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蔠葵·中馗
终葵辟邪,名扬四方。事物一出名,比附者蜂起,这是古今常理,好比目下名牌商品之有仿冒一样,凡是形状近似椎的东西,都可叫做终葵。比附、仿冒的特点,力求避免完全照搬本字,大多巧用同音变形之法,加以命名。于是,植物中就出现了“葵”和“中馗”。
这两种植物著录于《尔雅·释草》。原文分见二处,一处说:“葵,繁露。”意思是,葵也叫繁露,实际恐怕正好颠倒过来,原名繁露,后来也称葵的吧?晋人郭璞注释:这种植物大茎小叶,花紫黄色。据清人郝懿行《义疏》,此草叶圆而剡上(上端锐利如削),如椎之形,故名。郝氏还说,如据郭注,葵很像西番莲,茎高大,叶小于掌,花大于盘,深黄色,中有紫心,子如松子之形。
另一处说:“中馗,菌。”郭注说,这是一种地蕈,其状如盖(伞),“今江东名为土菌”,可食。据郝氏《义疏》考证,有两家说法,稍见异同。一说土菌是指地蕈、鬼伞之类的东西,凡蕈生树上及树根的,多可食;而生平地的,湿热所蒸,有毒虫盘踞,食时就得小心[1]。明末新安潘之恒(1556—1622)把这种土菌直接称作“钟馗菌”,一名仙人帽(按钟馗有“钟仙”之称),因为“此菌钉上若伞,其状如钟馗之帽,故以名之”[2]。这是以明末人对钟馗的见闻来理解、附会,与“中馗”原菌名的含义有差距。钟馗帽何以似伞,也不可解。又一说,地蕈闻雷即生,色白如乳脂的,可食。清代萧山人王端履的记载就更具体些,他说这种地蕈,他家乡每当雷雨之后,遍地皆生,当地人相诫说,吃了要中毒的,也有人冒死去品尝一下,据说其味最鲜。杭州云栖一代的地蕈,出自竹根,寺僧们多选采烹制供客食用[3]。
繁露和地蕈一草一菌,并非一物,它们之所以有葵、中馗同音异字的名称,都因为其形似椎。从命名心理看,还想借辟邪的光,这也不在话下了。中馗原有“鬼伞”之称,又说含毒慎食,终于证明其味鲜美可以食用,这里多少透露了命名的本意,神秘地保证并无毒性。
有否将钟馗的原始形态入画的呢?有。这里我要介绍一下清代著名书画篆刻家赵之谦(叔)所作的一幅奇特的画。这是一开册页,绢本着色,内容分两部分:右半部分题:“终葵,椎也。戏画椎形。”画着两种椎的全形,一种形近上尖下方的大圭,细长的颈端置一方形物;另一种极似货郎鼓,头部圆形,上、左、右各有三环,柄细长,下端则为方形物。这一构思竟与汉墓大傩壁画中侲子用的大鼗之形极为相像,我们不能不猜测画家是潜心研究过“椎”的造型发展历史的。旁题:“此申两椎全形。”申,指以意引申补全,实际含有创造的意思。那左半部分,一共画了三种菌子,一圆形,反面细褶条形;一状似破伞;又一画其小者。下端题“中馗菌”,“壬申端午日写”。这幅页册画是赵氏在同治十一年(1872)端午节所写,属晚年的墨戏[4]。
(清)赵之谦《中馗菌》(绢本,32.5×32厘米)
赵之谦将终葵椎与中馗菌画在一起,并且是在端午节应景而画,我认为取二者形似之意少(从画上确实看不出二者有什么共同之处),而着眼于辟邪的共同功效,恐怕是主要的。画家不写人们熟悉、世俗流行的钟馗像,异想天开地画其原始形态—让钟馗显原形,确是赵之谦避熟高明的一招,要说有什么言外的意趣,那是:辟邪之方常在,何必老是劳驾庞然大物的尊神呢?
[1] ( 清)郝懿行: 《尔雅郭注义疏》,《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87册,卷下“释草第十三”。
[2] (明)潘之恒: 《广菌谱》,载于明陶珽编《说郛续》,《续修四库全书》第1192册,卷四十一,页188。
[3] (清)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齐鲁书社,2001年,卷十一,页1818。
[4] 赵氏所画这开册页六十年代曾由上海朵云轩彩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