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五、M理论即中道管理

既然中国式管理即为“中道管理”,我们不妨用M理论来代表中国人的管理之道。M是“人”(man)、“中庸”(medium)与“管理”(management)的首字母。人性化管理重人,它是以人为中心,一切追求合乎中庸之道。这样的管理,当然是以M理论为主要依据。

尤其从M的字形看来,它更是四平八稳,左右均衡,十分切合“中”的特性。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中国人有三个基本要求:第一,对称;第二,均衡;第三,动态。中国的古代建筑,都有条中线,左右对称,两边均衡,然后维持动态,不能静,一静下来就是死路一条。很可惜现在很多建筑设计师,都没有注意这些东西,既没有中心线,两边也不均衡,左右也不对称,整个风水都破坏掉了。我必须要说明,风水要科学,不能迷信,如果搞迷信的话,那人类是完全没有前途了。M的字形很符合我们中国人的三大基本要求,显得四平八稳。

M的平稳均衡,象征中国人很喜欢的“不倒翁”精神,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中国人很喜欢一个玩具,叫“不倒翁”。我们小时候都玩过,就是一个圆圆的东西,你压它,它不会抵抗,但是你一放手,它又弹回来,你往左边压,它就往左边倒,你往右边压,它就往右边倒,你一松手,它又站起来了,这就是标准中国人的精神。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中国人不太抗拒的,你压我,我就听你,看起来很顺从,实际上只要你一松手我就起来了。

M理论不像“X理论”和“Y理论”那样各偏一方,不会把人性看得那么好,也不会把人性看得那么坏,正好是不偏的执中理论。我们知道人是可以塑造的,而塑造的黄金时间段,是三岁到六岁。三岁看大,六岁看老,七岁以后无能为力。其实一个人有没有自信,是在你出生10个月到18个月所造成的。出生18个月以后,没有自信就是没有自信,这是没有什么办法的。我们要懂得用合适的方法,来塑造合理的人性,这才叫人性管理。

在20岁以前,几乎每个人都差不多,差别很有限,但在20岁以后,有的人进步很快,有的人进步很慢,所有的变化几乎都是在20岁以后。而20岁就是一个人进入工作职场的年龄,他会从工作中去成长,会以他的领导作为模仿的对象。所以一个领导者其实只有两个责任:一个就是教育下属,要求下属,让下属不断成长;一个就是给下属机会,让他好好表现。这才是人性化的管理。

所以一个人碰到好老板,他会成长很快;碰到不好的老板,他就会很倒霉,即使本来很有能力的,却越来越萎缩。员工会不会成长,就看他有没有一个好的领导。所以,一个好的领导的最大责任,就是让你的都能够很顺利地成长,这是最大的功德了。你让他赚到钱,其实是在害他了。因为一个人成功太早了,他的后半辈子是非常辛苦的。

我有两句话供大家做参考:第一句,与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第二句,与其晚失败,不如早失败。

年纪轻轻怕什么失败?失败了爬起来再来。所以我们现在许多人的观念很有问题,总认为不到30岁就当总裁,那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其实我每次看到人家的名片,很年轻就当总裁,我真替他担心,他下半辈子怎么过呢?我不知道。当然他可以撑,但是要撑那么久,很辛苦,如果50岁才当总裁的话,他了不起撑个十几年,那还是可以的。你20多岁就当总裁,要撑三四十年,那是很累的。因此,与其早成功,真的不如晚成功。一个人最可爱、最可贵的感受,是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体验到的,这也叫中道。

我们今天许多中国人很可怜,很迷惑,由于并不了解自己,也不检验到底适不适用,就把西方那套东西很盲目地引进来,然后一头钻进去,好像就是天经地义的东西,其实没有那回事。大家知道,一个美国人到了下午五点钟,他心安理得地下班;一个日本人到了下午五点钟,他心安理得地不下班,日本人从来没有准时下班过;一个中国人到了下午五点钟,他就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准时下班挨骂,不准时下班也挨骂,这是标准的中国人。因此美国人、日本人和中国人,其实是各有各的道。所以“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是这个道理。

M理论应该是合乎中道的人性化管理准则。我们还是要走上中国人自己的大道,这是我们为什么要讲M理论的原因。我们中国人顺着这条大道去走,就会很愉快,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