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秦时,我给政哥送世界地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不复楚怀王旧事

四公子韩宇上前一步:“李太傅此言差矣。秦国虎狼之邦,若不联合诸国共抗,迟早会被其吞并。”

李安澜看向韩宇,只感觉这小子演技真好:“四公子可知,秦国为何能称霸天下?”

韩宇一愣:“这......”

“因为秦国变法图强,励精图治。”李安澜朗声道,“而韩国呢?内有权臣当道,外有强敌环伺。若不思进取,迟早会被时代淘汰。”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相国张开地怒道:“李太傅这是在羞辱我韩国吗?”

大将军姬无夜更是暴怒:“这位权臣是指谁,难不成是在讽刺本将军?”

李安澜不卑不亢:“在下只是陈述事实。谎言从不伤人,真相才是快刀,不是吗?韩王明鉴,秦国愿以长安君成蹻之前从韩国割走的土地作为筹码,换取韩国退出合纵。”

此言一出,满朝震惊。

韩王安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李安澜点头,“不仅如此,秦国还愿与韩国签署通商协议,互通有无,共谋发展。”

九公子韩非突然开口:“李太傅此言差矣。秦国虎狼之邦,岂会如此好心?”

李安澜看向韩非,眼中闪过一丝欣赏:“九公子此言差矣。秦国虽强,但也需要盟友。韩国地处中原,物产丰富,若能与我秦国结盟,必将双赢。”

韩非冷笑:“李太傅这是在画饼充饥吗?”

“非也。”李安澜摇头,“在下只是陈述事实。韩王明鉴,若韩国退出合纵,秦国愿与韩国结为兄弟之邦,共谋发展。”

韩王安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相国张开地见状,连忙说道:“大王,不可轻信秦人之言!

当年秦惠文王想要攻打齐国,又顾虑齐国与楚国有合纵盟约,就派张仪出使楚国。

张仪游说楚怀王说:“大王如果能听从我的建议,与齐国断绝往来、废除盟约,我愿意向楚国献上商於的六百里土地,让秦国的美女来做侍奉您的婢妾。秦、楚两国互通婚嫁,长久结为兄弟之邦。”

楚怀王十分高兴,答应了张仪的要求。

群臣都来祝贺,只有陈轸表示哀痛。

楚怀王恼怒地说:“我一兵未发而得到六百里土地,你为什么哀痛?”

陈轸回答:“事情恐怕不是这样的。在我看来,商於的土地不会得到而齐国、秦国却会联合起来,齐、秦联合,楚国即将祸事临门了。”

楚怀王问:“何以见得?”

陈轸回答:“秦国重视楚国,是因为我们有齐国作盟友。如今我们如果与齐国断交毁约,楚国就孤立了,秦国又怎么会偏爱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而白送商於六百里土地呢!张仪回到秦国后,一定会背弃对您的许诺。

这样大王在北面与齐国断交,在西面与秦国生出怨仇,两国的军队必定都会来攻打楚国。我替大王考虑,不如暗中与齐国保持友好而只在表面上断交,派人随张仪到秦国去。如果秦国真的割让土地给我们,再与齐国绝交也不晚。”

楚王斥责道:“请陈先生闭嘴,不要再说了,等着看我收到大片土地吧!”

于是楚王把国相大印授予张仪,又重重赏赐他。

随后下令与齐国断交毁约,派一名将军同张仪前往秦国收取土地。

张仪回国后,假装从车上跌下,三个月不上朝。

楚王听说后,道:“张仪是不是觉得我与齐国断交做得还不够?”

便派勇士宋遗借了宋国的符节,北上齐国去辱骂齐王。

齐王大怒,屈尊去结交秦国。

齐国、秦国建立友好邦交后,张仪才去上朝,见到楚国使者,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何还不去接受土地?从某处到某处,纵横六里。”

使者非常愤怒,回国报告楚王,楚王勃然大怒,想发兵攻打秦国。

陈轸说:“我可以开口说话吗?攻打秦国不如趁机用一座大城去贿赂它,与秦国合兵攻打齐国。这样我们从秦国失去的土地,还可以在齐国得到补偿。现在您已经与齐国断交,又去责问秦国的欺骗行为,这样会促使齐国、秦国联合并招来天下的军队,楚国一定会遭受大的损失!”

楚王不听他的劝告,派屈匄率军队讨伐秦国,秦国也发兵派庶长魏章迎击楚国。

秦、楚两国军队在丹阳大战,楚军大败,八万甲士被杀,主帅屈匄及列侯、执珪等官员七十余人被俘。

秦军乘势夺取了汉中地。楚王又征发国内全部兵力再次袭击秦国,与秦军在蓝田决战,楚军再次大败。

韩、魏等国听闻楚国危困,也向南袭击楚国,攻到邓地。

楚国听到消息,只好率军回救,割让土地来向秦国求和。

现在秦国李安澜又一次来向我韩国割地,岂不是准备重演张仪旧事?

大王如果听信李安澜的话,就会成为楚怀王第二。

不仅一寸土地都得不到,还会招来祸患!

大王,不能复楚怀王旧事啊!”

姬无夜也附和道:“是啊大王,秦国虎狼之邦,岂会如此好心?“

李安澜闻言,顿时就想骂娘。

该死的张仪,简直是要坑死他!

实际上当年的楚怀王不是傻,是他没想到道德的沦丧。

谁也不会想到,堂堂一国之相在公共场合作出政治承诺,然后不认账,才更加难以置信。

这叫没有政治信用。

谁也不会想到,用外交手段,把别人国家的君主请来访问,然后直接翻脸把人扣下来关押。

这叫政治信用破产。

是无耻的行为。

秦国当时用这种手段获利很多。

但得到的结果是,楚怀王被楚人抱不平,到了项梁起兵复国的时候,立下新王,都再次用了怀王这个称号。

而且这个做法,被楚人都认同。

因为楚怀王的事情,让楚人耿耿于怀,意思是,我们当初是被秦人用无耻的手段骗了才会输的。

不服!

所以重新立了一个王,还叫楚怀王,反而凝聚了楚国的人心。

这就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由来!

放在现在,一句“不复楚怀王旧事”,让李安澜压根没法劝说韩王。

因为秦国高层没有半点信用可言,已经成了战国七雄的基本共识。

就像司马懿指着洛水为誓之后,司马家的其他人指着洛水发誓,还有人会相信吗?

别人怎么看司马家的洛水之誓,就怎么看秦国高层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