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 “九真之麟”是否长颈鹿
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惟羡执金吾。
麒麟殿前拜天子,走马西击长城胡。
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
遥闻鼙鼓动地来,传道单于夜犹战。
——(唐)王翰《饮马长城窟行》
长颈鹿乃非洲特有动物,陆地上最高的动物,长长的脖子是其最大的特征,最高的雄长颈鹿抬头身高可达6米。中国自古不出产长颈鹿,长颈鹿仅产于东非(今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长颈鹿是否汉代已经传入中国是有争议的问题。1979年,在徐州贾旺发现的东汉画像石上绘有多只“麒麟”,其中至少三只具有非洲长颈鹿的典型特征,具有写实的倾向,与中国传统的麒麟形象不同。因此有人推测长颈鹿可能在东汉时已传入中国,应当是经西亚、中亚各国传来的。[448]
长颈鹿传入中国,这在汉代的文献中也有某种信息。司马相如《上林赋》写西汉上林苑放养的野兽:“其兽则麒麟角端,騊駼橐驼,蛩蛩驒騱,驶騠驴骡。”[449] 刘向《别录》记载有“麒麟角杖”。[450] 班固《西都赋》写上林苑集中了四方奇物:“西郊则有上囿禁苑(颜师古注曰:‘上囿谓上林苑也’),林麓薮泽,陂池连乎蜀汉,缭以周墙四百余里,离宫别馆三十六所,神池灵沼往往而在。其中乃有九真之麟,大宛之马,黄支之犀,条支之鸟。逾昆仑,越巨海,殊方异类至三万里。”[451]
世界上并无所谓麒麟,“九真之麟”可能就是来自南海国家的长颈鹿。九真郡,中国古代行政区,位于今越南北部。该地秦时属于象郡,赵佗称王后,分其地为交趾、九真二郡,属南越四郡之一。汉武帝于元鼎六年(前111年)灭南越国后沿袭旧称,属交州,东汉时沿置。称之为“九真之麟”,可能是经东南亚传入的,是九真郡入贡的动物。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祠后土诏》云:“元康四年,嘉谷玄稷降于郡国,神爵仍集,金芝九茎,产于函德殿铜池中;九真献奇兽,南郡获白虎、威凤为宝。”所谓“奇兽”,被汉宣帝视为祥瑞。颜师古注引苏林曰:“白象也。”又引晋灼曰:“驹形,(鳞)[麟]色,牛角,仁而爱人。”颜师古云:“非白象也,晋说是矣。”[452] 但晋灼并没有说出兽名。这里所谓“九真献奇兽”,麟色,正是上文所谓“九真之麟”,可能还是指长颈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