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落实,执行到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责任感强,有责任心才有落实力(2)

如今企业中的一些员工,只想着报酬,却很少付出,缺乏责任意识,更不愿意承担责任。在一些员工看来,只有那些有权力的人才有责任,而自己只是一名普通员工,没什么责任可言,一旦出现错误,有权力的人理应承担责任。这样想的员工,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作为一名在职员工,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一定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不要以为自己不做会有人去做;也不要以为自己对企业不负责不会有人发现,或对企业不会有任何影响;也不要只注意数量而不注重质量,马马虎虎地完成数量任务;或这不是我的职责范畴内的,我瞎操什么心呀。如果总是抱着以上这些想法,不管你的工作条件多么优越,你成功的机率也是非常渺茫的。而且你的这种不负责的态度,随时有可能给你的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企业是由每一个人组成的,大家有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利益,因此,企业里的每一个人都负载着企业生死存亡、兴衰成败的责任,这种责任是不可推卸的,无论你在企业中的职位是高还是低。如果你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就是失职。

【责任心是高效执行的潜在动力】

在工作中,我们要想提升自身的执行力,一方面就是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来增强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就是要努力增强责任心,后者尤为关键!只有我们每个人的执行力提高了,才能使整体的执行力得到提升。这才是提高企业执行力的关键!

执行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21世纪形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一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的执行力如何,将直接决定企业的命运。而责任心是人的一种潜在动力,在高效执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比尔·盖茨曾这样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说这句话,是建立在他对执行力重要性认知的基础之上的。一个人只有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在执行中勇于负责,在每一个环节中力求完美,保质保量地完成计划或任务。所以微软非常重视对员工责任感的培养,责任感也成为微软招聘员工的重要标准。也正是这种做法,成就了微软一流的执行力,打造出了声名显赫、富可敌国的微软商业帝国。

从一个任务下达到将这项任务执行到位需要很多条件——技能、细心、财力等等。虽然上面的条件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人们在谈论中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责任心。责任心是先决条件,它排在所有条件之首。

如今企业运作,动辄投入资金上百万,这就要求凡事都要万无一失。而责任心在这个时候显得尤为重要。

华尔街某财团的总裁曾经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时讲述过这样一则故事。

在一次海难事件中,幸存的8个人挤在同一只救生艇上,6名是这艘船的水手,一名是船长,一名是搭载顺风船的年轻人。他们在海上漂荡到第4天的时候,所有的食物都吃完了,仅剩下半瓶矿泉水。每个人都死死地盯着那小半瓶矿泉水,都想立即把它喝下去。为了能够保证大家都存活下来,船长不得不拿着一杆长枪看着这半瓶矿泉水。

坐在船长对面的那个搭载顺风船的年轻人死死盯着那半瓶矿泉水,随时准备扑上去喝掉那仅剩的救命水。

就在船长打盹的一瞬间,这个年轻人猛然扑上去,夺过矿泉水就要喝。被惊醒的船长拿起长枪,用枪管抵着年轻人的脑门命令道:“放下,否则我开枪了!”年轻人只好把水放下。船长把枪管搭在矿泉水的瓶盖上,盯着坐在对面的年轻人,而年轻人仍然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决定众人命运的半瓶水。

双方就这样对峙着。后来,船长实在顶不住,快要昏过去了。就在他要昏过去的一瞬间,他把枪扔到了年轻人的手里,并且说了一句:“你好好看着吧!”

枪接到年轻人手里,他先是一愣,接下来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接下来的两天里,他尽心尽力地看着那剩下的半瓶水,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往每人嘴里滴几滴水。到第6天他们获救时,那瓶救命的水居然还剩下一点点。他们8人把这剩下的一点儿水命名为“圣水”。

通过这次事件后,这位年轻人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在自己的工作中总是能够坚持执行到最后,多年之后,曾经拼命去抢那半瓶矿泉水的年轻人已经成为华尔街某财团的总裁了。

正是在船长晕过去的那一刻,年轻人明白了责任的意义:如果自己把那半瓶矿泉水喝掉,那么其他七个人可能会立刻死去,自己也不见得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七个人的性命一下子就握在了他的手中,责任心促使他不但没有喝掉那半瓶矿泉水,反而承担起了保护这仅有的半瓶矿泉水的责任。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责任心,让本来平淡无奇的年轻人从平凡的岗位中认识到了自身的重要性以及自己责任的重大意义。在后来的人生路上,他全力以赴地去完成自己该做的每一件事,就是凭着这样的责任心、这样的一种习惯,最后他才赢得了成功。

提高执行力,就是要加强人的执行能力。在这其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高效的执行力不依赖工作经验的多寡,它依靠的是每个人对制度、计划的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而这种贯彻执行最终还得靠每个人的责任心。

刚刚从别的地方调到该校的两位教师,以他们的亲身体会,感受到了“责任的力量”。

一天晚上9点多的时候,忙了一天的两位老师赶回宿舍休息,突然房间一下子黑了下来,断电了!由于环境不熟,两位老师找不到电源,更谈不上维修。怎么办?找人修吧,这么晚了,找谁呀,再说也不认识谁,还是早点休息吧!房间闷热,本来就不适应南方气候的两位老师一会儿就大汗淋漓了。打开窗子通通风吧,飞来飞去的蚊子着实让人心烦。处于两难境地的两位老师经过反复斟酌,拨通了校区主任的电话。校区主任十分热情,一再说:“不要客气,有事就该早打电话,为师生服务是我们的责任,我马上安排!”

几分钟后,后勤部维修李主任就赶来了。隔着门,李主任说道:“两位老师别急,我们马上就会修好的!”当两位教师向李主任表示歉意时,李主任说:“你们是教授,是学校引进的人才,为你们服务是我们的责任。”正说着,维修工人老易一瘸一拐上来了。原来,老易下午扭了脚,看到这种情形,两位老师越发不好意思了,他们忙向老易表达了真诚的谢意。老易却说:“我的责任是维修,不管什么时候,为师生服务都是我的责任。”

电接通了,送走李主任和老易已是夜里11点了。躺在凉爽的床上,两位老师感慨万千。谁说人生地不熟?谁说求人事难办?自己不是就从现实中感受到了这种难得的真情和踏实的责任心吗!责任心,是人生境界的凝炼与升华,是可以化作万千实际行动、铸就无限辉煌的巨大力量!

记得有位著名企业家说过:“没有责任心,执行力根本无从谈起,执行力是责任心的体现和最终落脚点,二者共同构成了优秀员工立足岗位、奉献企业的重要素质和能力。”这句话是对加强责任心、提高执行力的最好诠释。

在执行过程中,对责任的尊重是至关重要的。责任是贯穿整个行动计划的关键,只有每个成员都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并努力完成自身任务,就能保证整体行动的顺利进行。每一位执行者都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坚定不移、不遗余力地去执行,这样才能确保集体行动和总体任务的圆满完成。

【责任感的驱使,能创造出奇迹】

美国学者、思想家门肯曾说过:“人一旦受到责任感的驱使,就能创造出奇迹来。2008年4月7日,在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期间发生的一件事,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金晶,上海轮椅击剑队队员,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手之一,她参加了巴黎的火炬传递。2008年4月7日当天,根据原定计划,金晶负责跑第三棒,她要在埃菲尔铁塔旁从法国的一名篮球运动员手中接过奥运圣火。后来,巴黎方面临时调整路线,她传递的地方也改在了塞纳河边。

等到火炬交接完毕后,金晶刚要准备出发时,数名“藏独”分子突然冲破了警戒线,冲向轮椅上举着火炬的金晶,站在金晶旁边的女护跑手被“藏独”分子扭住头发拖到一边,男护跑手以及在场的华人与“藏独”分子拉扯着,并被推到了一旁。此时,一位身材魁梧的藏独分子,马上扑到了金晶身上,试图拽走金晶手中的火炬。金晶紧紧地护住圣火,“藏独”分子就扯她的胳膊,殴打她。到后来,当金晶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他们连续过来抢了三次,最厉害的时候是三四个人一起抢的……离我最近的人是贴着我的,直接打我,抢我的火炬,其他的人也在我旁边扭打,我当时不是很清楚,只是一心抱着火炬。”

为了保护圣火,这个只有一条腿的女孩,坐在轮椅上一直用自己的身体紧紧护住火炬,脸上的神情坚毅而从容。后来,还是法国的警察赶来,才把暴徒制伏,金晶高高地举起手中的火炬,脸上露出了灿烂、骄傲的微笑。

正是因为她的这种勇护圣火行为,使金晶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作为一名残疾人,她以大无畏的精神给予了暴徒最有力的反击。事后,有记者问道:“你当时为什么没有让暴徒抢走火炬?”她回答说:“因为我相信凭借我的力量,他是抢不走的。”这股力量正是来自对圣火、对国家的责任感,可以说是一种超脱自我的责任感和精神。

一位研究人体潜能的专家对此评论说:“人在遇到危急情况时,体内会分泌出一种奇异的激素,这种激素能够激发出人体内超常的能力。情况越危急,这种能力就越易被激发出来,而在一般情况下,这种超常能力处于沉寂状态。”正是金晶内心的责任感激发出了她的潜能,使她能够在穷凶极恶的暴徒面前无所畏惧。

在工作中也是如此,一个人拥有多大的能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否将这些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一个拥有强烈责任感的人,能够充分激发自身的潜能,并将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在最有价值的地方,为企业创造财富,为自己赢得发展的空间。

许振超是青岛港的一名吊车司机,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凭,但却凭借自己强烈的责任感,在平凡的岗位上挖掘出了自己无尽的潜能。

在1974年,许振超初中毕业后就到青岛港当了一名码头工人。他所操作的是当时最先进的起重机械——门机。许振超通过勤学苦练,仅用了7天就学会了操作,成为在一起学习的工人当中第一个能独立操作的工人。

到了2000年,队里的6台轮吊发动机需要大修。许振超就找到公司的领导,主动请求揽下这个项目,由他组织的技术骨干来完成,一是用来锻炼队伍,二来也可以节约资金。面对复杂的维修工艺,他与攻关小组一起边琢磨边实践,加班加点,终于提前完成了轮吊发动机的大修。几年下来,经他主持修理过的项目,累计为青岛港节约800多万元。

2001年,青岛市和青岛港集团实施外贸集装箱西移战略,并启动了前湾集装箱码头的建设。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1月下旬,桥吊安装仍然没有取得大的进展。就在这关键时刻,青岛港集团总裁常德传于现场发布了任命:由许振超任桥吊安装总指挥,年底前完成桥吊安装。

接下任务后的许振超办了两件事:一是打电话告诉爱人,从现在到年底这段时间内不能回去,让她放心;二是买了10箱方便面,往现场一扔。经过40多天的艰苦奋战,重1300吨、长150米、高达75米的超大型桥吊,终于矗立在了前湾宽阔的码头上。许振超和工友们当时都激动得流下了热泪。而许振超的风湿病却加重了,走起路来,左腿不敢使劲,每天晚上睡觉时,都得穿上厚厚的毛袜子。随着港口西移战略的顺利推进,一个念头也在许振超脑海里越来越强烈:提高装卸效率,创造集装箱装卸船世界纪录!

2003年4月27日,青岛港的新码头上灯火通明,许振超和他的工友们在“地中海阿莱西亚”轮上,开始了向世界装卸纪录的冲刺。晚上8∶20,320米长的巨轮边,8台桥吊一字排开。几乎就在同时,船上的8个集装箱被桥吊轻轻抓起放上了拖车,大型拖车载着集装箱在码头上穿梭奔跑。安装在桥吊上的大钟,记录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4月28日凌晨2∶47,经过几个小时的艰苦奋战,全船3400个集装箱全部装卸完毕。许振超和他的工友们打破了世界装卸的纪录!

许振超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主动地去解决。他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吊车司机,可是这并不能阻挡他去创造奇迹。因为有了责任心,他会想方设法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会在遇到问题就打退堂鼓;因为有了责任心,他会把圆满地完成工作当成自己的义务,并为完成工作而努力,包括努力学习新知识、总结工作经验,这在无形中帮助他挖掘出了自身的潜能。许振超这样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人,成长为桥吊领域的专家,不能不说是责任心“提拔”的结果。

责任可以说是能力的核心与统帅,责任感越强,提升的空间就会越大。有了责任感,每个人的能力才会有用武之地;有了责任感,每个人才会有正确的努力方向。因此,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牢记自己的责任,认识自己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责任心的引导和驱使下,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我们所在的企业也会因为这份责任感,而变得更加辉煌和强大,而我们的人生也会因此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