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为了教师培训的“明天”扬帆起航
《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基于教师专业成长实践性的分析》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我觉得很值得庆贺,因为这本书不仅反映了杜尚荣教授主持的贵州省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十大招标课题——“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性与教师培训模式改革研究”的最终成果,还反映了杜尚荣博士的学术科研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作为他的博士导师,此时我深感欣慰与自豪。
我参加了这本书的整体框架的构思与指导,认为本书不仅对基于教师专业成长实践性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进行了理论阐释,也对其进行了现状考察、明确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归因分析,最终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创新策略,最终使得本书所涉的内容贴近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全面系统的参考和借鉴。本书在解决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发展问题上,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第一,具有指导实践与发展理论的双重价值。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是从事研究的最终目标。基于教师专业成长实践性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与创新不仅对其做出了相关的理论审视,还进行了一定的实践探索。这本著作对教师培训的相关理论建设和当前教师培训模式改革与创新,尤其是书中针对现有的“给予式”教师培训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内发自主式”教师培训模式,对今后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二,形成了一套有逻辑的系统理论。本书是集贵州省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十大招标课题的成果而成的,其作者吸收了课题组研究队伍中的精华,再加上借鉴课程与教学论多位学者、专家的多种思维方式,使得各部分具有清晰的思路和系统的结构。而就整本书而言,它从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性出发,以教师培训为研究主题,对教师培训进行了系统、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从总体研究设想到理论审思,再到实践的探索,做了多层面的论述。由此可见,作者对基于教师专业成长实践性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框架设置是比较完整、合理且成体系的,可谓是关于此类课题研究的创新之作。
第三,资料翔实全面、理论联系实际。作者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带领课题组团队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一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多种方法探讨教师培训问题,此外,还重视总结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教师培训思想和理论,充实课题研究资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规范,将教师培训模式的改革实践作为理论研究的本质出发点和归宿。
第四,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论证有力。本书分为上篇、中篇和下篇,其中上篇是研究缘起,主要讨论基于教师专业成长实践性反思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背景及依据、价值和意义、内容与思路,并对基于教师专业成长实践性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文献梳理;中篇是理论审视,主要讨论基于教师专业成长实践性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基础理论和模式结构,并进行基于教师专业成长实践性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课程设计和培训活动化设计;下篇是实践探索,主要是在基于教师专业成长实践性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现实考察的基础上,找出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基于教师专业成长实践性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改革创新之路,最终明确基于教师专业成长实践性的教师培训模式的操作细则,以提高教师培训模式的可操作性。作者的论证步步推进,层层深入,富有创造性,反映了作者清晰的思路和有力的论证,使得全书具有严谨的结构。
总之,该书的出版,对教师培训的实施,无论是理论认识还是指导实际操作,都具有相当大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标志着作者对基于教师专业成长实践性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探索达到了新的高度。当然,本书还尚存有一些有待深化研究的问题,如作者对一些问题的理论阐释和分析,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展开与探讨。相信作者会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研究,使得基于教师专业成长实践性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理论更加丰富和完善,进而为我国的教师培训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于此,我希望杜尚荣和王笑地的这本著作能够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以促进研究的深化与发展,并进一步活跃我们学术界的学术气氛,提高学术研究的热情与动力。

2019年11月于海南师范大学