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区域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社会办医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社会资本办医的政策红利增多,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加大落实力度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多种社会资本办医的政策体系,为发展社会资本投入医疗机构指明了方向,但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主要包括观念意识、政策设计和政策执行层面。

二、民营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政府加强监管

社会资本办医院尚缺少有效的系统监管,医院品牌与形象有待群众接受与认可。我国内地多数小型社会资本办医院的硬件条件和技术力量等落后于大型公立医院,有些民营医院不遵守诊疗规范、使用误导患者群体的宣传、小病大治、增加诊治项目、不合理使用药品等,一方面暴露出医院自身缺少严格管理规范,同时,也反映出政府部门缺少对社会资本办医院的有效监管或监管不到位。

三、社会资本办医院发展存在区域间差异,专科特色明显,但发展不均衡

截至2018年3月,我国民营医院数量已达19 000余家,但是区域分布、城乡分布、城市分布不均;东部及沿海地区的民营医院在数量、规模、经营状况等方面都要好于中西部地区,城市的民营医院聚集度更高,江苏、浙江、山西、福建等地城市的民营医院聚集度更高,广西、青海、宁夏等地城市的民营医院聚集度较低。

四、民营医院发展面临融资困难

资金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医院发展的最大阻力,同时医院传统的依靠药品收入的渠道受阻,新的收入体制尚未建立,因此需要通过融资来保持资金供给。近年来,我国民营医院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张,相关的改革政策也陆续出台。相对于公立医院,民营医院体制灵活、产权明晰,具有融资主体资格。同时,由于民营医院自身服务能力弱、收入来源单一,亟待通过市场融资来满足医院发展需求。

民营医院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民营医院可用于抵押的有效固定资产不足;金融机构的融资门槛高;融资竞争环境不尽公平、多元化融资占比少;配套支持政策落实不到位等。

增强民营医院融资能力应多措并举:通过建立医院法人制度,明确融资主体地位;开发多渠道融资模式;培养民营医院主要核心竞争力;合理运用政策法规提升融资能力;改善民营医院的融资环境等。

五、高水平医护人才短缺

社会资本办医疗机构所面临的众多内外部影响因素中,专业技术人才是核心要素。高学历、高职称、经验丰富的医疗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大型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健康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因而,尽快实施民营医院人才战略迫在眉睫。

六、社会信誉度低,乱象丛生

部分民营医院的从业者随意发布虚假广告,据中青在线2018年6月报道,魏则西事件的发生已过去两年时间。近日,搜索引擎医疗广告再次引发关注。据相关媒体报道,“存在搜索公立医院时出现民营医院、搜索疾病名称时出现多个广告、搜索到的医院存在术中加价等问题”;有多名网友反映在贵州遵义欧亚医院遭遇诈骗,去做检查或小手术却查出不少问题,治疗费也从预计的几百上千变成数万元。遵义市公安局红花岗分局通报称,遵义市欧亚医院诱导无辜群众前往医院就诊,并在就诊过程中通过虚构病情、夸大病情、过度治疗等方式骗取群众钱财。这些乱象使民营医院的整体形象受到损害,从而给整个行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朱 棣 蒋歆昶 朱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