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扬异域之饮马天竺:王玄策演义(评话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一回 纳伦德拉愿复荣光松赞干布临场吝啬

王玄策像泥婆罗国王纳伦德拉提出,他们要去吐蕃求援。这下正触动着纳伦德拉王的心事。有人问了,这怎么回事呢?咱们说啊,泥婆罗和吐蕃还有印度的关系,非常微妙。咱们按说呢,泥婆罗当时不算小国,但他的南北两边都有那更大的势力生存。北边就是松赞干布的吐蕃,南边就是戒日帝国。所以这泥婆罗真可谓是在夹缝中生存。所以对于历代国王来说,怎么平衡这两大势力的关系,都是个重要的课题。

可咱们说呢,各国历史都有牛人。泥婆罗也不例外,当时有一个首相,同时也是国王的女婿,叫阿姆苏·瓦尔玛,这个人脑袋灵活,也有能耐,他就能基本做到。所以这老国王,可能是因为女婿的功劳着实大,也有可能是宫廷的阴谋,总之呢,他就传位给了女婿,阿姆苏·瓦尔玛,而没传给儿子。

这阿姆苏·瓦尔玛,你别管他怎么登位的,总之呢,他就能平衡吐蕃和印度两大国的关系,所以这个时期,说是尼泊尔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也不奇怪!而且据说阿姆苏·瓦尔马还跟吐蕃联姻,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松赞干布,这就是历史上有时会提到的尺尊公主,她和文成公主齐名,据说后来成了藏传佛教中的绿度母和白度母。

唐卡中的绿度母和白度母。传说分别是文成公主和泥婆罗尺尊公主的化身

可是呢,阿姆苏·瓦尔马一死,坏了!国家乱套了!据说他没有留下后嗣,而老国王希瓦·德瓦的两个儿子还在世,这俩王子为了争夺王位,那是不惜一切手段!这时候松赞干布和戒日王尸罗逸多一看,正好,我们还愁没法控制泥婆罗呢,这给我们机会了!所以双方各拥立一个王子,吐蕃和戒日帝国的斗法进入了白热化状态!最终呢,几经争斗,吐蕃方面拥立的乌达亚·德瓦胜利称王,稳定了政权,后来又传位给儿子,也就是王玄策面见的纳伦德拉·德瓦。

要说这个纳伦德拉王呢,还挺有志气,虽然他爹是被吐蕃拥立的,但是他不太买账,还是想在吐蕃和印度之间找平衡,复制阿姆苏·瓦尔马时期的辉煌。其实这也不奇怪,作为小国,要在两个大国之间左右逢源,总好过左右受气。可现在呢,泥婆罗几乎成了吐蕃的附庸国,怎么办呢?纳伦德拉王做了不少的努力。其中,善待大唐使者王玄策,是他很看重的一点。纳伦德拉王得到情报,知道大唐皇帝李世民成了松赞干布的老丈人,那大唐肯定对吐蕃有一定的制约能力。所以纳伦德拉王赶紧讨好大唐,又是遣使纳贡,又在之前,善待了来访问的唐朝使团,当时王玄策就是副使。在纳伦德拉王看来,如果能把大唐的注意力也引过来,那么三家博弈总好过两家斗法。但今天一看,王玄策他们一出事,先想到帮忙的,还就是吐蕃的松赞干布,纳伦德拉王心里就有点不痛快:嗨!闹了半天大唐和吐蕃穿的是一条连裆裤啊!

但这话只能在心里想,嘴上不能说,所以纳伦德拉王脑袋转悠了半天,终于点点头:“好吧!你们回去休息吧,做一做准备。明天,我会派我们最好的向导,带你们去吐蕃。”

“多谢泥婆罗尊王!”

就这样,王玄策和蒋师仁又休息了一天,等到第二天早饭已毕,泥婆罗方面派的向导也到了,而且还准备了好马。一行人立刻往吐蕃的首都逻些,也就是现在的拉萨。咱们简断截说,一行人饥餐渴饮,晓行夜住,几天的工夫就赶到了拉萨。当时呢,从泥婆罗到拉萨的道路还算比较畅通,所以一行人走得挺顺利。等到了拉萨的布达拉宫,终于见到了吐蕃的大论,也就是吐蕃的丞相噶尔·东赞。这个人的名字也许您不是很熟,但他的另一个称呼,您应该不陌生,此人也被叫作禄东赞。说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肯定绕不开他,这是吐蕃王朝有名的谋士。

等见到了禄东赞之后,王玄策不敢怠慢,赶紧把使团被袭击、礼物被抢之事,跟禄东赞说了一遍。禄东赞听后大惊,马上让人跟赞普松赞干布汇报。

咱们书中代言,所谓松赞干布,其实本名叫作弃宗弄赞,只不过咱们习惯性地称之为松赞干布,那是吐蕃王朝的一代明君!咱们且说松赞干布,等听到这消息,也吓了一大跳!松赞干布心说:印度那边什么意思啊?两国相争都不斩来使,你们可好,吃生米的是不是?尤其是阿罗那顺,还抢劫袭击使团,这不是找揍吗?

说实话,松赞干布现在也是憋了一肚子火,正没处撒呢!咱们前文也说了,吐蕃和印度现在是处处斗法,除了直接开兵见仗之外,能用的手段全都用了!可说句实话,吐蕃方面除了在泥婆罗取得了一点优势之外,并没什么决定性的胜利,这对于在吐蕃所当无前的松赞干布来说,很窝火!而就在之前呢,戒日王去世的消息早就传到了吐蕃,松赞干布一听,高兴!南线多年的老对手终于没了!所以设宴三天,以示庆祝。但是呢,要说动兵征伐,还挺有难度。最关键的是,找不着借口啊!打仗就是这样,你要有合理的借口,不然的话,连自己的人都说不服,这仗怎么打?所以松赞干布还在等。现在可好,借口送上门了!所以松赞干布高兴!马上回复王玄策:“大唐的使者,你们放心!我是大唐的女婿,大唐的事,就是我的事!印度人如此无礼,袭击你们大唐的使团,这等于也是打我的脸!我一定帮你们出这口恶气!来人!准备集结五万……”

松赞干布刚准备说“集结五万大军,进军印度”,这时候,大论禄东赞赶紧一拽松赞干布衣角,凑到耳边嘀咕了几句,松赞干布一听:“嗯?”

随即就连连点头。王玄策和蒋师仁一看不好,这心都凉了!心说:禄东赞这家伙到底说什么了?看来我们这次借兵要悬啊!如果借兵不成,我们岂不是要夹着尾巴回大唐?那可就惨了,把大唐的脸就丢尽了!

王玄策和蒋师仁就这么提心吊胆,等松赞干布的头点完了,松赞干布又说了:“大唐的使者啊,作为大唐的女婿,大唐有了事,我义不容辞!只不过我现在也有些困难。你们知道,文成公主进藏的时候,走的就是唐蕃道,这条道路从长安到我们拉萨,虽然畅通,但崎岖难行,不利于咱们两家的交流和通商。所以我的主要兵力都在修整唐蕃道,想要快速抽调出来,难度很大。这样,我现在身边的亲兵卫队有两千人,我抽调一千二百人给你们,你们先行出发,进军印度,占领桥头堡。我尽快抽调至少五万大军为后援,进军印度,给你们出气!”

“嗯?”

王玄策和蒋师仁一听都傻了!虽说这比借不着兵强,可印度兵数量可不少,上次袭击我们的,可就不下两千,而且那只是一点点地方部队,印度中央的军队不定有多少!这一千二百人能顶什么用啊?

有人问了,禄东赞到底跟松赞干布说什么了?松赞干布突然就从大方变成了小气?到底什么话这么有威力?

咱们书中代言,禄东赞这个家伙,确实是聪明绝顶。而且说句实话,他对大唐的印象并不好。咱们说呢,吐蕃当时跟大唐的关系,并不像后世传颂的那么和谐,这一切的一切,还是国力比拼的结果。当时,吐蕃统一之后,扩张的方向主要有两个,一个就是北线的大唐西域,一个就是南线的印度。而当时呢,吐蕃扩张的首选,还就是北线,因为这里扼守丝绸之路,把这拿下,无尽的财源就滚滚而来!

刚开始,松赞干布刚刚平定吐蕃,士卒疲劳,国力消耗挺大,而且找不着借口,干脆就采取软的一手,先通使纳贡,然后向唐朝请婚,请求唐朝下嫁公主。当时的唐太宗,刚刚击破西突厥,风头正盛,根本没把吐蕃的松赞干布放在眼里,所以断然拒绝了赐婚。

这下松赞干布可找着借口了,马上用倾国之兵二十万,开始了军事行动。不过呢,松赞干布还挺有技巧,没直接跟大唐动手,而是借口说:“我此次请婚失败,全都是吐谷浑搞的鬼!要不是他们进谗言,我不至于失败!”

所以他全军出动,攻打吐谷浑!

这个吐谷浑呢,是鲜卑族慕容氏的后裔所建。咱们说中国历史上,在西晋灭亡之后,有一阵叫“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氐、羌,这五胡进入中国的北部,乱打一锅粥。这其中呢,鲜卑人里有一支贵族,就叫慕容氏,他们也建立了几个政权。五胡十六国,有人家一号。等到后来呢,鲜卑族逐渐消亡,其中一支就跑到了西域的附近,建立了吐谷浑国。不过这个国家,到了唐朝初年,已经是国力疲敝,根本不行了,所以他们主动归顺唐朝,成了附属国。松赞干布这招可好,敲山震虎,打的是吐谷浑,实际就是跟唐朝示威!吐谷浑呢,根本不是吐蕃的对手,几仗下来,一路溃散。吐谷浑国王一看,这可不行,赶紧就向李世民求援。这时候松赞干布一看,美!嘿嘿!吐谷浑不成啊,我看唐朝也就那么回事!这回李世民呐,我不当你女婿了,我当你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