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收成大涨
这一系列的变化,让张谷生顿时欣喜若狂,一时竟有些头晕。
他忽然想到了什么,连忙爬起身来,朝窗外望去。
出门逛了一圈,确定刚才家附近没有旁人后,才安下心,回来将门窗彻底封死。
仔细研究起识海中那古朴的四足方鼎。
“这难道就是穿越者的福利?!”
前世常读小说的他,很快便冷静了下来,接受了现状,开始消化古鼎中传出来的信息。
根据信息,只要用古鼎祭炼灵植,便能根据灵植的数量、品阶,抽取不同品级的词条。
词条的品级从低到高依次为:白,绿,蓝,紫,金,红,彩。
祭炼一阶灵植,便能抽取白色词条,词条能力差不多对应炼气期。
祭炼二阶灵植,便能抽取绿色词条,词条能力差不多对应筑基期。
依次类推。
同时,抽取某一品级的词条,所需的灵植数量和品级会逐渐增大。
他方才抽取第一道白色词条,只用了几十斤一阶下品灵米。
而下一次抽白色词条,所需的灵米数量,可能就要一两百斤了。
越往后,需要的越多。
甚至到后面一阶下品的灵植,就已经无法祭炼了,需得一阶中、上品的灵植才行。
“如此一来……岂不是某一品级的词条,能抽取的总数量是有限的。”
“好在,抽取更高品级的词条,是重新累计的。”
张谷生意念一动,那代表词条的白色玉牌虚影,便嵌在了古鼎鼎身的凹槽里。
“草木亲和……这简直是种田利器!”
他瞬间感受到一股非同寻常的力量降临在他身上。
“词条要装配在凹槽里才能生效……居然只有四个凹槽?”
“也不知道后面会不会有办法可以增加。”
词条的更换是有一天的冷却时间的,所以栏位的数量还是颇为重要的。
这可影响到后续构筑词条组的广度和深度。
……
转眼半年过去。
张谷生站在灵田中,嘴唇微张,念出拗口的咒语。
同时手掐法诀,一道木刺从他的指尖激射而出。
一只生有暗红环状纹路的甲虫,应声从稻秆上落下。
“赤纹甲虫,不入阶的妖虫。”
“这要是放在以前,怎么着也得折腾个半个月才能逮到。”
这种不入阶的妖虫,虽说实力极弱,凡人遇上可能有性命之忧,但对上修士,是没有任何胜算的。
可这东西,就跟苍蝇蚊子似的,感应力强,速度又快。
在发现它之前,就先被它发现了,然后就一溜烟地跑了。
根本没有施法的机会。
折腾个几回,田里的灵稻不知道要被糟蹋多少。
低阶灵植师,没有不恨的。
要不是张谷生装配了草木亲和的词条,能够感应周身灵植的状态,从而间接地快速锁定妖虫的位置。
哪能在妖虫刚出现时,便轻松将其除去。
张谷生抿唇一笑,走近拾起甲虫的尸体,收入怀中:
“这东西,拿到坊市上卖,估计能卖个两灵晶。”
灵晶也就是灵石碎片,一块下品灵石,大约能换十粒灵晶。
妖虫尸体,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种田的一种副产品了。
只不过产量很低就是了。
灵田在族地的阵法庇护下,外面的妖虫是无法侵入进来的。
可地底深处,不知残留着多少年的虫卵,源源不断地产生妖虫,可谓是除之不尽。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冒出来,啃食灵稻。
张谷生之前种田产量低下,有一半的原因就是无法快速除虫。
“那一垄得多施点灵雨,这一块得少施一点……”
张谷生闭眼感应着灵植的状态,双手法诀不断变换,控制着灵雨术的威能。
这道法术,经过这半年多的习练,他总算是有小成水平。
虽说灵雨中融合的天地灵气还很有限,但好歹能控制自如了。
这多亏了安伯给的那份修习感悟,让张谷生打通了许多想不明白的杂难关节。
那份种植笔记,也助他良多。
灵植不比凡俗植物,哪怕是最低的一阶下品灵植,也是颇为娇贵的,需要细心照料。
土壤、雨水、光照、灵气、时辰等等因素,都要根据灵植的不同状态,进行适宜的改变。
若是胡搞一气,产量自然高不了。
这些可都是经验之谈,平时就该多加记录,整理分析。
原身种田的这几年,可以说是毫无积累……
安伯的种植笔记正好补上了这份空缺。
外加上张谷生现在能够清晰地感知灵植状态,更是如虎添翼。
“看这长势,今年的考核应该是不用愁了。”
收起法术,张谷生抚掌而笑,心里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抽词条了。
……
又是半年过去,到了秋收之际。
灵田旁,望着面前这比去年多出近一倍的稻堆,安伯脸上不由得浮现出错愕之色:
“这……是谷儿你今年的收成?”
张谷生躬身一礼:
“这全多亏了伯父先前所赐书简,博大精深,鞭辟入里。”
“侄儿天资愚钝,虽未能完全参悟,只习得其中一二,但已是受益匪浅。”
“伯父传道之恩,铭感五内。”
安伯听了,十分受用,哈哈一笑,伸手将他扶起:
“那些心得笔记不过指点之用,若不是你实心用事,踏实肯干,岂会有今日之果。”
安伯非常清楚,那份书简并没有这么大的作用,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灵田产量提高到如此水平。
对于这样的异常,他也没有联想到什么奇遇之类的。
只是单纯地归结于张谷生本就在灵植一道上有一定的天赋。
经过去年他的一番劝诫后,开始认真努力,将潜力都激发了出来。
此时他的心里,已经在暗喜,自己慧眼识珠,没有埋没人才。
张谷生有如此天赋,若是能好好培养一番,说不定能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四百一十斤……好,甚好!”
“如此成绩,已然是一名货真价实的一阶下品灵植师了。”
“若是能稳定三四年,就可尝试种植一阶中品灵植了。”
“侄儿定不辜负伯父的厚望。”
交割完灵米,记录上家族善功后,张谷生又取了二十来斤灵米,送给了安伯:
“安伯,明年重新划分灵田时,能否多划给侄儿几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