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章 为救韩国而来
清晨,韩国的朝会正在进行。
大臣们分文官和武将站立在左右两侧,两边为首的分别是大将军姬无夜以及韩国相国张开地。
只是此刻张开地的表情有些凝重,看着场内的安平君姬无夜等人。
眼下秦国新太傅居然亲自来韩国,属实不好对付啊。
据说这位秦国的新太傅年纪轻轻,就更是让相国张开地多了几分担忧。
以相国张开地的了解,能够年纪轻轻就居于高位的人,要么是真的很有本事,要么是背景雄厚的不可思议。
至少,在他们自己擅长的领域,还是很有本事的。
而在秦国当中,也没有一个很强大的李氏家族。
李信他们家族作为军功贵族实力不错,但是也做不到这一点。
能够让家族继承人进秦国朝廷旁听,就已经是极限了。
绝无可能推出一个年纪轻轻的太傅出来!
那只能说明一件事,这位秦国的新太傅是真的很有本事!
而他来韩国,相信也一定是为了如今的合纵攻秦而来!
老谋深算的相国张开地几乎是瞬间就想通了这件事,但是看着新上任的大将军姬无夜,却也是无可奈何。
猪队友,带不动!
一把年纪的张开地皱了皱眉头,目光看向了自己的心腹南宫灵王开等人,试图询问他们的看法,结果从他们的神情之中得知,他们对这件事情也是一无所知,对于李安澜更是完全不知。
张开地的一张老脸更凝重了,对此变得忧心忡忡。
王座之上的韩王安轻抚胡须,那肥胖的身体令他的呼吸很沉重,似乎移动一下都很疲惫,待得所有人话说完,才不急不缓的说道:“既然秦国使者到了,还是请他们上朝吧,免得别人说我韩国不懂礼数。”
不一会儿,殿外一个宦官尖锐着嗓子开始叫了起来。
“有请使者入殿!”
......
当李安澜的马车停在韩国王宫前时,焱妃的赤色披帛无风自动,月神的星盘在袖中发出微弱的嗡鸣。
这座王宫的奢华程度,即便是见惯了咸阳宫富丽的三人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朱漆宫门高逾五丈,门钉皆以纯金打造,在夕阳下泛着刺目的光芒。
门楣上镶嵌着一块巨大的和田玉,雕刻着“紫气东来“四个篆字,玉质温润如水,竟隐隐有灵气流转。
“这玉...“月神银眸微眯,“是昆仑山巅的千年寒玉,一块可抵万金。“
宫门缓缓开启,二十八名身着薄纱的宫女鱼贯而出,每人手中捧着一盏琉璃灯,灯油是用南海鲛人脂提炼而成,燃烧时散发出淡淡的龙涎香。
宫女们个个肤若凝脂,眉目如画,行走间裙裾飘飘,宛如仙子临凡。
焱妃的敏锐地察觉到,这些宫女的步伐暗合二十八宿方位,显然受过严格的训练。
李安澜对此若有所思,如此美人,如此训练,所需花费几何?
韩王看样子是真有钱,可惜这笔钱没有花在军队上,难怪遇到秦军总是吃败仗!
“太傅大人,请。“一名身着锦袍的太监躬身引路,他腰间悬挂的玉佩竟是用整块翡翠雕琢而成,玉质通透如水,隐约可见其中游动的金丝。
穿过三重宫门,眼前豁然开朗。正殿前的庭院中,一座巨大的青铜喷泉正在喷涌,水柱高达五丈,水花在夕阳下折射出七彩光芒。
喷泉中央立着一尊纯金打造的麒麟,麒麟口中衔着一颗拳头大小的夜明珠,即便在白日也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比起整个韩国的破败,民不聊生。
韩国王宫实在是恢弘大气,看上去有些过于的高端大气上档次了!
等到李安澜三人走进大殿,四周两排数十道目光便是看了过来,聚集在了李安澜等人的身上。
有人好奇,有人打量,有人不怀好意,甚至还有人色眯眯的盯着焱妃和月神看。
焱妃和月神确实的人间绝色,但是这些人看到焱妃和月神就走不动路,不得不让李安澜怀疑他们的素质。
易子而食的人民,没有军饷的士兵,无比恢弘壮丽又奢华无比的宫殿,看到绝色美人就走不动路的贵族。
这就是李安澜在韩国见到的东西。
难怪韩非会觉得韩国要完蛋!
李安澜也觉得韩国是吃枣药丸!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没有理会这些废物,李安澜淡然的走入了其中,迎接着众人的注视和打量。
“秦国使者李安澜见过韩王,见过诸位公卿。”
李安澜走到中央的位置,对着韩王安作揖,随后又对着四周的众人作揖。
“使者不必多礼,只是不知使者入韩所谓何事?”
韩王安目光好奇的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询问道。
因为在他看来,李安澜实在过于年轻。
这样的年轻人竟然当上秦王的太傅,看上去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不过对方长的确实很帅,难不成是小白脸?
能够当小白脸当到太傅,那么他背后肯定是有一位太后了!
是华阳太后?
夏太后?
还是赵太后?
韩王安想了想,觉得应该是赵太后!
毕竟七国都知道,赵太后就是一个胸大无脑的女人。
美貌和智商成反比的那种。
不过当小白脸能当成太傅,还是有些让人匪夷所思。
想到这里,韩王不由得看了李安澜一眼,似乎恍然大悟。
这小子长得帅,身体好,难怪能当太傅,看来是真有实力啊!
李安澜并不知道韩王在诽谤他,他只是感觉这位韩王,实在是有些胖的过分了。
不过现在要办正事,于是李安澜微微一笑:“为救韩国而来。”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相国张开地冷笑一声:“李太傅此言差矣。如今五国合纵攻秦,韩国与诸国同气连枝,何来危难之说?”
李安澜不慌不忙:“相国此言差矣。五国合纵,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各怀鬼胎。楚国意在扩张,魏国意在称霸,赵国意在复仇,燕国意在自保。唯有韩国,夹在秦楚之间,进退维谷。”
大将军姬无夜冷哼一声:“李太傅这是在挑拨离间吗?”
“非也。”李安澜摇头,“在下只是陈述事实。韩王明鉴,韩国地处中原,四战之地。若与秦国为敌,必将首当其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