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逆袭:从每日情报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2章 清气固血方

今天刷新的情报时效性非常强。

再过几天,消息传开,绝大多数医生都会知道这个消息。

这个情报将一文不值。

但是,今天津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队刚发表论文,绝大多数人都还不知道。

特别是昨天苗丽提到的那个病人。

用“清气固血方”能够救命。

李旭坐不住了。

“由金银花等五味中药组成……到底是哪五味中药材?”

李旭第一次嫌弃情报系统,就不能给准确一点?

不对~

李旭反应过来。

就是情报详细说了,他也不能直接拿着药去救人。

他无法解释“清气固血方”来源,医院不会冒险用药。

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病人器官衰竭……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找到《龙国病毒学》最新期刊。

“去哪里弄?”

一些大医院和学校都会订购《龙国病毒学》。

现在去借还来得及吗?

每晚一分钟,病人的情况就会更危险一分。

“哎呀,差点忘了,现在大部分期刊都有网络版。”

李旭一拍脑袋,急忙打开电脑,搜索《龙国病毒学》网站。

不出意外,找到了最新期刊的电子版。

其中封面标题,就是《一种通过蜱虫传播的致命传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近日迎来治疗新曙光》。

李旭快速点开。

一目十行。

寻找相关信息。

“……团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展开攻关。他们将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结合,从百余种中药材中精准筛选出金银花、丹参、连翘、乌药、玄参五种药材组成复方。”

“……该复方中的关键成分木犀草素如同精准制导的“生物导弹”,能直接作用于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CNA2和CDK2,通过剂量依赖方式将宿主细胞“冻结”在细胞DNA合成期,使病毒失去复制所需的“温床”……”

“……在类器官实验中,不仅病毒载量在“清气固血方”处理组显著降低,而且因感染引发的肝胆类器官损伤也得到有效控制……”

找到了!

“清气固血方”由五种药材组成:金银花、丹参、连翘、乌药、玄参。

都是常用的中药材。

论文中,原理也都说的很清楚。

继续看,李旭看到了更详细的实验数据。

比如根据病人感染的程度,配比不同的药量。

医院完全可以跟着这片论文的数据,治疗蜱虫病病人。

他立刻给苗丽打电话。

嘟嘟嘟~

没人接听。

李旭并不意外,苗丽可能在忙。

他在群里发消息:“@苗丽,你昨天说的蜱虫病病人情况怎么样?我找到了治疗方法。”

紧接着,他把《龙国病毒学》最新一期网络版链接发到了群里,并且拍了几张照片。

苗丽没有回复。

但是其他人却惊呆了。

“卧槽,李旭,你太牛了,这都能让你找到。”

“今天刚刚发表的期刊啊!”

“你这是追着《龙国病毒学》看啊。”

“佩服!”

“@苗丽,快来看看,救人的方法有了。”

“津门大学生命科学院牛啊!竟然研究出来蜱虫病的特效药。”

“是啊,这几种组合,谁能想到?”

中药有成千上万种。

两两组合,三三组合,四四组合,五五组合……

其中的排列组合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竟然被他们团队找到了能治疗蜱虫病的组合。

任谁都要竖一个大拇指。

胡启明:“@李旭,苗丽估计在忙,再等一会。”

李旭:“嗯,等十分钟,如果她还没回复,我去医院找她。”

姜鹏:“(大拇指表情)”

……

广河区中医院,病房内。

苗丽和主任医师郭宇正在查看王老三的情况。

经过一夜的抢救,病人虽然恢复了意识,但各项指标仍然不乐观——肝功能异常、血小板持续降低,肾脏也开始出现损伤迹象。

“家属已经决定转院了,“郭宇叹了口气,“让他们去市人民医院碰碰运气吧。“

苗丽点点头,心情沉重地回到办公室,准备开具转院病历。

刚坐下,她就发现手机屏幕不断闪烁——微信群里已经炸开了锅。

她点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

“这……这怎么可能?!”

她反复确认论文的标题和作者单位——《龙国病毒学》最新一期,津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队发表。

论文中详细阐述了“清气固血方”对蜱虫病的治疗效果,甚至附带了临床前实验数据和分子机制解析。

“金银花、丹参、连翘、乌药、玄参……”她喃喃念出药方组成,心跳加速。

这些药材再普通不过,但组合起来竟能精准抑制蜱虫病毒复制?

更让她震撼的是,论文中明确标注了不同病情阶段的用药剂量和预期效果——简直像是为眼前的病人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

“李旭……他是怎么找到这篇论文的?今天才刚发表啊!”

苗丽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她顾不上整理桌上的病历,攥着手机就冲向了郭宇的办公室。

“主任!”苗丽推开办公室门时,郭宇正在忙碌。

“怎么了?”郭宇抬头,见她神色异常,皱眉问道,“病人情况恶化了?”

“不!是有救了!”苗丽直接将手机递过去,“您看这个!”

郭宇接过手机,目光扫过论文标题,眉头越皱越紧。

他快速滑动屏幕,阅读关键段落,手指突然一顿——

“‘清气固血方’可显著降低病毒载量,保护肝肾功能……”

他的表情从疑惑转为震惊,最后定格在一种难以置信的兴奋上。

“这论文……是今天刚发表的?”

“对!津门大学的团队,实验数据非常完整!”

苗丽声音发紧,“主任,我们药房有这些药材,完全可以立刻配药!”

郭宇深吸一口气,迅速权衡风险。

作为科室主任,他比谁都清楚王老三的情况——转院风险极高,留在本院又无计可施。

而现在,一篇顶级期刊的论文竟凭空砸来了希望!

“叫药剂科主任和中医科的老刘过来,”他果断拍板,“立刻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