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能源战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作为经济、政治和外交手段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普京政权下决心将俄罗斯能源公司重新国有化呢?

第一,普京总统和他的亲信们将能源当成美味的果汁,极力要喝进自己的嘴里。自然资源与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一样,虽然不能主动进行生产,但会参与生产并成为剩余价值的源泉[17]。而无论谁拥有和管理自然资源,都会很轻易地获得高额利润。

尤丽娅女士指出:“为了进一步加强国家权力,普京总统认为应该将所有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都交由自己的盟友掌握,否则,便无法加强俄罗斯的国家实力。这是克里姆林宫早已确立的战略。”[18]所谓“普京总统的盟友”,正是马杰尔·高尔德曼(哈佛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所长)在最近一本名为《石油帝国的形成——普京、权力和新俄罗斯》的著作中称为“Friend of Putin”(FOP)的人们[19]。实际上,普京总统已经将这些被重新国有化的巨型能源企业全部分配给了自己的心腹。例如,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由副总统伊戈·谢钦担任,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总裁则由时任俄罗斯第一副总理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担任,后由阿列克谢·米勒接任。垄断了俄罗斯石油管线运输的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的新总裁是尼古拉·托卡列夫,该公司的子公司——东方石油管道公司总裁,则由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弗拉季斯拉夫·苏尔科夫担任。这些人都是以普京总统为核心的圣彼得堡派,或者说“武力派”的重要人物。

第二,普京能源公司国有化政策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而且是将能源资源作为一个突破口,希望借此来实现其政治野心。石油和天然气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在现代国际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绝不逊色于军事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源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外交武器,因为核武器虽然威力巨大,但并不实用。

第三,能源资源可以作为强有力的政治手段,普京政权十分明确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或者可以说,这正是普京能源战略的核心所在,即普京能源战略的第三个特征。作为佐证,下面介绍两三份普京总统和普京政权内重要阁僚的言论和正式文件。

首先,正如本书前言部分中所介绍的,关于将俄罗斯的矿产、能源资源作为俄罗斯实施对内对外政策手段的思想,在普京副博士论文中——即便尚处萌芽状态时——就已经清晰地表露出来了。其次,2003年8月2日,普京政权制定了《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能源战略》[20]。在该战略的第一章第一节中,将俄罗斯的能源战略定义为:作为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实施“国内政策与外交政策的工具”。并且,在该战略中还进一步阐明,俄罗斯的能源资源决定了“俄罗斯在世界能源市场上所能发挥的作用”,“决定了俄罗斯在地缘政治学意义上的影响力”。

2005年12月22日,普京总统在他召开的联邦安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演说,提出只有能源才是当今国际社会安定与进步的保障,“毫无疑问,能源是保障全球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21],“今天,能源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动力”[22]。普京总统还强调,能源领域如此重要,俄罗斯必须在这一领域保持优势地位,并且必须完全使其服务于实现俄罗斯本国利益的目标。“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下,能源已经越来越显示出明显的竞争优势,这一点在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可能性。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国际社会中争取俄罗斯的国家利益。”[23]“但是,也必须提防‘上述因素’可能会给俄罗斯带来的损害。我们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究竟处于何种地位呢?在这一点上,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会关系到我们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和稳定。”[24]

为了实现政治目标,就要利用经济手段,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采取的战略,没有任何不可思议的地方,也丝毫不显得突兀。俄罗斯现任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在2006年1月20日的记者招待会上,为俄罗斯于2006年元旦之日对乌克兰实施的“天然气战争”(详见本书第七章、第八章)进行辩解,他在发言中明确地阐明了俄罗斯这一行为的目的所在,一言以蔽之,即“政经不可分”。

然而,普京政权“政经不可分”的主张,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日本政府试图解决陷于胶着状态的北方领土问题时,也曾经提出了类似的说法,意在凭借自己位居世界第二的经济力量而能有所作为。但是,当时俄罗斯政府对日本政府“政经不可分”的战术表现出严肃的批评态度,俄方指出:政治与经济本无关联,两者绝不能混为一谈,必须区分考虑。但是,时代变了,主张也变了。现在的俄罗斯已经凭借能源资源成为经济大国,相对于那些需要石油、天然气的国家而言,俄罗斯显然处于一种优势地位。在这种状况下,经济的强势已经成为实现政治目标的工具,这有何不妥呢?或者说得更加直接一些,这正是拉夫罗夫外长的心中所想。以上两种见解,恰恰同出自拉夫罗夫外长之口,大概这才是最令人感到有趣之处吧。

“在外交政策中充分发挥经济力量的作用,这并没有任何不妥,或者说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了。一个拥有正常思维的普通国家,有权保障本国安全,实现经济发展,改善国民生活水平。为实现以上目的,在外交政策中利用自身最具有优势的因素——这种优势因素或许是经济方面的,或许是其他方面的,这是国家义务所在。”[25]


[1] 弗拉基米尔·普京:《俄罗斯经济发展战略中的矿产资源》,英译本Miniral Natural Resources in the Strategy for Development of the Russian Economy,pp.49-54。

[2] 〔日〕木村真澄:《石油大国——俄罗斯的复活》,亚洲经济研究所,2005,第9页。

[3] Vladimir Shlapentokh,“Intoxicated by High Oil Prices Dutch Disease in the Kremlin”,in Johnson’s Russia List,p.21.

[4] Vladimir Shlapentokh,“Intoxicated by High Oil Prices Dutch Disease in the Kremlin”,in Johnson’s Russia List,p.21.

[5] 谢尔盖·伊万诺夫:《这不是时代的更换,而是秩序的召唤》,《生意人报》2003年11月17日。

[6] 谢尔盖·伊万诺夫:《这不是时代的更换,而是秩序的召唤》,《生意人报》2003年11月17日。在2007年4月19日日文版《金融时报》刊登的访谈中,伊万诺夫也发表了类似的见解:“石油与天然气是我们(俄罗斯)的资源。怎样开发这些资源,从哪里获得必要的资金,这是我们的事情。我想,我们允许外国的投资者成为其中的股东——包括技术方面的投资。但是,在今后,我们不会允许任何一个外国公司拥有俄罗斯的主要油田。”

[7] Dominic Midgley and Chirs Hutchins,Abramovich:The Billionaire from Nowhere,London: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2004,p.144.

[8] David E.Hoffman,The Oligarchs:Wealth and Power in the New Russia,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2,pp.475-476.

[9] Paul Klebnikov,Godfather of the Kremlin:Boris Berezovski and the Looting of Russia,New York:Harcout,Inc.,2000,pp202-204,276;Metin Mccauley,Bandit,Gangsters and the Mafia:Russia,the Baltic States and the CIS since1992,Longman,2001,pp.282-283;〔日〕中泽孝之:《政治商人——掌握俄罗斯的163人》,东洋书店,2007。

[10] 木村真澄:《石油大国——俄罗斯的复活》,亚洲经济研究所,2005,第126~130页。

[11] Fred Weir,“Kremlin extends grip on oil”,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2007.9.10;“Arrest warrant issued for Mikhail Gutseriyev of Russneft”,WPS Story of the Day 2007.8.29.

[12] “Moscow court sanctions arrest of former RussNeft chief-2”,RIA Novosti,2007.8.28.

[13] Weir,“Kremlin extends grip on oil”.

[14] Miriam Elder,“Gutseriyev Lawyers Battling Warrant”,Moscow Times,2007.8.30,p.1.

[15] Miriam Elder,“Russneft Chief Blames State for His Ouster”,Moscow Times,2007.7.31,p.1.

[16] Yulia Latynina,“Billion-Dollar Principles”,Moscow Times,2007.8.1,p.7.

[17] 盐原俊彦:《俄罗斯资源产业的“内情”》,亚洲经济研究所,2006,第16页。Clifford G.Gaddy,“The Russian Economy in the Year 2006”,Post-Soviet Affair,Vol.23,No,1,January-March 2007,PP.2-4.

[18] 尤丽娅·拉德尼娜:《悲伤者的白色骑士》,《新报》2007年8月13日。

[19] Marshall I.Goldman,The Rise of Petrostate:PutinPowter and the New Russ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20] 《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能源战略》,2003年8月28日,俄联邦政府令,№1234。

[21] 普京:《关于俄罗斯在国际能源安全保障中的角色问题》,在俄联邦安全会议上的讲话,2005年12月22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俄罗斯总统官方网站。

[22] 普京:《关于俄罗斯在国际能源安全保障中的角色问题》,在俄联邦安全会议上的讲话,2005年12月22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俄罗斯总统官方网站。

[23] 普京:《关于俄罗斯在国际能源安全保障中的角色问题》,在俄联邦安全会议上的讲话,2005年12月22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俄罗斯总统官方网站。

[24] 普京:《关于俄罗斯在国际能源安全保障中的角色问题》,在俄联邦安全会议上的讲话,2005年12月22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俄罗斯总统官方网站。

[25]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记者招待会上就关于与法国外交部长杜斯特-布拉奇的谈话答记者问的记录,莫斯科,2006年1月19日,俄联邦外交部信息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