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扬异域之饮马天竺:王玄策演义(评话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二回 唐太宗力降吐蕃蒋师仁挑选精兵

王玄策吐蕃求救,想跟松赞干布借兵,向印度的阿罗那顺报一箭之仇。可松赞干布态度却十分暧昧,说大话使小钱。刚开始,要说借给王玄策五万人。可话音没落,旁边的大臣禄东赞稍微嘀咕几句,他就改主意了。借兵是借,但只借一千二百人。

王玄策和蒋师仁一听就傻了,一千二百人?那能顶什么用啊?这松赞干布想什么呢?怎么能这么干呢?

书中代言,松赞干布之所以是这个态度,跟当时的形势很有关系。咱们说松赞干布这个人,那是宁折不弯,他能说借兵,已经是不得了的了。这个还得归功于大唐的实力强大。

咱们这说一句,唐朝和吐蕃的关系,其实很微妙。有好的时候,咱们历史书上都看过,文成公主,还有后来的金城公主,都嫁给了吐蕃的赞普,也就是首领,双方亲密无间,这是好的时候。但也有那不对付的时候。比如说,松赞干布刚刚统一吐蕃之后,他首选的扩张方向,就是大唐的西域。他想控制丝绸之路,赚钱啊!

刚开始呢,松赞干布想玩一手软的,先向唐朝请婚。可当时的唐太宗李世民呢,没把松赞干布放到眼里,严词拒绝。这松赞干布一看,软的不行,来硬的!发动倾国之兵二十万,进攻吐谷浑。这叫敲山震虎啊!吐谷浑是唐朝的附属国,打这等于跟唐朝示威。

这吐谷浑国力弱小,它不禁揍,没几下就让松赞干布打得大败!松赞干布一看,信心百倍:哦!唐朝的附属国就这点能耐啊!估计唐朝也不禁揍。行!李世民呐,你不是不让我做你女婿吗?好,这回我当你爹!

所以松赞干布亲率吐蕃大军,乘胜进攻唐朝的西部重镇——松州,也就是现在的四川松潘一带。在当地驻守的少量唐军地方部队,没能扛住吐蕃的大军,战败撤退,赶紧就向中央告急。

这时候唐太宗李世民得到了报告,他也没想到吐蕃那么强,地方那点部队根本不顶用。这回唐太宗也认真了,马上调集主力部队,派遣侯君集、执失思力、牛进达、刘兰四员大将,率五万生力军,挥师西进。

咱们且说牛进达,这家伙据说是《隋唐演义》中尤俊达的原型,有能耐!他率先赶到松州,趁着吐蕃不备,一场夜袭,彻底地遏止了吐蕃的进攻势头。这回松赞干布可就头疼了,他的大军除了人数优势和特别骁勇之外,训练程度和兵种配合远没有唐朝厉害,而且这次松赞干布用劲有点猛了,二十万大军,人吃马喂得多少啊!而吐蕃军队呢,由于来自于青藏高原,所以后勤一直是短板。要是在外线开兵见仗,速战速决、就地征收,还好点;一打持久战,准吃亏!这时候,吐蕃大军内部的厌战情绪也很大,松赞干布一看不好,赶紧就撤了,继续派遣使臣,跟唐朝通好,再次要求唐朝赐婚。

您看见没?如果国家富庶,实力也强,人家会争着当你的女婿。但如果国家富庶,实力不强,人家可不会当你女婿了,肯定得大兵压境,不灭国也得当你爹!

而经过这回的交战,唐太宗李世民也明白了,吐蕃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击败的对手,得予以重视。好在人家愿意求和请婚,多个盟友,总好过多个敌人吧!所以唐太宗李世民就选定文成公主入藏,跟松赞干布成亲,唐朝和吐蕃的关系就进入了蜜月期。

现在的松赞干布,彻底见识到了唐朝的强大,所以马上着手了一系列的行动:

首先,扩建唐蕃古道。咱们说,唐蕃古道就是丝绸之路的一个分支,是从丝绸之路的主干道往青藏高原走的交通线,这条路虽然早已有之,但沿途崎岖难行,小规模的商旅勉强能过,不利于大规模的交流。松赞干布把军队派出去,扩建这条大道,让它接上丝绸之路,把自己的势力,也纳入了丝绸之路的体系。这样,吐蕃不仅随时能跟丝绸之路联系,而且把住了从大唐通往泥婆罗和印度的近道,这对于吐蕃来讲,也就意味着财源会滚滚而来。

另外呢,松赞干布也见识到了唐军的后勤保障和各种工艺,这都是吐蕃缺少的。青藏高原,土地虽然广阔,但比较贫瘠,想养着二十多万的常备军,还挺困难。好在文成公主入藏,带来了好些书籍和工匠,甚至是农作物,松赞干布就在这里汲取了不少的营养,吐蕃的国力开始迅速的恢复。

丝绸之路示意图。当时这是连接亚洲和欧洲的一条重要贸易路线,也是重要的财源,所以这条路沿线的各个政权,包括大唐、吐蕃、大食等等,都得想办法尽可能地控制这条贸易路线,让利润最大化

可咱们说呢,人和人还是不一样的,松赞干布主张向唐朝学习,但有些人不太满意。比如身为丞相的禄东赞,他就跟本土派别的联系比较近。而且咱们说呢,松赞干布在第二次请求赐婚的时候,派出的使臣,就是禄东赞。禄东赞呢,精明强干,成功地完成了使命,唐太宗李世民甚至赐了他右卫大将军的虚衔,以示赏赐。可是呢,据说在和亲的事情上,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看看吐蕃人是不是还没开化的夷狄,特别给禄东赞设置了一系列难题,有的说是三个,有的说是六个。禄东赞对此呢,也不免有所看法,而且他本身就是吐蕃的地方实力派,所以事事处处,都要保守一些。这回松赞干布要派兵给王玄策出气,禄东赞赶紧拦住,他跟松赞干布怎么嘀咕的呢?大概意思是说:

“赞普大人且慢!您要为大唐出这口恶气,心情我们能理解,但您请暂息雷霆之怒、休发虎狼之威。这个事情,咱们得从长计议。戒日王已死,咱们最大的敌人没了,这不假,但印度到底现在是个什么状况?咱们的探子还没回来,如果这样贸然出兵,祸福难料。印度的象兵,威力您是知道的。要我看呢,既然大唐的使者要出这口恶气,不如咱们就象征性地支援一点兵力,让他们先去试探印度的虚实。如果没了戒日王的印度不堪一击,咱们就趁势进攻。如果印度现在还是兵强马壮,咱们就适时收手,不至于有什么太大的损失。您觉得如何?”

松赞干布一听,这主意不错,现在自己攒这点家底不容易,要是一时冲动损失过大,还真不好恢复。所以马上改口,五万人不给了,只说作为后援。然后把自己的亲兵卫队拨了一千二百人给王玄策和蒋师仁。

咱们再说蒋师仁,气得那是直扑棱脑袋啊,他低声跟下面嘀咕:“我说王大人,那个什么禄东赞,跟赞普说什么了?怎么突然变得那么小气?这一千二百人,我怕是杯水车薪啊!唉!这不是欺负人吗?小心我要骂人了!”

咱们说蒋师仁,军旅出身,脾气特别爆,忍不住就得发火。王玄策一看,赶紧给蒋师仁使眼色:“哎!哎!! ”

王玄策也没辙啊,就怕蒋师仁一发火,把事情搞砸,怎么说现在,即便是说大话使小钱,起码在大话上,松赞干布还算是支持我们,这比爱答不理要强啊!而且现在千万别发火,这可不是大唐,一旦闹将起来,小心我们都没法活着出去!所以王玄策整理整理思绪,强忍怒火往上回复:“赞普大人,多谢您对我们大唐的心意。只不过我们已经见识了印度的兵力,虽说他们的实力不济,但人数众多。咱们只有一千二百人,即便是精兵中的精兵,从数量上讲,我怕也是杯水车薪!”

松赞干布一听,又乐了:“哈哈,大唐的使者,你们尽管放心,我可不是叫你们只带一千二百人回去。这样,我一会儿修书一封,你们带回去给泥婆罗国王,然后他就会以我的名义,召集我辖下各属国的军队,祝你们一臂之力。他们人数不会太少,大概没有一万人也差不多。而且后面有我呢!等我集结好了兵力,就会亲自率军去增援你们。放心吧!你们大唐的忙,我帮定了!来人呐!先带大唐的使臣去点兵!”

王玄策和蒋师仁一听,还有点纳闷,心说:这行吗?就松赞干布这一封信,能召集多少人呢?就这么半信半疑,有人带着王玄策和蒋师仁,就来到教军场。这时候呢,松赞干布的两千亲兵已经到了,再看这两千人,好!一眼望去,身高起码七尺半,比蒋师仁高至少半头,十分威风!而且一个个身高体壮、盔明甲亮,身上的披风,不是绣着老虎,就是绣着猎豹,一人身上都好几样兵器,什么长枪短刀抛石器、硬弓盾牌透甲箭,全都有!而且人人都牵着两匹战马。这一看就是绝对的精锐!

而且这支军队,从整体看来,跟唐军骑兵挺相似,又有吐蕃的特色。咱们书中代言,就这支亲兵卫队,是松赞干布见识到了唐军主力之后,特别仿照唐军的装备,再糅之以吐蕃骑兵的特性,挑选训练出来的精锐。就这两千人,一个能顶十个!

王玄策和蒋师仁一看,就有点发晕,好!吐蕃还有这么厉害的兵呢!真没想到!

这时候禄东赞过来了:“大唐的使者,这就是我们赞普的亲兵卫队,请你们随便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