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干流来水来沙变化特点
1.水沙分布不协调,水沙异源
宁蒙河段来水来沙具有水沙异源的特性,包括上游来水来沙异源和本地水沙异源。表2-1为1919—1968年黄河上游区间来水来沙情况统计表。由表可知:①贵德以上流域面积占下河沿站以上面积的52.8%,多年平均水量占下河沿站水量的65.4%,多年平均沙量仅占下河沿站的9.9%,多年平均含沙量只有0.90kg/m3;②贵德—上诠流域面积占19.3%,多年平均水量占21.4%,沙量占30.9%,平均含沙量达到8.54kg/m3;③上诠—下河沿流域面积占27.9%,水量占13.2%,来沙量占59.1%,平均含沙量高达26.50kg/m3。以上数据可以充分说明宁蒙河段上游来水来沙具有水沙异源的特点,来水主要来自贵德以上,而来沙集中来自上诠—下河沿站区间。所以不同来源的水沙过程进入宁蒙河道后一般不匹配,流量大时含沙量较小,含沙量大时而流量不大。
表2-1 1919—1968年黄河上游区间来水来沙情况统计表
图2-7为1951—2012年多年平均进出宁蒙河段水沙量分布的示意图。由图可见,平均每年从黄河干流进入宁蒙河段的水沙量分别为297.17亿m3和1.21亿t,以支流和十大孔兑形式入汇宁蒙河段的水量平均每年约为7.50亿m3,但是有0.814亿t泥沙以支流入汇、风积沙(修正后结果)和孔兑入汇的形式进入宁蒙河段。另外,整个宁蒙河段引水引沙量分别为114.38亿m3和0.38亿t。由此充分说明,宁蒙河段的本地水沙异源主要是由支流、十大孔兑和风积沙等区间来水少、来沙多,以及引水多、引沙少造成的。
2.宁蒙河段是黄河流域的水多沙少区
表2-2为宁蒙河段主要水文站及花园口站多年平均来水来沙情况统计表。由表可知,作为宁夏河段的进口控制站,下河沿站1951—2012年多年平均来水量为297.17亿m3,多年平均来沙量为1.21亿t,年平均流量942.31m3/s,年平均含沙量为4.06kg/m3。
表2-2 宁蒙河段主要水文站及花园口站1951—2012年多年平均来水来沙情况统计表
图2-7 平均每年进出宁蒙河段水沙量分布
作为内蒙古河段的进口控制站,石嘴山站1951—2012年多年平均来水量为275.44亿m3,多年平均来沙量为1.19亿t,年平均流量873.40m3/s,年平均含沙量为4.33kg/m3;头道拐断面是宁蒙河段的出口控制站,同时又是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断面,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头道拐站1951—2012年多年平均来水量为213.76亿m3,多年平均来沙量为1.01亿t,年平均流量677.84m3/s,年平均含沙量为4.74kg/m3。
宁夏河段下河沿—石嘴山河段水量减少21.73亿m3,内蒙古河段石嘴山—头道拐河段水量减少61.68亿m3,头道拐站水量比下河沿站减小83.41亿m3,约减小28.1%,水量沿程减少主要是沿程引水所致。宁夏河段下河沿—石嘴山河段沙量减少0.02亿t,内蒙古河段石嘴山—头道拐河段沙量减少0.18亿t,头道拐站沙量比下河沿站减小0.20亿t,减小的百分比为16.5%;宁夏河段下河沿—石嘴山河段含沙量增加0.27kg/m3,内蒙古河段石嘴山—头道拐河段含沙量增加了0.41kg/m3,头道拐站含沙量比下河沿站增加0.68kg/m3,增大的百分比为16.7%,沙量和含沙量的沿程变化主要是由支流来沙、沿黄引沙和风积沙以及河床的冲淤调整所致。
通过对比黄河下游进口控制站花园口站与宁蒙河段水沙量,黄河下游花园口站1951—2012年多年平均来水量和来沙量分别为365.07亿m3和8.75亿t。通过与花园口站来水来沙情况的对比可以看出:①黄河下游的来水中有58.6%的来自头道拐站以上,只有11.5%的来沙来自头道拐站以上;②相对于黄河下游而言,宁蒙河段属于黄河流域的多水少沙区。
3.宁蒙河段来水来沙年际变化大
宁蒙河段的来水来沙过程存在丰枯相间的年际变化,且年沙量的变化幅度远远大于年水量的变化幅度。图2-8~图2-10分别为1951—2012年下河沿站年来水量、年来沙量和年平均含沙量变化过程。1967年来水量最大,约为509.13亿m3;1997年来水量最小,仅为188.66亿m3,前者是后者的2.7倍。1959年来沙量最大,达4.38亿t,2004年来沙量最小,仅为0.22亿t,前者是后者的19.9倍。1959年年平均含沙量最大,达13.49kg/m3;2004年年平均含沙量最小,仅为1.03kg/m3,前者是后者的13.1倍。可见,年沙量的变化幅度远远大于年水量的变化幅度。且从图2-8~图2-10中还可以看出,1986年龙羊峡、刘家峡两库联合调度以来,除了个别年份外,其来水量和来沙量均小于多年平均值,即来水量和来沙量呈现较为明显地减少。
图2-8 1951—2012年下河沿站历年年来水量变化过程
图2-9 1951—2012年下河沿站历年年来沙量变化过程
4.水沙量年内分配不均匀
图2-11和图2-12分别为1951—2012年下河沿站汛期来水量、来沙量占全年来水来沙量比例的变化过程。下河沿站1951—2012年多年平均来水量为297.17亿m3,其中汛期多年平均来水量为155.36亿m3,占全年的52.3%,汛期多年平均流量为1461.92m3/s;非汛期多年平均来水量为141.81亿m3,占全年的47.7%,非汛期多年平均流量为678.21m3/s,为汛期多年平均流量的46.4%。下河沿站1951—2012年多年平均来沙量为1.21亿t,其中汛期多年平均来沙量为1.01亿t,占全年的84.1%,汛期多年平均含沙量为6.53kg/m3;非汛期多年平均来沙量为0.19亿t,占全年的15.9%,非汛期多年平均含沙量为1.35kg/m3,只有汛期多年平均含沙量的20.7%。
图2-10 1951—2012年下河沿站历年年平均含沙量变化过程
从图2-11和图2-12还可以看出,1968年刘家峡水库投入运用以前,来水量主要集中于汛期,1969—1986年刘家峡水库单独运用期间,汛期与非汛期来水量大致相当,1987—2012年龙羊峡、刘家峡两库联合调度期间,汛期来水量小于非汛期。而1951—2012年除个别年份(1986年、1991年)外,下河沿站来沙主要集中于汛期,即汛期的来沙量均明显大于非汛期。
图2-11 1951—2012年下河沿站汛期来水量占全年来水量的比例
图2-12 1951—2012年下河沿站汛期来沙量占全年来沙量的比例
图2-13和图2-14分别为1951—2012年下河沿站多年月平均来水量、来沙量分布。从图2-13和图2-14中可以看出:①年内各月以7月、8月、9月、10月水量最大,平均在30亿m3以上,2月水量最少仅10.76亿m3,年内月水量的最大值为40.15亿m3,是最小值的3.7倍;②8月沙量最大为0.439亿t,约占全年1.21亿t的36.3%,其次分别为7月、9月,5—10月沙量总和1.155亿t占全年的95.5%,由此也可以看出,沙量在时间上的不均匀性更胜于水量。
图2-13 1951—2012年下河沿站多年月平均来水量分布
图2-14 1951—2012年下河沿站多年月平均来沙量分布
5.洪水过程矮胖,洪峰和沙峰不对应
图2-15为下河沿站1967年日均流量、含沙量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1967年3次洪水均呈现过程矮胖、峰值低、历时长,含沙量过程呈现沙峰尖瘦、历时短、含沙量大,且洪峰和沙峰不对应的特点。其中8—9月的洪水过程持续1个月以上,9月12日下河沿站的洪峰流量最大,为5180m3/s,而8月27日含沙量最大,为42.86kg/m3。
6.500~2000m3/s流量出现的频率较高
图2-15 下河沿站1967年日均流量、含沙量过程
表2-3为1951—2012年下河沿站全年、汛期各级流量出现的天数以及各级流量所携带的水沙量统计情况。由表可知:①汛期流量主要集中在500~2000m3/s,出现天数占总天数80.45%,所挟带水量占62.37%,所挟带沙量占56.48%;②全年日均流量超过3000m3/s的天数平均每年有7.22天,占总天数的1.98%;③全年2000~3000m3/s流量级出现天数占总天数的4.62%,所携带水量占12.09%,所携带沙量占26.00%;④全年500~2000m3/s流量级出现天数占总天数的73.68%,所携带水量占71.83%,所携带沙量约占60.80%。由此可见,宁蒙河段流量主要集中在500~2000m3/s流量级内。
表2-3 1951—2012年下河沿站全年、汛期各级流量出现的天数以及各级流量所携带的水沙量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