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月有关的字
在古典诗词中,月亮是出现最多的意象之一。李白的《古朗月行》里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多像小孩的口气——天上挂着什么,是白玉做的大盘子吗?是不是王母娘娘的梳妆镜突然跑到夜空上去了?真是充满了童心和想象力。诗词中的月亮是美丽的,而跟月亮有关的一些汉字同样饱含着诗意。
《荀子》里说:“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古代人不晓得月亮本身是不会发光的,他们认为白天是太阳在发光,晚上则是月亮。所以将这两个天体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会意字“明”()。不过也有人觉得这样造出来的字意思虽然明确,但不够浪漫。所以你看,甲骨文“明”还有另一种写法(),左边是一轮明月,右边是一扇雕花的窗户,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屋内。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一下窗边坐着一位美丽的女子。她可能是曹植诗里那位哀怨的妇人,“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也可能是李白笔下那名宫中少女,“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又或许是杜甫那远在鄜州,独自赏月的妻子,“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从这个“明”字里,我们尽可以想象出各种清丽的画面。
甲骨文中的一个字和“月”长得很像,唯一的区别是少了“月”字当中的那一小竖,这个字就是“夕”()。“夕”“月”原本同源,后来才慢慢分化开。《说文解字》里说“夕,从月半见”,翻译成白话文就是王洛宾创作的一首歌的歌名——《半个月亮爬上来》。黄昏时候,月亮刚刚出来,半隐半现,就是“夕”。《诗经》里有一首描绘黄昏的诗,写得极美,其中有一句是“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太阳落山了,牛羊要回家。这个意象被后来的诗家不断地描绘,王维的“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陆游的“桑竹成阴不见门,牛羊分路各归村”都是从“日之夕矣,牛羊下来”这句诗化用而来。
月亮接着往上爬,渐渐到了夜晚。篆文“夜”()是个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右边是代表月亮的“夕”字,这是表示意思的部分;左边表示发音,是甲骨文“亦”字()少了一个点,“亦”与“夜”的古音十分接近。一个夜晚过去了,第二天另一个夜晚又会来临;今天月亮落下去,明天它还会爬上来。这样往复,似乎永远没有止境。所以先民用月亮与月亮的叠加表示时光久长,这就是甲骨文“多”字()。
代表月亮的“夕”和“卜”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外”字。为什么在月亮底下占卜是“外”呢?在商代,占卜是人类与神灵沟通的重要方式。占卜时,先要灼烧龟甲或兽骨,再根据烧后裂开的纹路进行吉凶判断。占卜是重要的仪式,一般在白天进行,白天光线好,人的头脑也清醒,不容易出错。只有遇到了万分紧急的事情,等不及天亮,才会在夜晚进行。日光底下卜卦是常例,月光底下卜卦自然就成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