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派驻班主任模式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研究
刘化龙,戴 波,王秀梅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务处)
摘要:班主任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校坚持“立德树人”、加强“三全育人”、强化学生学业指导工作的优良传统。班主任的主要组成力量就是专业课老师和机关干部,教务处全员派驻班主任是落实“以学生为中心”育人理念、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机制,推动学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学校育人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三全育人;派驻班主任;以学生为中心
引言
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了构建“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育人格局的要求,将“育人”置于学生培养的核心,运用系统性思维动用一切力量,形成合力对学生培养保驾护航,而班主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一,与学生处和辅导员共同担当学生管理和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1-3]。教务处全员派驻班主任以此探索构建我校“三全育人”工作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为252个行政班均配备了班主任,教务处派驻班主任,也是一个长期以来保持的优良传统。目前,教务处18人全员派驻班主任,覆盖学校8个学院,12个专业,2018和2019两个年级。
1.教务处派驻班主任在育人工作中的作用
1.1 有利于推动“三全育人”工作落实
教务处派驻班主任,从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和职责等方面进行设计,充分考虑专业、学生需求、班级基础、建设目标、人员配合等各类因素,对派驻班主任进行合理分配,所派驻的班级中不仅有负责党建的院系党委书记,还有负责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担任班主任或副班主任,通过这种交叉组合,能够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全方位地满足学生学业要求。进而带动学校更多的教职工结合自身业务特征,从不同角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全员育人氛围。对学生全过程管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培养方案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程大纲等方面突出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通过整合学校资源,健全服务保障制度,提高全方位育人能力,不断强化学校“三全育人”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2 有利于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
教务处派驻班主任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和学习成效三个方面为出发点,围绕学生学习需求、价值需求、生活需求、情感需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学校育人工作全局,通过对院系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实践等的把握,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学过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而不断满足学生的需求。
1.3 有利于加强学生学业指导
教务处派驻班主任发挥自身业务优势,直接面向学生指导学业,促进学生全面成长。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更好地为学生进行学校政策解读、学籍管理、退选课、学分认定、学分制改革、培养方案及学生管理规定等方面的专业指导,确保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严格遵守规章制度、顺利完成学业。
1.4 有利于转变工作作风加强为师生服务
通过教务处派驻班主任,深入调查研究和体验师生的教与学,打破过去教务处接触教师和学生相对被动的局面,深入了解学校在教学运行、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工作条例等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利于更直接、更全面地体会院系工作要求,做到举一反三,进而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师生的能力和水平。
2.“三全育人”工作机制的构建
2.1 承上启下,构建统筹管理新机制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以学生发展、学生学习和学习成效为导向,要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首先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基本需求,而满足学生的需求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后台服务和资源配置机制[4]。目前学校为满足学生需求所提供的服务一方面还不够全面,另一方面在全覆盖机制条件下的微循环运行环节还没有完全畅通。教务处派驻班主任能够根据自身的岗位职责,借助自身业务优势和对学校政策的把握,有效地开展对学生的指导工作。对下可以为学生个体的具体需求直接负责,对上可以及时地把学生需求反馈至管理层面进行解决,这样可以形成一个从班主任到学生管理到学校政策资源调动的统筹管理机制。
2.2 资源整合,促进专业学科新发展
提高满足学生需求的能力,不仅靠学校政策机制的保障,更重要的是满足学生对课程和学习质量的要求,而这个需求要通过新型课程的推出、交叉学科的发展和专业教师的组合来逐步得到满足。发现这些新需求、挖掘新资源,教务处通过派驻班主任可以准确的获得一手信息,有助于管理者精准分析,进而从学校供给层面加大政策支持,教务处人员从业务层面强化落实,进而对学校不断整合课程资源和加快新学科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2.3 统筹协作,形成育人机制全合力
保障学生工作离不开学生处、辅导员和班主任三支一线队伍相互配合,学校所有制度和政策的有效循环是保障满足学生需求的重要因素[5]。这三支队伍是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客观评定的主体,学校层面要实现对学生的评定,就要把握住这个评定的端点来源,进而实现学校制度和政策在三支队伍间有序循环。实现“三全育人”,就是要对学生服务保障和管理形成一个全链条,并且不断整合学校办学要素资源,明确各要素责任体系,进而实现从全要素全环节到形成全合力的过程。全合力的形成的同时,需要教务处将派驻班主任工作纳入部门工作规划,据此调整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工部落实班主任的职责与保障制度;人事处完善班主任的绩效考核制度;宣传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院系优化班主任配置方式,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进一步形成合力对学生培养保驾护航。
3.结论
成功有效的班主任工作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促进教师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构建卓有成效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6]。全员育人强调高校应争取与大学生有关联的每个人都树立起育人责任感,“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推进,推动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三全育人”的过程中,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承担着重要角色,既是“三全育人”体系的推动者,也是该体系的受益者。高校育人工作应以班主任队伍为载体,强化教育教学联动,扎实推进。不断完善制度、明确职责,使班主任积极履行职责、切实做出实效,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参考文献
[1]白卓群,潘晓艳,佟怡.高职院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工作协调机制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18(1):56-58.
[2]邱文成,魏炜,黄福秀,等.“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改革路径[J].广西教育,2018(47):40-42.
[3]陈亮.“三全育人”模式下的学生工作体制创新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9):130-133.
[4]杨晓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18).
[5]郑永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全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8(11):11-14.
[6]陈文婷.高校“三全育人”的协同路径[J].高校辅导员,2019(4):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