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生活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读书之乐趣

《读书之乐趣》

现代/著子

从前有一位哲学家说读书的好处:“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读了书可以做大官,获得丰厚利禄,可以住辉煌豪华的房子,可以娶年轻漂亮的老婆。宋朝学者汪洙写过一首诗叫“《神童诗》: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暂且不说封建社会时期的科举制度的戕害及知识分子对读书观念的狭隘,说明古人也是非常推崇读书的。否则就不会留下那么多智慧结晶供后人取用;就不会留下那么多经典不朽之作传承至今;就不会有生生不息的五千年华夏文明。

我喜欢读书。喜欢读文学,写文章;喜欢看书法,写毛笔字;喜欢读音乐,弹钢琴;喜欢艺术。特别是有关文学的书我都喜欢看。我虽然喜欢读书,却没有达到王国维说的那必经的三种人生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第一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第二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为第三境。因为我不是做大学问者,我只是一个喜欢读书的读者而已。

读书并不是为了当官发财,写文章也不是为了成为作家学者。就像写毛笔字并不是为了当书法家一样;虽然也获得过二百元的稿酬。练字的目是为了练我的专心,练我的耐心,练我做事坚持不懈的习惯,练我遇事沉稳不慌的态度;同样写文章只是抒己之见,讲别人的故事而自得其乐也。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管古今任何时代,人类求进步,社会谋发展,必须靠智识学问的推动。可见知识是非常之尤为重要,而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就是读书了。

读书得雅趣,怀古生远思。读书能祛愚昧,生智慧;净化心灵,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心胸宽广……心闲细嚼读书味,心远越知宇宙宽。虽然我没有苏轼“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气魄,今天我就说说我的读书乐趣。

我喜欢读儒家哲学四书五经,喜欢读《菜根谭》。学孔孟之道,律己处世之法。如《大学》里的“三纲领”及“八条目”,刚开始不求甚解,后来查阅很多资料才慢慢洞见底蕴。三纲领既“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上学时期读过的《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等等。”乃修身性养、治学处事之要领。而《菜根谭》同样也是论述修养、人生、处世、生活的语录哲学,皆为名言警句。如“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直教人如此的淡泊致远,豁达开朗。还有“求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辱;邀千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的思虑处事方法等等。放在今天时代,无不是经典处世、做人、学习、生活之哲学。

我喜欢读唐诗宋词。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岂止读过三百首,应该是一千只有多。如今能写得几首诗词歌赋,确实受其熏陶影响。我喜欢唐诗音韵和谐,简明扼要,读起来朗朗上口。唐诗可以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始于唐朝,巅峰于唐朝。上自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和释道倡优,以及老人甚至几岁的小孩皆可作诗;诗的盛行达到任何事物无不可以入诗的程度。可见题材之多样,作者之广泛;流行至今,经久不衰。仍然深深的根植于我们心中,真可谓是今古相通了。

最熟为人知的,要数李杜诗篇万口传了。最喜欢读李白的诗,豪放而飘逸,代入感强。如“《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开句便是气势磅礴,简直是停不下来,真想穿越到唐朝同李白畅饮一杯,疏狂放纵一把。“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是的,从古至今以饮酒留其名的也只有他李白了!诗仙果然名不虚传,诗情豪迈,可一气流转,酣畅淋漓。古今能“作诗吃酒唱歌去,如此风流有几人!就连诗圣杜甫都钦佩不已,写了一首诗歌颂李白。“《春日忆李白》诗曰: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喜欢宋词里的柔情委婉、豪放磅礴。读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孤独苦闷忧愁。“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无奈情思。读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的笃定。读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诉”的心酸。特别元•好问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道尽了爱情的伟大——真可谓是爱在唐诗,情在宋词。

豪放派的词代表当属苏东坡了。诗书画文词无不精通,应当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最全面的伟大天才了。读其词作奔放豪迈,慷慨激昂,豁达开朗。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何等大气澎湃,仿佛亲临其境心潮跌宕。读《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使我们感叹人生的无常。唯共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坦然胸襟。也许,这就是“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吧!

喜欢读的书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书是读不完的,只能是抽闲略览,能读一点是一点。当然要读自己喜欢的、且觉得有价值的书了。我读过武侠小说,涉猎四书五经,读过《菜根谭》,阅览过文学名著,散文和诗歌等。读过近代作家徐志摩诗歌散文集,朱自清散文集,郁达夫的小说散文集,贾平凹的散文集,沈从文散文集,冰心散文集,余华小说,汪国真诗集等。诗歌受徐志摩先生的影响最大。最喜欢徐志摩的诗歌,浪漫而清新,意境优美而委婉,音韵协调而有爱。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抒情细腻唯美,文字清新优雅,如诗如画。使我从中受益匪浅。

读书是一种乐趣,是一种心灵的净化,更是一种修养。正所谓:“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没有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没有比读书更持久的满足了。读书不用选时间选地点,可以随时随地想读就读。读书就是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可以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升华自己的精神;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在谈话;可感受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亲爱的朋友,只需挤一点时间,便可以跨时空的和古今圣贤交流了。你还等什么呢?

就用郑成功的一句读书名言来结尾吧,“养心莫若寡欲,至乐不如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