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区域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的概念及作用

一、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的概念

区域协同医疗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利用信息系统以及对现代服务业的研究,使各种医疗资源、医疗机构互相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用的最大化。简而言之,就是实现各级医院间的相互转诊,促进社区与大中型医院间、区域内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的互动。它是为了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服务效率和提供单一机构无法保证的连续性医疗服务,而进行的区域医疗服务网络及其协同功能整合与资源共享。

区域医疗信息化是支撑协同医疗的必要技术手段。通过数字化的医疗新模式以及供应链、价值链等现代管理方法,建立区域协同医疗共享平台,区域内医疗机构的医疗活动数据将全部实现共享。

通过搭建区域协同医疗共享平台,实现区域内三级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统一调度、配送和服务共享;建立区域协同医疗共享服务监督及评价系统;提供社区与中、高级医院双向转诊,远程医学影像会诊,患者网上预约、手机挂号、网上医疗咨询、远程査询病历及检验检查结果、网上用药咨询和患者随访等服务。

二、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的作用
1.优化区域内医疗资源配置,避免资源浪费

通过双向转诊和代理检查检验,解决社区、乡镇卫生院及卫生所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使患者在社区、乡镇卫生院及卫生所就能享受到综合性医院的服务;同时通过远程健康信息调阅和远程会诊,获取国内或国际知名专家的援助。

2.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和能力

建设区域医疗协同体系,高级别医疗机构可以对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从而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医务人员水平,改善硬件条件,加强专科建设,发挥专科优势,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更富有竞争能力和活力,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

3.增强核心医院的竞争力

对于核心医院来讲,建设区域医疗协同体系,对实现人才、技术、管理和文化输出,增强行业认同,增强核心医院品牌影响力,拓展和稳定医疗市场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区域医疗的互动,对核心医院品牌推广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医院的两个效益也因此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4.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借助于区域医疗协同服务体系,实现患者就诊医院的更合理的分流,不仅可以让百姓能够在基层医院享受到大医院的技术和服务,而且可以通过分流大医院的患者,缓解在大医院看病难和一床难求的现象。构建区域医疗协同服务体系可以实现就诊流程优化,从而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电话等方式预约专家,以及缴费预付制,减少患者缴费环节;通过实现社区的转诊、代理检验检查,达到向社区分流就诊人员的目的,进而实现就诊流程优化,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5.提高政府科学决策能力

区域协同医疗服务平台的建立,有利于政府对卫生医疗机构进行宏观管理和有效监督。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整理分析,也有利于政府作出更多更好地服务于市民的行政决策。同时,对就诊人群疾病发生频率变化进行分析,可有效预警传染病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安全、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具有极大的意义。

6.顺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趋势

建设区域医疗协同体系,是新一轮医改中整体提高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一项探索性举措,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实现形式之一,是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的成果,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思考并推进区域医疗协同,对推动分级诊疗和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模式

根据目前国内外的实践和研究探索,有3种区域医疗协同服务模式,分别是区域内多级医疗机构之间纵向医疗协同服务模式、异地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远程医疗协同服务模式和大型医疗机构之间的横向医疗协同服务模式。

1.纵向协同医疗服务模式

纵向协同医疗服务模式是一定区域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等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综合利用医疗信息集成、共享、交换和互操作等技术,建立起可以实现互联互通的医疗数据中心来达到医疗相互协同的一种服务模式。这种模式以医疗数据中心为关键,可以实现多级医疗机构之间自由传递患者信息,从而为患者提供连续的、整体化的医疗服务。

这种纵向模式,主要是基于一级医疗机构和社区的职能定位,并以疾病全程管理、慢性病与随访管理、人才与设备共享为主线,从而构建多级医疗机构协同服务模式。

2.远程医疗协同服务模式

远程医疗协同服务模式主要是依托远程门诊、远程会诊、远程查房、远程教学等技术,以共享电子病历互操作为基础,提供远程专家会诊和门诊、一体化的预约诊疗和转诊服务、院前急救医疗资源共享服务,以及远程医学教育和社区健康教育服务。远程医疗协同服务模式的推行,使患者在本地就能够享受到异地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3.横向医疗协同服务模式

横向医疗协同服务模式,主要是区域内的大型医疗机构,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弥补自身各方面缺陷,提高自身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同时也是为了提高竞争力和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共同开展的一种相互合作的协同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特别是针对重大疑难疾病的诊疗,以及在患者转院、会诊和病历资料共享等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该模式的重点是构建各种专业的区域诊疗中心,整合大型医疗机构各自的优势学科,形成“强强联合”的局面,围绕患者需求提供大型医疗机构之间诊疗技术的整合。底层技术则体现在数据集成、交换和共享服务平台等方面,实现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协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