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约公元前2800年)
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本书
能够像中国古代的卜书《易经》那样
呈现并影响了孕育它的文化。
《易经》被认为创作于约公元前2800年,是现今依旧为人使用的最古老的文本。虽然其起源被神话传说所笼罩,不过人们普遍认可卦图的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2800年,文字部分能追溯到约公元前1000年,哲学性的评注则应追溯到约公元前500年。卦图被认为由伏羲所创,他从乌龟背部的斑纹得到灵感创造了六十四卦图,这也构成了《易经》的基础。
许多世纪以来,它一直被称为《周易》,直到公元前136年,汉武帝命其为五经之首,改称其为《易经》。《易经》是一部用来占卜或测风水的书,其占卜方法是先将占卜工具(最初为蓍草茎)抛到地上,再利用卦图来解释其所构成的图案,基于《易经》的文本赋予其意义。
约翰·布洛菲尔德1965年译本,正好赶上新兴的、欲向东方世界寻求精神意义和指引的反文化运动
尽管作者未知,《易经》中的文字部分被认为起源于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前771)。起初只作为一种占卜和解释吉凶方法的《易经》,因增添了哲学性评注《十翼》,而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意涵。
《十翼》中最为精粹的部分是“传”。它擢升了《易经》的精神意义,将其形容为“宇宙的缩影和对变化过程的象征性描述”。任何参与到《易经》精神体验的个人,都能领略到宇宙运转的深层模式。
《十翼》历来被归为孔子所作,这使得整部作品更为庄重,确保了其从汉朝至唐朝以来的重要地位。
《易经》为中国两个相互竞争的精神传统——儒家和道家——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认识,两者也都根植于《易经》。它认为有两种相互对立的原则在相互作用:一种是消极、阴暗和女性化的(阴);另一种是积极、明亮、男性化的(阳)。这两者的相互作用影响了世间万物的命运,两者的调和又孕育了其他的造物。经文在构成《易经》的六十四种爻辞间,考察了阴阳相互作用的无限动态。
其哲学据说包含了三种基本概念:变通、思想和决断。此三者可以表明一件特定的事是会带来福还是祸,会令人懊悔还是蒙羞。《易经》强调个人日常生活中谨慎、谦逊和忍耐的重要性。它提醒读者困难之后总会伴随着成功,艰难险阻往往是日后取得成就的必要条件。
1911年,最后一位帝王在辛亥革命中逊位,中国成了一个共和国,《易经》也不再被视为中国主流政治哲学中的一部分。然而,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却非常痴迷于《易经》,并且向大众介绍了一本极具影响力的、由卫礼贤于1923年翻译的德语译本。这本书在19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中被人重拾,对包括赫尔曼·黑塞和菲利普·迪克在内的20世纪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加注版本的《易经》出自公元12世纪。此时,它已经被重新定性为一本卜书,而非哲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