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国门
前面说过,季羡林在山东省立高中教了一年书,宋校长对他并不满意,眼看续聘无望。就在季羡林欲进无门、欲退无路的时候,机会来了。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冯友兰教授与德国方面洽谈,促成了清华大学与德国的大学建立交换留学生制度。双方交换研究生,为期两年。路费和制装费由学生本人承担,食宿费相互由对方负担。德国留学生在华每月三十元,中国留学生在德每月一百二十马克。这种待遇虽然比公费留学生差远了,但对季羡林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季羡林得到消息,立刻向母校报名。他在清华主修德语,四年成绩全优,完全符合条件。1935年快放暑假的时候,季羡林收到了母校清华大学的通知,他已经被录取为赴德国的交换研究生,可以去德国学习两年。多少年的留学梦想就要变成现实了,他怎么能不兴奋呢?出国留学是他多年的梦想,一年前,在清华毕业前夕,他曾经在日记中写道:
最近我一心想去德国,现在当然不可能。我想做几年事,积几千块钱,非去一趟,住三年四年不成。我今自誓:倘今生不能到德国去,死不瞑目。
可是,真的要走,困难又确确实实摆在面前:家庭经济濒临破产,叔父年老,已经失业,两个小孩儿,女儿两岁,儿子才出生不久,他这一走就等于抽去了顶梁柱,天都要塌了。怎么办呢?季羡林踌躇了,然而出乎他的意料,叔父和全家对他出国留学表示坚决支持。他们说:“不就是两年吗?我们咬咬牙,勒一勒裤腰带,很快就过去了。只要饿不死,以后日子就好过了。”他们指望季羡林能出人头地,为祖宗门楣增光,不惜做出牺牲。有了全家的支持,季羡林开始紧张的出国筹备,最困难的是筹措路费和制装费。出国以后那点儿津贴只够吃住,没有余钱添置衣物,要在国内置办四季服装,需要花不少钱。一去万里迢迢,除了火车票之外,还有路途花销,也需要钱。季羡林教了一年高中,多少有点儿积蓄,但是还差得远。他求亲告友,东挪西借,碰了不少钉子,饱尝了世态炎凉,甚至一度想知难而退。终于,在几个好朋友的帮助下,凑足了路费,制作了几身衣服,准备工作告一段落。
济南高中的同事得知季羡林要出国,都对他刮目相看,羡慕之情溢于言表。学校飞出了一只金凤凰,那位宋校长也觉得脸上有光。他殷勤热情,亲自带他去找教育厅长,想争取一点儿赞助,无奈空手而归。宋校长热情不减,又是勉励,又是设宴饯行,相邀回国后继续合作。
到了“割慈忍爱,离邦去里”的时候了。8月1日,季羡林辞别一家老小,去北平办理出国手续。妻子抱着不足百天的儿子,拉着两岁的女儿把他送出家门。面对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季羡林眼含泪水,不敢看自己的亲人。他把心一横,上洋车走了。
其实,季羡林去北平办手续的时间是有富余的,他早早离开家,有一个不便明说的原因,在他逝世前不久,跟儿子季承讲了:他的婶母马巧卿1934年已经去世,在他离家之前,叔父正准备“续弦”。此时季嗣诚已经五十来岁,而准备迎娶的陈绍泽还不到四十岁。季羡林对此颇不以为然,不愿意参加这对老夫少妻的婚礼,就借口办理出国手续躲了出去。十几年后季羡林从欧洲回来,得知这位陈氏婶母是维持季家生存的“大功臣”时,心中懊悔不已。陈绍泽后来成了季羡林终生爱戴和尊敬的四位女性之一。
再说季羡林在北平下了火车,把两大箱行李寄存在沙滩附近的一家小公寓里,回到清华大学,住进了工字厅招待所。此时学校正放暑假,绝大多数师生已经离校,偌大一个清华园,虽然柳绿花红,但显得冷清清、静悄悄的。工字厅位于清华园的中央,四年的大学生活,季羡林在这里留下了不少足迹,此时旧地重游,心生许多感慨。吴宓老师的“藤影荷声之馆”就在这里,此时吴先生已经离校,季羡林不能进去和老师高谈阔论,只能隔着玻璃窗看一看屋里的陈设。还有不远处那间临湖大厅,里头摆着高雅的红木家具,当年他和李长之、吴组缃、林庚经常在此聚会,月旦文坛人物,评论文学作品,海阔天空,旁若无人,现在却冷冷清清,睹物思人,不禁伤感起来。一日晚饭后,季羡林信步来到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描写的荷塘边,只见新月初现,倒映塘中,月光下,荷花荷叶皆呈灰色,而清清荷香直冲鼻官,塘边柳树上蝉声不断,低空中流萤点点,忽隐忽现,季羡林不禁又想起官庄和济南的家。
招待所同屋住的是一位清华老毕业生,在一家保险公司当总经理。他得知季羡林准备出国,就劝他出去学习保险专业,这是一只金饭碗,回来工作不成问题,收入绝对一流。无奈,季羡林对经商、发财毫无兴趣,辜负了这位学长的一片好心。季羡林还拜访了朱光潜先生和蒋廷黻先生,他们同德国方面谈判也出了不少力,给了季羡林出国深造的机会。两位先生叮嘱季羡林说,德国是法西斯国家,在那里一定要谨言慎行,免得招致灾祸。季羡林还拜访了敬仰已久的闻一多先生,但何曾料到,当他十一年后从欧洲回来时,这位著名学者和诗人已经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了。
当时北平没有外国领事馆,办理出国护照签证必须到天津去。季羡林和乔冠华一起坐火车去了天津,到德国和俄国使馆办理签证。手续办得很顺利,回到北平几位好友在北海公园为他饯行,李长之、林庚、王锦弟、张露薇都来了。北海公园蓝天碧水,荷叶田田,红花映日,几个年轻人租了两条小船,在湖上泛舟,又去仿膳吃饭,议论时政,臧否人物,兴高采烈,高谈阔论,玩了一整天,兴尽而散。
那时候去欧洲没有飞机,坐轮船路途遥远而麻烦,最便当的是乘坐火车,取道苏联,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1935年8月的最后一天,季羡林和乔冠华、王竹溪、谢家泽、敦福堂、梁祖荫等清华赴欧研究生,结伴在前门车站登上火车,经过半个月的长途跋涉,来到了他向往已久的德国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