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巷里的悬壶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釜底抽薪

冬日清晨,卫生院的玻璃窗蒙着厚厚的水雾。王砚刚把当归摆进药斗,就听见走廊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抬头望去,扎着马尾辫的少女红着脸站在门口,围巾几乎要把整张脸都遮住。

“王医生,我......我脸上的痘痘能治吗?“少女掀开围巾,露出满是脓包的脸颊。红肿的痤疮连成一片,眉间还结着血痂,“抹了半年药膏,反而更严重了......“她低头攥紧衣角,声音带着哭腔,“同学都叫我'烂脸怪'......“

王砚翻开病历本,少女叫陈雪,是镇中学的初三学生。“大便怎么样?“他一边询问,一边观察她的舌苔。苔黄腻,舌边有齿痕,典型的湿热蕴结之象。“又干又硬,三四天才一次。“陈雪小声回答,“肚子还总胀气......“

正要开方,张院长端着药罐走进来,目光扫过陈雪的脸:“用过清热解毒的药?“得到肯定答复后,老人摇摇头,“火越清越旺,这是寒热错杂证。“他示意王砚翻开《伤寒论》,泛黄的书页停在“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王砚盯着药方,黄芩、黄连苦寒清热,干姜、半夏辛温散寒,人参、甘草调和脾胃。可教科书上,半夏泻心汤多用于治疗胃病,治痤疮还是头一回。张院长像是看穿了他的疑惑:“脾胃是后天之本,中焦气机不畅,上热下寒,痘痘不过是表象。“

煎药时,陈雪蹲在灶台边,看着翻滚的药汁发呆。“以前总爱吃辣条、喝冰水。“她用树枝拨弄着火堆,“中考压力大,经常熬夜刷题......“王砚想起自己高中时,父亲也总在书桌旁放着清热去火的凉茶。

三剂药喝完,陈雪再来复诊时,脓包已经消退大半。但她的舌象依旧黄腻,大便还是不通畅。“加大黄连用量,再加厚朴行气。“张院长在药方上批注,“釜底抽薪,得把肠胃的积热清干净。“

这天深夜,王砚在药房整理药材,手机突然震动。是陈雪发来的消息,还附了张照片:整洁的书桌上,摆着她自制的中药祛痘面膜,旁边放着《黄帝内经》节选。“王医生,我想考中医药大学!“她的文字带着兴奋,“您说,我能行吗?“

窗外,寒风呼啸,药圃里的薄荷早已枯萎,但墙角的艾草依然倔强地挺立着。王砚想起父亲说过的话:“学医如抽丝剥茧,看到的不只是病,更是病人的人生。“他翻开新的一页病历,在“痤疮“诊断下写道:“治病如治国,需调燮阴阳;用药如用兵,当攻守有度。“

又过了半个月,陈雪的脸已经恢复光洁。她送来一袋自家晒的桂圆干,眼神里满是憧憬:“等我考上大学,也要像您和张院长一样,用中药帮助更多人。“王砚望着她远去的背影,忽然明白,这剂半夏泻心汤,泻的不仅是体内的寒热,更是一个少女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