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实用技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章 穴位

一、穴位概述

腧穴(经穴、穴道)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聚集于体表之所,是治病的关键所在。小儿推拿常用腧穴有经穴、经外奇穴、经验穴、阿是穴,还有部分是小儿推拿所特有的,称特定穴。这些特定穴以点、线、面状分布,是一般针灸书中未载入的。这些特定穴位的命名是有一定依据的。如《厘正按摩要术》说:“人身之有脐,犹天之有北辰也,故名曰天枢,又曰神阙,是神气之穴,为保生之根。”这说明此穴在人体中的重要性。有的以脏腑命名,如心经、脾经、大肠经、膀胱经等,说明这些穴位与相应脏腑的关系密切;有的根据解剖部位命名,如五指节、四横纹、脊等,这给穴位指出了精确部位;有的根据五行命名,如脾土、肺金、肾水;有的根据形态山谷河流命名,如山根、洪池、天河水等;亦有以动物名称命名的,如老龙、百虫等。了解这些命名特点,不仅能加深记忆,也有利于对症治疗。
1.小儿推拿取穴定位的方法
人体腧穴的位置在体表是固有的,取穴的准确与否,可直接影响推拿的效果。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腧穴的位置及取法,如《备急千金要方》所说:“(穴位多在)肌肉纹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这说明穴位多数定在肌肉和骨节之间的凹陷中。《灵枢·骨度》就是以这些体表标志为依据,将人体各部的长度和宽度测量为一定的分寸,来确定腧穴的位置。此法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同样适用于小儿。
(1)体表标志:
一要注意五官、毛发、乳头、脐、爪甲等定型标志,如两乳之间取膻中。二要注意肌肉及关节在活动后出现皱纹及凹陷等动态的标志,可有助于按取穴位,如听宫、听会在耳前骨上,开口有空取之。
(2)骨度分寸折取法:
是指以体表标志为基础,在指定的部位上折定等份度量取穴;是将小儿不同部位之间长度或宽度折为若干等份,每一等份标为1寸,以此作为量度穴位的标准。按患儿本人一定部位的折量依据,所以不论高矮、胖瘦、男女等均按这个标准测量。此法为腧穴定位的基础原则。
1)中指同身寸法:
以患儿中指中节内侧两端横纹间为1寸。
2)四指同身寸(又名一夫法):
以患儿食、中、无名、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常用于下肢、腹部。
3)目前常用的按体表分部折量的分寸:
前后发际为12寸,两乳突之间9寸,两额角之间9寸,两乳头之间8寸,剑突至脐8寸,腋平线至第11肋为12寸,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5寸,两肩胛骨内侧缘为6寸,两髂后上棘之间为3寸,腋前横纹至肘横纹9寸,肘横纹至腕横纹12寸,耻骨联合至股骨内上髁为18寸,股骨大粗隆至膝中为19寸,膝中至外踝16寸,胫骨内侧髁至内踝中为13寸。这里需要说明,以上所说的骨度并不十分准确,只是为方便折量取穴。
(3)简便取穴法:
此法是小儿取穴常用的一种方法,如两耳尖直上交会处取百会,两手虎口交叉食指端取列缺,中指末节取心经,手掌中央取内劳宫,拇指螺纹面或拇指第1节桡侧缘取脾经等。
2.小儿推拿取穴的基本规律
(1)局部取穴和特效穴:病在何经就取该经的腧穴治疗。如胃痛取中脘,腹泻取天枢,婴儿瘫在下肢的主要选腰及下肢穴;特定穴不在经上,如太阳、太阴、至阴等。
(2)邻近取穴:在患处的附近部位取有关的腧穴治疗。如遗尿取次髎,目疾取风池。这种方法除了加强疗效,也可单独使用。
(3)远端取穴:在发生疾病部位的远距离处取穴。如腹泻取大肠,血虚取脾经,腰背疾病取委中,发热取涌泉或退六腑或水底捞明月等,头痛取膊阳池等。
(4)近几十年,我们将中药的药对、药组理念用于推拿配伍施术中,称为“术对”、“术组”。这样做便于临床应用及学生学习记忆,也便于推广。即将临床推拿的穴位,2个或3个以上按功能顺序配伍在一起,类似中药的“药对”、“药组”,是推拿处方单元的一种简化表述法。
例:常用术对
(1)滋阴“术对”:补肾、二马,有加强滋阴作用。
(2)健脾“术对”:补脾、乙窝风,有健脾、温中和胃、增进饮食作用。
(3)助气活血“术对”:补脾、三关,有助气活血、通瘀散结、通经活络、改变皮温或改变面色的作用。
(4)清腑热“术对”:清肺、退六腑,有引肺热下行、凉营退热、消肿、润燥通便作用。
(5)解表“术对”:小天心、乙窝风,或小天心、二扇门,有透表发汗、解肌润肤作用。
例:常用术组
(1)安神镇静、镇惊“术组”:揉小天心、分阴阳、补肾水、大清天河水。
(2)解表清热“术组”:小天心、乙窝风、补肾水、清板门、分阴阳、清天河水。
(3)运脾“术组”:清补脾、逆运内八卦、清四横纹。
(4)大病、久病全身虚损扶正“术组”:补脾、三关、补肾、二马、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揉肾顶、捏脊。
3.常用配穴法
(1)俞募配穴法:
俞穴在背部,是经气输转的部位;募穴在腹部,是经气聚集的处所。五脏六腑各有俞募穴,凡一脏腑有病,即可同时取某一脏的俞穴和募穴进行治疗。例如:积证,可以捏脊,重提背部的脾胃俞配合摩胃的(募穴)中脘;咳嗽捏脊可重提肺俞,配合揉膻中等。
(2)五行配穴法:
按照五行生克的规律,结合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进行配穴,如肺虚患儿,多汗少气,则可补脾经、揉肾顶。因脾属土,土能生金,土为金之母,这就是虚者补其母的意思。《幼科铁镜》卷二中提到:“脾土为一身之母也,有脾土而生肺金,肺金生肾水……此五脏相生之序也。”又指出:“肝木克脾土,脾土克肾水……此五脏相克之序也。”书中又提到:“不明五脏生克道理,则治病兼补兼泻之法从何而施。”五行配穴法在临床上仍为常用之法。
(3)五行规律取穴:
运用五行相克、相生、胜负选取穴位。如:
1)肺虚证取穴

处方:补肺、补脾、补肾、泻心经(时间根据病情而定)。
2)肺实证取穴

处方:清肺、平肝。
(4)归经取穴:
根据各类疾病的症状,归属于一经加以治疗,或用表里关系治疗,称归经治疗。如一系列消化系统症状选用脾胃调理。
(5)急救取穴
1)昏迷不醒用醒神开窍法:取十宣、合谷、人中、仆参等。
2)抽搐、止抽:取前承山、后承山、膝眼、委中、精宁、威灵等。
(6)治本法:
根据辨证施治选用治则(以扶正为主,如补脾、三关、补肾、二马等)。
4.处方的基本规律及手法特点
(1)处方是穴位通过一定的组合形式而成,包括独穴方和复穴方。
独穴方:一般用一个穴,治一个病称独穴方。只要辨明病症,用独穴长时间进行治疗即治愈,如呕吐推天柱骨10分钟。
复穴方:一般用两个以上穴治病称“复方”,包括主穴和配穴,是在辨证立法基础上选用适宜的穴位,指定次数或时间组成处方。主穴是对主病、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穴位,一个处方中必须选定一个针对性穴作主穴,以解决主要矛盾。如脾虚泻,大便时好时坏,面色苍黄无泽,体瘦乏力等,可选补脾土为主穴,另可加外劳、逆运内八卦、清四横纹、清大肠(或补)、推上七节骨等为辅穴。这样配合组成加治疗时间,既相辅相成,又可增强疗效,同时又能扶正。
(2)手法特点:要轻柔相兼,多与成人推拿手法相似,但有些是特有的,还有以复合手法出现(成套的),如按弦走搓摩等。
(3)处方(复方)的组成:一组完整的处方应由以下要素组成:手法/操作形式/作用+穴位+次数/时间。如:补脾经100次,推三关3分钟,退六腑2分钟。这组处方中,脾经、三关、六腑为穴位;补为作用,推为手法,退为操作形式;加上各穴位的操作次数或时间,即组成一组处方。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穴位前只有手法、操作形式或作用中的一项,但因为手法、操作形式与作用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所以其又隐含了其他两项。如补脾经,其作用为补,手法为推,操作形式为将小儿拇指屈曲向里推。若为清补脾经,则其作用为平补平泻,手法为推,操作形式为将小儿拇指伸直向里、向外来回推。
(4)处方的时间:前人多用次数计算,现在用分计算,一般速度快慢为180~250次/分钟;可根据自己的速度折数。一般1周岁以内婴儿单穴推1~2分钟左右;幼儿2~3分钟或根据病情增减。另外,临床上推数只作参考,根据经验如解表穴只要推到(有汗)黏腻感即止,不拘推数或时间。
按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