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开春饭
顺美加入姊妹会的事情,要在今天三个家庭的大聚会上,由三姊妹正式举手表决了。
年后三姊妹家族成员的第一次全面聚会,是在大姐刘桂花家里举行的。多年来三姐妹家有个不成文的习惯,就是每年二月底三月初的时候,要挑个闲暇日子,三个家庭的大大小小聚集在一起,吃个热闹的开春饭。这顿大锅饭每年由三姐妹轮流做东,今年是轮到在大姐桂花家来聚餐。
刘桂花的家在黄豆镇的松树洼村,距兰花家约有十五里的路程。相比之下,玲花所在石塘村离桂花的家要更近些,她们之间只有七里地远。所以当兰花和王槐林带着宏乐到达松树洼的时候,玲花和男人蒋友生都已早早地候在桂花家里了。蒋友生和大姐夫朱传海坐在门前院场里的一条木板凳上,正抽着烟闲聊。玲花则和桂花则蹲在屋后一角的阴凉处择菜。
这是农历三月上旬的一个晴暖的上午。清明节刚过,满山遍野绿油油的一片。碧绿的麦苗和金黄的油菜花地将村庄围裹起来,微暖的和风吹来,让整个松树洼小村都弥漫着一股松软而甜润的气息。家家户户的土墙上,闹哄哄的蜜蜂扑腾着翅膀在洒满阳光的墙洞里爬进爬出,麻雀、百灵和灰喜鹊叽叽喳喳地在院子竹篱笆上跳来跳去。院角的柳树下,一只上了年岁的老黄年卧伏在地上半眯着眼睛磨叽着牙板反刍,偶尔会打出一个很响的喷嚏,把枝头的鸟儿们吓得一阵扑愣愣乱飞。
桂花家的房屋是三间土墙小瓦房,桂花的婆婆带着大女儿紫红住在西边一间,桂花夫妇带着大儿子青虎、小儿子青虎住在东边一间,中间一间是招待客人和全家吃饭的堂厅。另外在东边正房的外侧搭了个小披间做厨房。这差不多是这里乡村人家共同的房型格局。
桂花和玲花在屋后一边择着菜,一边说着去年田里的收成,和一些熟悉的人和事。之后玲花就说到了王顺美,说王顺美如今享着金德水的福了,她手边也有了些闲钱。玲花凑近桂花的耳边轻声说,顺美也想加入姊妹会来着。桂花听着就说:这顺美毕竟是外人啊,怎么能掺和进来呢?
玲花看了看门前说:顺美是兰花的亲姑子啊,人也老实可靠。她现在有闲钱,拉她进来,我们相互之间都方便些啊,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了。再说咱们不用也白不用啊。
桂花就笑了:就数你鬼精鬼精的,这姊妹会也是你透露给顺美的吧。既然是兰花的姑子,就看兰花的意见了,她要是点头同意了,我也没啥可说的。
玲花点头说:嗯,大姐,你只要不反对就行。
姊妹俩接着就说到紫红的婚事上。这件事才是今天家宴的公开主题。紫红是桂花的大女儿,十九岁了。紫红是个特别实诚和单纯的姑娘,表面上看起来话语不多,但在乡村小姐妹中,却是常有着大胆想法和出格行动的女孩子。紫红长得还算标致,乌黑的眼睛挺直的鼻梁,鸭蛋形的脸上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酒窝,一条黑漆漆的大辫子从颈脖拖到了腰间甩来甩去。乡村的姑娘长大到十八、九岁,就开始有人惦记着提亲了。近期就有媒婆陆续上门来找桂花,想听听桂花的口风。听桂花的口气,她也想早点把紫红嫁出去,最好是附近的人家,因为紫红的两个弟妹还小,紫红嫁在附近,遇着农忙时女婿家也能有个照应。媒婆来回跑了两趟,结果朱传海夫妇就相中了离松树洼二里地外梅村的一户大姓人家的男子,也就是松树洼村书记的小舅子。这人年纪比紫红大了五岁,但倒也老实本分,做田地里的庄稼活是个好手。桂花和朱传海商量了下,就把亲事应了下来。
紫红却不愿意了,她有自己中意的人。说起这个小伙,也和她二姨刘兰花有点关连,准确地说是和王槐林有亲戚关系。他是王槐林同村同族的一个远房堂侄王延坤。这事王槐林并不知晓,倒是兰花对紫红和王延坤的事情有所耳闻。说心里话,王延坤这小伙人还不错,要模样有模样,要文化有文化,还是个高中生。但就是家境太寒酸了,孤儿寡母。兰花觉得王延坤和紫红是天生的一对,但又怕她嫁给王延坤会吃一辈子苦。但这事她就也偶尔想想而已,紫红的婚事她也没太上心,因为这事毕竟还没提上姊妹们间的议事日程。她最近听说紫红提亲了,是个家境殷实的人家,觉得那样也不错。至于紫红和王延坤之间的小绯闻只不过是两个年青人闹着玩儿,八字还没一撇呢,说明不了什么。
今天在来松树洼的路上,兰花就和王槐林提起紫红的婚事了。兰花说:当家的,咱家今年得准备一份大礼了。
王槐林点点头说:是呀,紫红看样子今年得嫁出去,这份嫁妆得早作准备喽。
兰花说:看样子,今天的午饭上,大姐就会跟咱们提起这门亲事。听说男方是梅村的一户人家,家里情况不错,紫红嫁过去不会吃苦的。说到这里兰花扑哧一笑说:前阵子我还以为紫红会嫁到我们芝麻埂,跟我们作邻居呢。果然年轻人之间闹着玩,是不能作数的。
王槐林惊讶地问道:嫁到我们村?那是谁啊?
你呀,只知道埋头干活,啥也不懂。兰花揶揄着说:是你的大侄子王延坤。
延坤?王槐林愣了一下说:这事儿我真的不知道。
前阵子两个人好着呢,我也是听别人说的,现在紫红已经提亲,两人应该分了吧。兰花说。
哎呀,延坤真是个好孩子啊,还是个高中生,只可惜被这家庭成分拖累了,谁愿意把闺女嫁到地主分子家啊。王槐林叹口气说:虽然现在这地主的帽子摘了,但家里还是寒酸啊,紫红要是嫁了他家,这日子怕也是难过。
是啊,前阵子眼见他们俩好着,我心里也是为这事愁着呢,我也不希望自己亲侄女嫁到芝麻村来受苦啊。兰花说。
紫红是在一次镇上赶集的时候遇见王延坤的。那天,紫红拿着家里的红薯到黄豆镇上去卖,偏偏遇上一个不太识数的镇上老婆婆。老婆婆手里捏着钱要买紫红的红薯。她挑好一堆红薯交给紫红称了,然后两个人开始算账。紫红是读完小学毕业的,这些账她还是算得很麻利。但这个老婆婆却是跟紫红纠缠起来了。她跟紫红不停地唠叨,说是紫红算得不对,在诓她的钱,急得十八岁的紫红眼泪都快流下来了。
紫红说:老奶奶,这红薯是三分五钱一斤,一共是十斤二两,十斤正好三角五分,二两我就不要钱了,我收你三角五分。
老奶奶说:姑娘,你刚才不是说三分五一斤,一毛钱三斤嘛。三毛五按说你得给我十斤半嘛,所以你还得欠我三两呢。
紫红说,老人家,刚才你是要买一毛钱的,我给你三斤,那是一毛五厘,五厘没法要你的钱啊,所以就算了啊。现在你买了这么多,十斤多呢,我仍然是按三分五厘算的啊,没诓你的钱。
两个人在一起争论着,老人喋喋不休的吵嚷着。紫红简直没有办法,她着急地想要哭了。
这时候走过来一个白白净净的年轻人,他从地上的红薯堆中拿起一只小的红薯塞给老人说:老奶奶,你不用吵了,现在够了吧。
老奶奶满意地对着年轻的小伙子笑了,直说:这就对了,对了。还是你这个小伙子做事公道。说完就笑着提着红薯走了。
年轻人又对紫红说:老人家就是想沾点小便宜嘛,你给她一点好了,自家产的东西,没必要和她争论的,你还要继续卖红薯呢。
紫红也笑了,说:是呀,刚才被她一时闹腾,我就只顾着跟她解释说理了,没想到她只是多要个红薯。
小伙子说:赶紧做生意吧。时间也不早了,从你们松树洼到镇上路程也挺远的,早点卖完早点回去,省得摸黑走夜路啊。
紫红惊讶地问道:咦,你怎么知道我是松树洼的呢?我可不认识你呀。
小伙子指着自己的脸说:朱紫红,你敢说你不认识我?
紫红睁大眼睛说:是呀,我真的不认识你啊。
小伙子笑了:你以前不是常去芝麻埂你二姨家去玩嘛,对不对?
你知道我二姨刘兰花?你是?紫红的脸瞬间红起来,她真的记不起这个小伙是谁了。
我是你二姨父王槐林的堂侄儿,王延坤啊。
王延坤?哦……,是你呀。紫红终于想起来了,只是眼前的男孩子变化太大了。
小时候,她到二姨兰花家去走亲戚,经常会遇见他。但几年不见,他就脱胎换骨长成一个皮肤白皙斯斯文文的小伙子了,以前瘦弱的小男孩已经变成面前的英俊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