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人文中国是继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法律学院合作开设的法治中国课程后,由我校原人文学院(2017年5月改名为“传播学院”)开设的又一门旨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全校公选课。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底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精神呼唤。
时代精神要在全民族中张扬,民族精神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重铸。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曾指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文化根基和价值支撑,就在于“把根留住”。中国梦不是空想,原因之一,其梦有根。根,维系于民族精神,滋润于“慎终追远”。无论历史多么遥远、岁月如何蹉跎,无论社会怎么变革、如何转型,都不能除了根、丢了魂,都必须把根留住。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从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到对制度文化的批评,时至今日,重树文化自信仍是有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仍然有人怀疑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更不必说中华文化具有的世界意义,某些西方政治家甚至讥笑我们“只生产物品,不生产思想”。毋庸讳言,习惯向西方学习,照搬国外经验,缺乏文化原创的自觉,在中国的确存在,而且具有某种普遍性。这种思维惯性阻碍了我们形成应有的文化自信,使我们失去了“发现美的眼睛”而变得妄自菲薄。但是,放眼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上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国际地位的巨大提升,14亿人民生活的显著改善,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这些“奇迹”都是在不断延续着的中国文化的支撑下取得的,这也就是对我们自己的文化抱有自信和希望的根本所在。
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作为具有世界影响的负责任大国,中国有必要在自知和自信的基础上将“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美美与共”等普遍价值,精彩纷呈、独具魅力的中国文化样式,传播给全世界全人类。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高校,让大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接受中华文化基因的熏陶,热爱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继而走向世界,能够“讲好中国故事”意义深远而重大。
我们深深地感到,在青年学子的课本里,应该把中国古代经典留住,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激活我们的文化基因,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古为今用,可以增强我们民族内心的动力、强身壮体的抗体和慎终追远的定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大学教育的真正使命是回归本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我校也与时俱进,对接社会需求、把握教育规律,为解决学生全面发展与专业培养之间的平衡问题,学校党委在广泛调研与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决定于2017级法学专业本科生中试行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现已在原人文学院与法律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了以我校第一任校长、新中国第一任司法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时任司法部部长为民主爱国人士史良先生)、著名法学家、书法家魏文伯先生名字命名的“文伯书院”,旨在通过一年的书院学习,依托“导师制”“社区制”等通识教育、全人教育培养机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以人为本的成才体系,培养综合素养高、专业知识过硬、学习实践能力强,堪称“社会中坚、专业精英”的青年人才。
传播学院为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主动跟进中央和上海市委部署要求,积极响应我校书院制改革下的通识教育、全人教育推进工作,以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思路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为此,学院党政班子花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整合新闻学、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管理等不同学科的13位优秀教师、专家、学者,结合专业特色,通力合作,撰写讲义、集体备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系列讲座类“思政课程”——人文中国公选课。
中国文化内涵深厚、博大精深,既有物品文化,如熊猫、茶叶、餐饮、瓷器等,还有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如中国风俗、中国道路等,更有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包括中国的伦理、哲学等。人文中国课程立足思政教育“广深活实”的四维路径,在中国文学、历史、哲学的视角下,研究中国文化发展脉络和当今中国文化的活力,使大学生更加明确中国社会演变的历史必然。本书共有十三讲,具体是:王晓骊教授主讲的“山水诗词中的‘自然’情结”、侯迎华副教授主讲的“唐诗金曲排行榜”、朱宏伟博士主讲的“乡土中国与鲁迅的启蒙:以〈阿Q正传〉为中心”、杜素娟教授主讲的“沈从文小说与中国儒道人格理想”、王智群博士主讲的“汉字文化例说:从汉字构形看汉字的文化蕴涵功能”、臧志彭副教授主讲的“中国古代文化产业的历史脉络”、钱伟副教授主讲的“从抒情到叙事:中国传统文学结构的衍变”、张弓副教授主讲的“审美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陈阳博士主讲的“‘国家相册’: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孙祥飞博士主讲的“新媒体时代的交往革命”、陆新蕾博士主讲的“民以食为天: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略讲”、孔洪刚副教授主讲的“先秦文献中的传播伦理与沟通智慧”、范玉吉教授主讲的“‘孝’的文化诠释及其对当代中国的意义”。这些专题内容大多数是选取于主讲人多年来各自主讲的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中深受大学生喜爱与同行专家好评的精华部分,凝结了主讲人多年研究与教学的心得。现又根据“课程思政”应当着力凸显“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举”的精神“推陈出新”。在我看来,这也是传播学院多学科师资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探索,集中体现“课程思政”的人文力量。十三位主讲人致力于从文学艺术、文化历史、新闻传播等专业课程中提炼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故事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中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等精神指引,不断给大学生以思想启迪、艺术熏陶和文化滋养,增强他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我相信华东政法大学的大学生们一定会喜爱这门课程的!
我也衷心祝愿传播学院的同仁们更好地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百年大计的育人道路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硕果累累。
是为序。
叶 青
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2017年10月于华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