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海塘工程
海塘又称海堤、海堰,主要分布于江苏、上海、浙江和福建滨海地区,是沿海地区抵御海潮海浪侵袭、防止海岸坍塌以保障城乡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工程。其中,以浙西海塘规模最大,是历代各朝的修筑重点。
(一)海塘修建历程
早在汉代,钱塘江口已出现海塘。隋唐时期,浙江大规模修建捍海塘,江苏和福建等地开始修建防海堤。北宋后,随着江南地区经济中心的形成,加之受钱塘江口潮流变化的影响,修筑频繁,海塘结构型式逐渐发展。明代出现五纵五横鱼鳞石塘,清代出现鱼鳞大石塘,形成较为完备的海塘体系。明清两代对浙西海塘用力最多,由于潮势的变化,修筑地段的侧重有所不同,明代的修筑重点集中在海盐,清代集中于海宁。至今,许多海塘仍在发挥效益。
(二)海塘分布范围
钱塘江北岸海塘,又称浙西海塘,自杭州狮子山至平湖金丝娘桥,包括杭州江塘和海宁、海盐、平湖等县海塘,长137公里。该处位于钱塘江劲潮首冲,地势险要,历来为我国海塘工程的修筑重点。清代更是耗费巨资修建鱼鳞大石塘,形成坚固完备的海塘体系。
浙江海塘图(雍正十三年)
钱塘江南岸海塘,又称浙东海塘。其中,位于萧山、绍兴和上虞三县的塘工为江塘,东北自夏盖山至镇海则是浙东海塘。浙东海塘与北岸的浙西海塘遥相对望,共同抵御钱塘江怒潮的冲击。由于钱塘江口南岸有山,潮灾较轻,海塘工程规模较北岸小。
江南海塘,西北自长江口南岸江苏常州,经太仓,上海宝山、川沙、南汇、奉贤、金山,至浙江平湖与浙西海塘相接,延绵五百余里。江南海塘除少部分位于苏南外,主要分布于上海境内,是今日上海海塘的主体部分。
此外,福建省沿海十余县均有垦涂筑堤,广东省潮州、雷州和海南岛等地也有海堤。
杭州湾海塘略图
(三)钱塘江涌潮
嘉兴府海塘略图
浙西海塘所在的钱塘江口,地形呈喇叭口状,河口段有底部隆起的沙坎,河口横截面急剧收缩,使进入钱塘江的海潮易于产生巨大的潮位差,形成特有的自然景观——钱塘江涌潮,又称“暴涨潮”。这种涌潮来势凶猛,尤其是当月朔望大潮,潮波最高达3米,潮速约每小时20公里,台风季节潮头则可达8米以上,往往使滨江平原遭受严重的潮灾。
土备塘
为防御海潮侵袭,在钱塘江河口段和杭州湾逐渐建成系统海塘。早在汉代即有修筑钱塘江海塘的记载。隋唐宋时期,江南地区逐渐成为全国财赋之区,浙西沿海地区建成系统的海塘工程。明清时期,大力修筑海塘,改土塘为石塘,并改进海塘布置形式和塘身结构,使工程体系更为完备,工程技术大为提高。这些海塘工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有的至今仍在运用,且被誉为海上长城。
海宁盐官一线潮
(四)浙西海塘类型
海塘工程技术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发展。最早的海塘只是就地建成的土堤。宋元间,杭州及其附近的经济发达地区大量采用竹笼工和石囤海塘来护卫;明代砌石塘工开始在杭州湾前端海盐境内推广;清代潮灾集中于海宁之后,石塘开始向海宁延展。清乾隆时规模巨大的“鱼鳞大石塘”成为护卫杭州湾的主要塘型,传统海塘工程技术至此达到最高水平。
海宁老盐仓回头潮
1.土塘
土塘是我国海塘工程最早的结构形式,由于就地取材、费用节省和建筑速度快等优点,从古至今一直是我国海塘的主要类型。土塘的大规模建设始于唐代,浙西盐官捍海塘是代表性工程。
钱塘观潮(清麟庆《鸿雪姻缘图记》)
至清代,土塘的筑法逐渐形成一定规范。兴工时间:因夏季土松、冬季土冻,在此期间施工,塘身难以坚固,一般选择在阴历二至四月或八至十月间兴工。筑塘选址:如塘身近水,易遭潮水冲刷,宜于塘外留有滩地,滩地离海距离,各地不一。塘身筑法:底厚上薄,内外都呈坡状,外壁斜坡大于内壁斜坡,以使潮波消能,降低对塘身的冲击力。
有种土塘,其位置和功能不同于海水前沿的一般土塘,它修筑于海塘以内,并与之并行,即土备塘,又称复塘或复堤,约创建于明成化三年(1477年)。万历三年(1575年),海盐县建五纵五横鱼鳞塘时,在石塘以内加筑土备塘,并在二塘间开河一道,以防潮水漫溢石塘。清雍正年间修建海宁鱼鳞塘时,鉴于旧塘大部分坍损,在旧塘以内修筑土备塘70余里。
钱镠画像钱镠(852-932),字具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建者。钱镠在期间,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泄,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使两浙地区的经济逐渐得以发展
2.竹笼石塘
竹笼石塘是五代吴越时期(893—978年)吴越王钱镠在杭州一带海岸创建的。
梁开平四年(910年),吴越王钱镠在杭州候潮门至通江门修筑海塘。最初采用板筑法,即两侧以木板夹峙,中间填土夯实,筑成土塘,以防海水涨漫。当时强潮昼夜冲激沙岸,一旦海变,两岸大片土地很快就会全部坍入江中。因此,吴越王钱镠采用竹笼装石堆砌的方法修筑海塘,这是浙江有石塘之始。
竹笼石塘的修筑是于施工现场在竹笼内充填块石,层层叠置,各层竹笼之间用木桩贯穿。海塘之外植大木十余行,称“滉柱”,用来阻挡和消减波浪对堤防的冲击,保护塘脚不受冲刷。竹笼木桩塘的出现,不仅在海塘材料和结构方面较前有很大的进步,且开始采用消能防冲措施来抵御涌潮。
竹笼海塘工程示意图
3.柴塘
杭州古海塘及镇海塔
柴塘又名草塘,是用芦苇与土为主要材料的防潮工程。柴塘的修筑始于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
北宋年间,浙西海塘修筑渐多,钱镠的竹笼海塘法所费工料较多。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两浙转运使陈尧佐、知杭州戚纶改用薪土筑塘,即柴塘。柴塘用一层柴薪一层土相间夯筑而成,是黄河埽工在海塘建筑中的应用。柴塘法的优点是可就地取材,省工省料;且柴土相间,抗冲能力很强,适于地基软弱、承载力较低而潮流强劲的地段。缺点是费柴较多;且是临时性工程结构,需要经常维修;可御潮却不能防风,在大风的吹袭下,往往层层掀去。
尽管存在一定的缺点,柴塘法仍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海塘结构形式,使用至今。尤其在抢险工程中,因其简单易行但抗冲能力强的特点,颇受人们重视。即便在大规模修筑鱼鳞大石塘的清代,在地基特别软弱的地段,仍采用柴塘。今日,由于柴草来源减少,柴塘逐渐退出人们视野。
4.石囤海塘
石囤海塘的修筑始于元代,主要分布于盐官。
清代柴塘图(《海塘录》)
柴塘
盐官海岸为粉砂土,抗冲力极差,易于被潮流冲刷,导致海塘基础不稳而坍塌。元代,在钱镠竹笼海塘法的基础上,创筑“石囤木柜塘”,在以木桩捆扎而成的矩形木框内填以大石,层层叠砌石囤海塘在结构上与竹笼工同,但抗冲性能更好。
石囤海塘的功能在实践中得以验证。元泰定年间(1324—1327年),钱塘江北岸潮灾频繁,石囤海塘大体积的填石和块石间的缝隙,使之在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吸纳潮浪冲击方面独具优势。因而,明清以来重要地段的塘工被石塘取代后,石囤仍被普遍用作石塘的基础工程和消能护塘工程。
木柜
5.直立式石塘
鉴于柴塘费料多且需年年维修,北宋景祐年间(1034—1038年),工部侍郎筑石堤12里,自杭州六和塔至东青门。庆历四年(1044年),转运使田瑜、知杭州杨偕在原有石堤基础上修筑石塘2200余丈。迎水面用石砌成直立墙,逐渐内收,略有斜坡,以增加稳定性和抗冲能力;背水面附以土堤作帮衬;塘基外用竹络装石做成护坦,以削弱海浪冲击力;岸线设计成略有曲折的波纹形,以削弱潮流的冲击力。
北宋田瑜、杨偕直立式石塘
6.斜坡式石塘
与田瑜等人在杭州修建直立式海塘的同时,时任浙东鄞县知县的王安石在杭州湾南岸的镇海修建斜坡式石塘。创建于北宋的这两种石塘,都为后世所沿袭。
王安石所筑海塘为斜坡式石塘,又称“坡陀塘”。这种结构的石塘能够使潮水作用于单位面积的压力减小,适用于潮势平缓、波浪较小的地区,节省工料,砌筑容易。
北宋王安石斜坡式石塘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十三年(1477年)连续两年海溢,浙江按察司副使杨瑄仿照王安石的坡陀塘式,采用竖石斜砌,垒碎石于内,使成斜坡形的方法,在海盐修筑海塘。由于海盐潮势强劲,潮波的冲吸作用强烈,坡陀塘的表面砌石易被波浪卷走,其内部所填碎石易被潮流掏空,造成表面塌陷。十余年后,杨瑄所筑海塘逐渐倾塌,此后这种类型的石塘便很少用于浙西。
明代黄光升五纵五横鱼鳞大石塘
7.重力式石塘
明弘治元年(1488年),海盐县知县谭秀鉴于斜坡式石塘自身稳定性差等缺点,采用打基桩和条石纵横叠砌的方法,筑成直立式桩基石塘。海盐修筑重力式石塘自此开始。
明代杨瑄竖砌坡陀唐式
浙西海塘大多建于粉砂土、黏土海岸,地基松软,承载力低,抗冲性能差,在劲潮的冲击掏刷下,塘基易被掏空,从而引起上部结构的不均匀沉陷、断裂和坍塌等,谭秀所筑石塘既吸收了宋代田瑜等人直立式石塘的优点,又采用打桩基础和条石纵横错置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问题,是塘工技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海盐知县王玺对谭秀的砌石方法进行了改进,改“外纵内横”叠砌法为“纵横交错”砌法,使石块之间相互制约,整体稳定性增加;并要求石块尺寸一致,打磨平整,砌筑紧密,使潮水难以自石缝中渗入。王玺所筑石塘仅长20余丈,但历经多次潮灾而未坏,尤其是明嘉靖二年(1523年)秋潮泛滥百余里,沿线旧塘几乎全部出现问题,唯独王玺所修石塘完好无损,因而时称其为“样塘”。
明代谭秀重力式桩基石塘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浙江水利佥事黄光升研究分析了浙西海塘的问题症结在于“塘根浮浅”和“外疏中空”,在吸取谭秀和王玺筑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发明“五纵五横鱼鳞塘式”,使纵横叠砌的方法更为完备。
8.鱼鳞大石塘
清代是修筑海塘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朝代,尤其是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历朝所不及,而且乾隆六次下江南中有四次前往海塘工地视察,平常则以内阁重臣或封疆大吏亲自督办。清代海塘修筑重点在浙西,尤其是海宁,许多新的工程技术和结构形式在此得以应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鱼鳞大石塘。
清代鱼鳞大石塘吸收了明代纵横叠砌的方法,最早由浙江巡抚朱轼在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修筑于海宁老盐仓,长900余丈。
清代朱轼鱼鳞大石塘
塘身筑法:将长五尺、宽二尺、厚一尺的大石块斩凿平整,纵横交错砌筑18~20层,外纵内横;逐层叠砌,成品字形,每砌一层,外收四寸,内收一寸,使塘身外坡内陡。在石块的纵横侧立交界处,上下、前后凿成石槽,嵌以铁锭、铁锔,使塘石互相钩连,使之成为整体,在潮波冲击下不易散裂;石块合缝处灌以桐油或糯米汁,使塘身内部无缝水进出。
塘基筑法:先于地面开深二三尺,以见实土为宜。然后在靠海一面,用围圆一尺五寸、长一丈至一丈九尺左右的木桩深钉与土齐,各桩紧贴一起,就像马口中的排牙,因称马牙桩,以防御潮水冲刷桩缝;塘基面中部,前后再各钉马牙桩一路,共计四路。每筑塘一丈,每路用桩20根,四路共计80根。塘基面所余空间,钉梅花桩共计七路,每路用桩稍少,为11根,七路共计77根。最后用木夯把梅花桩间的土面夯实坚固。
鱼鳞大石塘经受了多次潮灾考验,雍正年间一次大的潮灾后,海宁县几乎所有的土塘、石塘都坍塌了,但朱轼的鱼鳞大石塘仍巍然屹立。此后,鱼鳞大石塘成为清代主要的海塘工程形式。乾隆年间,不惜斥巨资,将海宁县受潮流顶冲地段全部改建成鱼鳞大石塘。
(五)护塘工程
护塘工程是海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风潮强劲的地区。在长期的筑塘实践中,古代沿海地区的人民创造了各种类型的护塘工程。这些护塘工程中,有外护和内护之分。外护工程中,又有近护和遥护。就其保护对象而言,有护塘身和护塘根的,也有护坝和护滩的工程。修筑时,须根据各地潮势和滩涂等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护塘工程类型。
1.竹笼、木柜与埽草混合护塘工
木柜和竹笼都是古代常用的水工建筑构件,被称为“聚小石为大石之法”。作为海塘护塘工,这种柔性构件所具有的消能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
护塘消能工施工(《海宁念汛六口门二限三限石塘图说》)
竹笼盛石始于五代吴越王垒筑海塘。清康熙年间,用竹络、木柜法作为海塘外护工程。竹络一般长一丈左右,分为长与方两种形式,长者用于铺底,方者用以叠高。叠垒后,用大竹将各竹络连结为一体,络外密钉长桩,使不致坍散。
木柜也有长与方两种形式,一般排置于塘外十余丈。每排置五柜或十柜,则以长木将其贯连为一组;各组之柜,再用巨木加以牵连;如此,可在塘外排置数十里长的木柜。垒叠时,可层叠三柜、四柜,上下用长木贯连。每排叠一列,柜外用长木密钉入地,使无坍塌之患。木柜以品字形排列,近塘者稍高,依次降低。
以框架结构的木柜用作护塘,在水力的冲击下一旦散架,内填块石将被浪潮席卷一空。清乾隆以后以木桩、竹笼为主和埽草混合结构的护塘工逐渐普遍。这种护塘工,以木桩抵挡大浪的冲击,以柴草埽坝延缓退潮水流速度使之挂淤以护滩,利用材料各自的特点,实现了多重工程目标。
2.坦水工程
坦水工程主要用于保护塘根,尤其是潮势强劲的海宁地区。这里“潮与江斗,激而使高,遂起潮头,斜搜横啮,势莫可当。又潮退之时,江水顺势汕刷。苟非根脚坚固,塘身难保无虞”。因而,海宁塘工修筑,历来既重视塘身,更重视保护塘根的坦水工程。
清代以前,坦水多用块石堆砌。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大学士嵇曾筠创建鱼鳞大石塘时,因块石坦水易于坍塌,改用条石坦水。条石坦水的筑法:自塘脚向外铺砌坦水二至三层,里层高度可砌至塘身之半,向外逐渐降低,呈斜坡状。下用块石砌高,上用条石平砌。砌石之外,用长木钉排桩一至二列,加以固定。坦水工程对保护塘基免遭潮流冲刷具有很大的作用。至乾隆年间,海宁、杭州的石塘,除个别地段外,几乎全部建有条石坦水保护塘基。
清代坦水工程
3.挑水坝和盘头
钱塘江潮的强劲和主槽的极不稳定,造成岸滩冲淤变化较大。这种情况使得古代塘工技术不仅在塘身和塘基方面不断改进,且在挑水防冲工程技术方面取得较大成就。清代,挑水防冲工程得到普遍应用。
清代,挑水防冲工程主要有两种:挑水坝和盘头。
清代尖山石坝工程《两浙海塘通志》
挑水坝就是丁坝,主要用来挑出主流,保滩促淤,使塘岸不受潮流的直接冲刷。挑水坝横截海中,短者仅几十米,长者可达数百米。清代最著名的挑水坝工程是海宁尖山石坝(又称塔山坝)。海宁临海是一段呈弧状的海岸线,海潮迅急奔驰,直冲海岸,致使此段海塘屡建屡毁。海宁城东南海岸有尖山耸立,尖山之对面有塔山位于海中,二山之间为潮流所经,主槽深达三四十丈。为保障海宁海塘安全,相传元末明初刘基在二山之间建坝,拦断潮流,后损坏。雍正十一年(1733年),直隶总督李卫等人查勘海塘时,提出重建尖山石坝工程。次年,由总理海塘副都统隆升主持开工。历时6年,于乾隆五年(1740年)建成。尖山石坝长约800米,分别以尖山和塔山作为天然的坝根和坝头。修建时,以标杆定位,然后抛石,最后砌竹笼。为便于施工,还在尖山以西文武庵附近先筑鸡嘴坝一道。尖山石坝伸入激流,既堵塞了尖山水道,又挑溜南趋,保护了尖山以西十余里海塘不受潮流顶冲,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清代草盘头
盘头又称挑水盘头,状如半月,靠筑于海塘迎水面,分为草盘头和石盘头。草盘头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时涌潮顶冲海宁东塘,浙江巡抚李卫修筑盘头草坝5座,使水势稍缓,并引涨沙渐淤。草盘头的筑法:周围签钉排桩,中填块石竹笼,使深入软泥之下,作为底脚,上压埽料,再以长木深贯其底。每座草盘头高约三四丈,外围长三四十丈,内直一二十丈不等。盘头也有用条石环砌而成的,称石盘头,形状与作用与草盘头相同。草盘头创制以来,就被广泛用于潮流顶冲堤段,往往多做盘头密集布置,挑溜御冲效果显著。
4.护滩工程
海塘塘外滩涂的广狭,对于海塘的安危至关重要,所谓“守堤必先守滩”。护滩工程的作用是通过护滩促淤来保护滩涂、保护坦水,进而巩固塘基。
护滩坝的筑法有二:①在滩的最险地段,紧靠低潮位的水边筑坝,内外钉以排桩,内填碎石;②在次险地段,于距水数尺处筑坝,中钉排桩一行,排桩内外垒石,中高而内外均呈斜坡状。护滩坝宜宽不宜高,潮至没于水中,潮退仍见,次第停淤。
除工程护滩外,还有植物护滩法,即在塘外滩地上广植芦苇和蒲草,下有根系固沙,上有枝干杀潮促淤,是一种费省而成效高的护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