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智慧:季羡林的110个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回到母校

上高中时就多次发表文章的季羡林,考入清华大学以后,仍然不断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这引起了他的母校济南高中的校长宋还吾的注意。1934年,季羡林大学毕业了。那时候,“毕业就是失业”。因为东北沦陷,时局动荡,民生凋敝,毕业生找个饭碗十分不易,即使名牌大学如清华的毕业生也不例外。季羡林几经努力,工作却没有着落,他几乎陷于绝境,一筹莫展,到了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程度。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毕业于北大历史系的梁竹航忽然来找季羡林,问他愿意不愿意回济南母校教高中国文。因为一位教国文的老师被学生轰走了,要有人来接替,校长宋还吾便想到了季羡林。在一般人看来,会写文章肯定会教国文,所以,宋校长想让季羡林补缺。饭碗有着落了!季羡林心里一阵狂喜。可是,他继而一想,自己学的是外文,如果教英文,还差不多,教国文并不对路,而且会写文章的人未必会教书,高中学生可不是好教的。他感到自己一无本钱,二无信心,不敢贸然接这块烫手山芋。梁竹航见他犹豫不决,就让他再考虑考虑。季羡林思来想去,无别的路可走,只好把心一横:你敢请我,我就敢教!于是这一年秋天,季羡林回到了济南高中。

宋还吾是北大毕业生,为人豁达,喜交朋友,绰号“宋江”。他是山东教育厅长何思源的好朋友,曾在曲阜、青岛、济南等地多所中学当过校长,在山东教育界很有些名气。季羡林应聘来任教,他十分高兴,在济南铁路宾馆设宴为季羡林接风。当时山东教育界山头林立,主要是北大派与师大派明争暗斗,宋还吾想借季羡林壮大自己的势力。可惜季羡林对拉帮结派很反感,所以宋还吾放出话来:“季羡林很安静。”季羡林预感到饭碗难保,只教了一年便离开了。

季羡林离开济南高中四年了,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行政领导已经全盘更换,教职员中的多数老面孔也杳如黄鹤。有意思的是,季羡林小学时期的校长王士栋也在这里执教,昔日师生今天成了同事,季羡林对这位为培养人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师长,仍然执弟子礼甚恭。在同事中,季羡林很快结交了一些新朋友,有训育主任张叙清,教英文的顾寿昌、张友松,教物理的周老师,教国文的冉性伯、童经立等,他们在小饭馆相互请客,一道骑自行车去济南以南群山中郊游,一直跑到泰山脚下。1934年中秋,季羡林约上两个朋友,一起乘火车到泰安,登泰山。他们走过斗母宫、快活三里、中天门,攀上十八盘,经南天门登上绝顶。从下边看,泰山并不很高,此时终于领略到“一览众山小”的意境,他们才切身感受到泰山的伟岸。

高中三个年级共12个班,每个年级4个班。原来的三位国文老师,每人包一个年级3个班,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国文系毕业生,教课驾轻就熟。而季羡林就不同了,留给他教的3个班,一个年级一个班。人家备一次课可以讲三次,他备一次课只能讲一次,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后来经过交涉,校方同意他教高二两个班、高三一个班。季羡林虽然没有教国文的经验,但有别人教学国文的经验,正谊中学的杜老师,高中时代的董秋芳、胡也频,还有大学时代的刘文典,都可以作为他的借鉴。再说当时教育当局和学校领导,对国文教学又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教师成了“独裁者”,想怎么教就怎么教。不过,季羡林知道,他的前任王老师就是被学生轰走的,足见这些学生是难对付的。他虽然有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还是作了充分的准备。要和学生搞好关系,首先就要把书教好。他认真地编选教材,选了一些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有唐宋散文、明人小品、李商隐的诗歌,还有几篇外国文学名著。他在课堂上着重讲解教材中的典故和难懂的语句,为了弄明白一些典故的来源,《辞源》和《辞海》等工具书快被他翻烂了,查阅速度也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有一次,他讲错了一个典故,第二天在课堂上马上加以改正。他对学生既不敷衍,也不阿谀奉承,课堂提问、批改作业都实事求是,绝不随意夸奖和批评。除了教课之外,他还喜欢和学生闲聊天儿,天南地北侃大山,或者在一起打乒乓球,一打就是半天。他比学生年龄大不了多少,有些农村来的学生比他还大,有的甚至大五岁。他从不摆老师的谱儿,没有架子,同学们都把他看作老师兼伙伴。

因为季羡林在文坛小有名气,一回济南就有一家报社——山东《民国日报》主编找上门来,请他编一个文学副刊,季羡林愉快地答应了。副刊名叫《留夷》,取自《楚辞》上一个香花的名字,据学者考证,就是芍药。他把学生的优秀作文发表在这个副刊上,每千字可得一元稿费,当时一元钱能买不少东西,对穷学生不无小补。季羡林也精心撰写了一篇游记《游灵岩》,发表在上面,学生都为他叫好。季羡林的学生中有个叫牟善初的男生,作文成绩全班第一,写的文章不但通畅流利,而且有自己的风格,这对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来说难能可贵。季羡林想,如果他能考上名牌大学,将来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作家。谁知过了差不多半个世纪,牟善初来看望自己的老师时,他已经是一位出色的军医了,担任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九十多岁的季羡林来到这所医院住院时,牟善初和他的同事们为老先生提供了一流的治疗和服务。季羡林教书育人大半生,弟子遍布天下,牟善初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那时季羡林的月薪是一百六十块大洋,比大学助教高出一倍,一家老小的吃饭问题解决了。他真的成了全家的顶梁柱,每月交给家几十块钱,婶母的脸上也有了笑容。可惜好景不长,季羡林参加工作没多久,他的婶母马巧卿就病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