李选侍招手示意,同时问道:“陛下好些了?”
“嗯,好多了。”
朱由校回答并在旁落坐,李选侍又继续追问:“陛下醒来后,有交待什么吗?”
“没有,父皇比较虚弱,似乎不想说话,只是让孩儿传膳,吃了一碗粥...”
“挺好的...”
李选侍若有所思,手握调羹缓慢搅动粥碗,又嘱咐说道:“你昨晚熬了一夜,快些吃了回去睡会儿,回头好继续侍奉。”
“好的,母亲。”
朱由校也想回屋,好好思考一下未来,遂埋头喝粥吃饼。
就在他专注用餐之时,门口传来李进忠的声音。
“娘娘,万岁爷没有见朝臣,而是让王公公去拿书解闷...”
“陛下看书解闷?什么书?”
“奴婢不知...”
“如此奇怪?大抵有些无聊,我去看看。”
李选侍贵妃身份没落实,她这会哪里有心情吃饭?放下餐具便奔向东暖阁,留下朱由校独自用餐。
而朱由校也没了胃口。
好家伙,朱常洛这是病傻了吗?之前出阁读书长期逃课,现在快死了想捡起来?
您不觉得醒悟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