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万象旻土玉
那识海中的人影缓缓睁开了眼睛,目光深邃如同历经了万古岁月。他并未直接回答杨明的“福利”请求,而是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才缓缓开口,声音直接在杨明意识中响起,带着一种奇特的、仿佛岩石摩擦般的低沉质感:“名姓不过尘世羁绊,唤老夫‘石老'即可。”他目光落在杨明身上,尤其在他腹部停顿了一下,微微摇头:“至于小友,你虽得了这‘万象旻土玉’的仙缘,奈何..仙姿有缺。”
杨明一愣,还没反应过来,就见石老虚幻的手指隔空点向他的小腹位置:“修仙之始,最难便是感应天地灵气,引气入体。这气,需从上丹田(泥丸)引下,经中丹田(膻中),汇入下丹田(气海)炼化,方能流转四肢百骸,滋养周身。而你.”石老的目光带着一丝洞察一切的穿透力:“你这下丹田..形同虚设,先天根基已损。”
“啊?”杨明下意识捂住肚子,随即想起什么,脱口而出:“这…这是我刚出生没多久做的一个肠道手术留下的疤!就…就因这个?做个手术就把我下丹田废了?!”巨大的荒谬感和郁闷瞬间涌了上来。这算什么?出厂设置缺陷?还是医疗事故断送仙途?
看着杨明一脸憋屈和不甘,石老那岩石般的脸上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可以理解为同情?他微微颔首:“先天之损,确实棘手,但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并非全无补救之法。”
杨明眼睛立刻亮了,急切地问:“请石老指点!什么办法?”“以后天至宝,替代先天之缺。”石老的声音沉稳有力,“你既已得这'万象旻土玉'认主,此玉乃土行至宝,蕴含大地本源之气。第一步,便以此玉为基,暂代你那受损的下丹田,行气海之职,储炼灵气。待日后..”他顿了顿,眼中似有深意,“⋯若有机缘,寻得一件土属性的“小鼎’类后天灵物,再将其炼化入体,与这玉相辅相成,或可真正补全根基,甚至更胜往昔。”
听到有路可走,杨明心中的郁闷顿时消散大半,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无限遐想和更深的求知欲。他压下兴奋,恭敬地行了一礼(意识中的):“多谢石老指点迷津!晚辈还有几个疑惑,恳请前辈解惑。”
“其一,”杨明好奇又期待地看着悬浮在识海中的玉佩虚影,“这'万象旻土玉’,究竟有何神妙之处?除了暂代丹田,它还有什么用?
“其二,”他语气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这玉佩融入了晚辈的识海…它是不是也把晚辈的记忆⋯都‘看'去了?”想到自己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念头,杨明有点心虚。
“其三,”杨明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光彩,“前辈能否..给晚辈讲讲这浩瀚修仙界的往事?晚辈对那个世界,实在是心向往之。”
石老听着杨明的问题,那由光影构成的面容上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无奈。
“万象旻土玉'确有无穷神妙,可衍化地脉,蕴养生机,更曾是镇压一方气运的至宝。”石老的声音带着一丝追忆,随即话锋一转,直指核心,“然,此等重宝,岂是凡人之躯所能轻易御使?以你如今之身,莫说催动其威能,便是引动一丝灵力,也如蚍蜉撼树,徒劳无功。”
他虚幻的身影在杨明识海中微微浮动,继续道:“不过,老夫残魂寄于此玉,尚能勉强代为引动些许玉中残留之力。只是.”他顿了顿,语气凝重,“此玉历经劫难,内蕴之灵力早已十不存一,如风中残烛,难以持久。”
“但,”石老的目光似乎穿透了识海,落在杨明身上,“老夫沉眠于玉中,又因融入你识海之故,得以览阅了你的记忆。倒也从这驳杂尘世的信息里,寻得了一条..折中之法!”
他的声音带上了一种洞察天机的意味:
“此方天地,上古之时本有通天仙路,接引上界精纯仙气滋养万物。然,一场毁天灭地的大能之战,早已将那天路打得支离破碎,断绝了此界最大的灵气来源。”石老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间,看到了那场浩劫。
“更无奈的是,”他收回目光,语气中带着一种造化弄人的感慨,“随着沧海桑田,岁月流转,此界残存的天地灵气,其性质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它们不再以清灵之气弥漫天地,而是⋯沉潜于地底深处,固化、凝结成了你所熟知的那些形态—漆黑的煤、粘稠的石油、以及无色无形的天然气。此乃天地灵气在末法时代的一种沉淀。”
石老眼中精光一闪,点明了关键:“你需做的,便是设法获取这些沉淀之物—煤、石油、天然气!将它们置于玉佩可感应的范围内。老夫便可运转玉中残存的法则之力,将这些'固化’的灵气吸纳进玉佩空间之内!”
“仅此还不够。”石老抬头,仿佛在仰望意识中并不存在的星空,“吸纳只是第一步。老夫需借引九天之上的星辰精粹之力,在玉中空间布下一座'三转星源阵’。以此阵为炉,星光为火,将那吸纳而来的'沉淀灵气'反复淬炼、提纯,剥离杂质,使其返本还源,重归精纯灵力!”
“待玉佩之中积攒了足够灵力,”石老看向杨明,语气笃定,“老夫自可借此灵力出手,为你解决一些凡俗难及之事。至于你自身所求的仙道…”
石老的目光再次落在杨明那“有缺”的丹田位置,微微摇头:“引气入体,感悟天地灵气,踏入仙途。此乃根本,却急不得。你经脉淤塞脆弱,如同干涸狭窄的河道,若强行引磅礴灵力灌入,非但无益,反有爆体之危。需待以灵力温养,配合秘法,先将经脉逐步拓宽、坚韧之后,方可徐徐图之,引气贯体。此乃水磨工夫,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