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故事(中华文化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农历每个月的十五或十六这一天,月亮最圆,古人管这个月相叫“望”。“望”做动词时和满月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原来在这一天,地球处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夹角刚好180度,太阳从西面落山时,月亮正好从东面升起来。地球上的我们能看到完整的圆月,不过太阳和月亮却一个在西一个在东,相隔甚远,所以这一天就称“望日”,月亮和太阳遥遥相望。

“望”这个字在甲骨文里就有了,而且造得很有诗意()。“望”的中间是个“人”(),他侧身而立,垂臂弯腰。“人”字的上面是一只竖起来的大眼睛,就是“臣”字()。人在睁大眼睛的时候,眼睛看起来才是竖着的,所以“臣”字的本义为怒目直视,后来借指奴隶,又由奴隶引申为听命君主的官僚。这个站立的人睁大了眼睛,他的脚下还踩着一个凸起的东西,可能是一个土堆、一方巨石或者是某座山头。我们当然不晓得几千年前的这个人站在高处,举目远眺究竟是在看什么。或许是在欣赏一片旖旎的风光,或许是在等待家人放牧归来,又或许是在仰望十五的那轮明月。还有民间流传的望夫石的故事:丈夫远行从军,妻子思夫心切,便登山遥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化为坚硬的石头。唐代诗人刘禹锡根据传说写了一首《望夫山》:“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每次读到这几句,我脑海中浮现的就是甲骨文中那个瞪着眼睛,怔怔看向远方的“望”字。

字典里常常会这样解释“望”字:“望者,看也。”可“望”与“看”是一回事吗?它们可以互换吗?唐诺在《文字的故事》中引用了诗人博尔赫斯的观点,很有道理。他说:“尽管我们在字典辞典里总是看到诸如‘望者,看也’这样的解释方式,但事实上,每一个字都是独一无二的,并没有任何两个字存在着完完全全的替代关系,没有任何一个字可以百分之百重叠在另一个字上头,因为每一个字都有它不同的造型长相,不同的起源,以及最重要的,在长时间中的不同遭遇。”正是因为历史遭遇的不同,每个汉字都有它独特的记忆和温度。就拿“看”和“望”来说,我们在甲骨文中找不到“看”字,篆文中“看”字()上面是一只手,这只手遮住了刺眼的光线,下面是一只眼睛,在认真地凝视。如果说“看”是一个动作的话,“望”就是一连串的动作:登高、踮起脚尖、睁大眼睛,而且“望”字里还包含着一种期盼等待的心情。

我们再来看看楷书“望”字,人、眼睛和山坡都不见了。“望”从一个会意字被改造成了形声字:左上角的“亡”和下面的“王”都是声符,只有右上角的“月”还保留了“望”的一些古意。古人没有丰富的夜生活,一轮明月就引得他们驻足眺望。李白说“卷帘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是借明月说相思;苏轼感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借月亮谈哲理;《红楼梦》里贾雨村落魄之时也对月抒发胸臆,“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诗句中已显露出飞黄腾达之兆。现代都市霓虹闪烁,月光不再如古时明亮,加上现代人晚间的娱乐项目众多,大概也没了望月的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